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共产党人》2006,(7):28-28,34
如何理解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  相似文献   

2.
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战略研究,包括其指导思想、总目标、重点、方法道路、方针政策、保障机制的研究。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政治体制改革要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积极稳妥地推进。要坚持走正确的道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解放思想,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要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广泛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改革,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要正确处理改革中的各种矛盾与关系。  相似文献   

3.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应勇书记也多次强调,发展不足是湖北最大的实际,要以县域经济突破性发展抬高湖北全域高质量发展底板.在第二个百年的赶考路上,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立足于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实际,因...  相似文献   

4.
全力推进国企党建"四大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以工业强省为主导,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同时明确提出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强化加快四川发展的政治保证。国企党组织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5.
周万生 《共产党人》2008,(20):37-38
党的十七大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必须要有一支引领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人才队伍;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必须要大力创新人才工作的引、育、用、管机制,促进人才队伍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江苏调研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我们一定要从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的角度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党的历史方位出发,以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为主体,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为基本内容,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全面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是一个完备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8.
把"以人为本"深入贯彻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明伟 《探索》2004,(2):106-109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把以人为本的要求深入贯彻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在实践中,我们要深刻领会"讲话"要求,不仅要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同时还应通过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尊重和发展教育对象,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通过这些措施,把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双重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长春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各级领导干部发挥了聪明才智,做出重要贡献.但按照"聚精会神抓经济,千万百计快发展"的要求,在局县级领导干部中,还存在着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和自身素质不相适应的问题,在干部制度和政府管理体制上也需要改革.推动局县级领导干部"聚精会神抓经济,千方百计快发展",一要改革和完善地方党委和政府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方式;二要加快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坚决革除影响经济发展的制度性、体制性障碍;三要改革、完善、创新局县级领导干部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科学发展 观的论述中指出:"以人为本,就是要把 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 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 现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 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 质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 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 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 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 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的社会环境。"这一段表述,概括性强,主 题突出,内容丰富,内涵深邃、广泛,只有 深入学习,全面理解,才能在实际工作中 加以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1.
12.
李永忠 《党史纵横》2004,(10):21-21
今 年是 邓小 平 百 年 诞辰 ,又值 中 华 人民共 和 国建 国 55 周 年 。 从 报刊 、广 播、电视 、网 络 大 量 的 文 章 节 目 中 ,从 人 们 对 他的 真 切 怀 念 中 ,我 感 到 ,作 为 改 革 开 放 总设计 师 的邓 小平 同 志 ,似 乎 从 来就 没 有 离去,他其 实一 直 就在 我们 中 间。 25 年 的 改 革 开 放 ,使 “中 国 式 ”的 社会主 义 ,从横 向 看,既 不 同于 世 界 别 国;从纵向 看 ,也有 别 于自 己过 去 。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 之所 以 成 功 ,我 以为得 力 于总 设计 师 邓 小 平 “做 模 型 ”、“建样板 间 ”的方 法 …  相似文献   

13.
说"诚"道"信"     
"诚",是儒家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庸》中说:"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古代的思想家从天地生养万物的自然过程中,看到了天地真实无妄、自强不息的特征,就把这种特征称作"诚",并由此推出人的行为准则:"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宋代理学大师程颐曾提出:"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自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曾国藩也说:"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圣贤之德业,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也.故曰: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精诚所至,金石亦开,鬼神亦避,此在己之诚也".所有这些都对人的本性、人的价值、人的使命提出崇高的要求,并激发人们用"至诚"的标准来规范自己,协调人与人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的道德进步.  相似文献   

14.
年轻时,他首创亩产皮棉超百斤纪录,是远近闻明的"棉花刘,离休后,他带领农民科技致富,使老百姓的腰包鼓了起来,村民们争着抢着让他去讲课搞培训,人们又开始叫他"抢手刘",他就是彰武县离休老干部刘承福.  相似文献   

15.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成为我们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判断标准.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三个代表",解决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不仅对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质和任务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也成为衡量我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的根本标准.党的两代领导核心,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刻,从不同角度,对当代中国的同一历史性课题--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了判断标准,其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是一致的,两者相互联系,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6.
“历史周期律”作为反映历史、社会、国家、民族、政党、政权的兴盛衰亡的一种历史现象,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思考和探索的共同课题。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重温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记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牢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在我们认真学习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要着重把握“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根本要求和历史地位等。为此,需要回答“三个代表”与“两个先锋队”的关系。“两股进步潮流”与“两个先锋队”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没有按照马克思恩格斯论述的“五种社会形态”的顺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开始,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的重大意义和生命力在于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现实问题,对“三个考验”的挑战作出了适时而有力的回答。  相似文献   

19.
认识自我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人正是在“认识你自己”的过程中,才实现了自身的完善与超越。然而在对人自身的认识过程中,形成一种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把人的本质看做先验的或预成的。因此,现代人学思想要排除对人的本质规定,把人看做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人被认为是自由的生成之物,而不是固定的预成之物,于是便实现了对人自身的认识从人的本质维度向人的生成维度和自由维度的哲学转变。  相似文献   

20.
~~“三山计划”与“南进政策”@李海涛 @张成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