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2年的时光,足以使婴儿成长为青年,也能将青丝染成白发.75岁的杨家生和老伴在22年里,免费为街道赶场的村民提开水.两位目不识丁的老人究竟为了什么?……  相似文献   

2.
《新长征》2007,(9)
一名普通女教师,拿着不足300元的月工资,每天跋山涉水往返30公里路,10年走过了5万多公里的山路和水路,骑坏了3辆自行车。她就是珲春市英安镇双新果树新村小学44岁的山村女教师马宪华,她以自己的毅力、热情和智慧,把所有的爱都献给了孩子们,她10年如一日扎根大山深处,情系乡村果农,  相似文献   

3.
张建华 《实践》2008,(4):18-19
27年,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伴随着他走过了40多万公里山路,相当于绕地球9圈;27年,他送出报刊、邮件200多万件,重达35吨。他走遍了全乡方圆几十公里的沟沟坎坎,把温暖和快乐传递给了父老乡亲。  相似文献   

4.
一名普通女教师,拿着不足300元的月工资,每天跋山涉水往返30公里路,10年走过了5万多公里的山路和水路,骑坏了3辆自行车。她就是珲春市英安镇双新果树新村小学44岁的山村女教师马宪华,她以自己的毅力、热情和智慧,把所有的爱都献给了孩子们,她10年如一日扎根大山深处,情系乡村果农,用全身心的爱展现了一名当代共产党员的风采。  相似文献   

5.
清晨不到6点,74岁的老党员杨万俊提着盛满豆浆的俩暖壶,如常地走在房山区南密乡水峪村崎岖的小路上,为同村的老人们送去热气腾腾的鲜豆浆。2006年以来,杨万俊用豆浆机做鲜豆浆,每天一大早都要走上七八里山路,义务把豆浆送到村里老人的家中。9年来,他送出去的豆浆超过2万公斤,行程近7600公里。杨万俊的古道热肠赢得了村民的赞誉。  相似文献   

6.
"哈列贾、哈列贾、多北!"2019年12月11日,在澜沧县竹塘乡大塘子村拉祜族村民李娜努家的小院里,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十多名村民围着一位端着大碗、面色黝黑的老人敬酒。这位老人口里喊着拉祜族的敬酒词,和村民们大口喝酒、大块吃肉。随着酒碗相碰,李娜努唱起了拉祜族民歌,气氛热烈欢快。  相似文献   

7.
杨从彪 《实践》2006,(1):47-48
1977年6月,万里出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后不久,到金寨县燕子河山区调查。他走进一户低矮残破的茅屋,见锅灶旁边的草堆里,坐着一位老人,便上前亲切地打招呼,想和老人握手。老人却麻木地看着他,不肯起身。万里很  相似文献   

8.
正至于赶场到别的庄里看电影,那就更是兴奋忐忑,心痒难抓了。生怕伙伴们先走了,生怕赶不到电影开头,生怕深夜回来走掉伴,路上碰到狐仙鬼怪……每每想到那段时光,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上世纪60年代初,我开始念初中。学校在离家十几里的集镇上,我翻山越岭去那里住读。该镇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3月,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袁志被派到紫云自治县四大寨乡高坪村,对当地实施教育帮扶。走过一道岭,翻过一座山,学校还在山那边。在袁志的记忆里,来高坪村的4年时间里,跋山涉水走一小时才能到学校是常事。黑屋子、土房子、泥孩子,便是他对高坪村校舍和学生的第一印象。四大寨乡高坪村位于安顺市紫云自治县城西南,是一个位于半山腰的小村。  相似文献   

10.
没有见到石河子老街维吾尔族清真寺理事长买买提夏·阿吉时,想像这个60岁的老人应该是一个生活十分富足的人.否则,他不会二十年如一日地捐助贫困学生.仅最近三四年时间里,他就为16名维、回、汉族孤儿、失学儿童捐助学杂费3万多元.  相似文献   

11.
徐向良 《支部生活》2010,(10):44-45
在一条山路上,他来回走了10000多趟,磨破了200多双鞋子,走过的路程可以绕地球三圈半。 在一座大山里,他一呆就足24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把青春奉献在大山之巅的转播台上。 他忙于工作,顾不了家里的农活,照顾不上父母、妻子和孩子,儿子却说:“他是一个伟大的父亲。”  相似文献   

12.
李老道与狼牙山五壮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与李老道成密友 1940年初春的一个中午,我正在北娄山司令部里翻阅政治部编印的《工作通讯》,秘书陈子端走进来对我说:"司令员,狼牙山上的棋盘坨老道下山来了。"我心里一喜,连忙走到屋外,只见远处一位头戴道士帽、身穿黑白相间四方格道袍的老人,手挽一个柳条筐,在一位战士的指点下,正向我们司令部走来。 去年11月,司令部第一次驻北娄山,我曾在山路上巧遇这位从棋盘坨寺庙下来化缘行医的老道。开头他对我们持有戒心,我与他攀谈了一阵,他看我们对道人尊重,很是高兴,便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从他口中,我得知他姓李,年逾5旬,出家十五六年了。他的师父姓曹,年轻时练就一身好武艺。清朝时河南彰德府有一个官曾带人来找他师父学过艺。如今师父80多岁,身体有病不能下山,庙里尚有年轻道士数人。  相似文献   

13.
正毛泽东从青年时代就开始接触英语。长征胜利后,在延安的窑洞里,他跟着来访的美国记者学英语、学唱外国民歌,甚至学跳西方的交谊舞。就是在解放战争中,他也没有忘记学习英语,常常拿着一本《学英语》手册看。1946年8月6日,毛泽东在延安杨家岭会见了美国女记者  相似文献   

14.
军旅感怀     
时光老人的脚步走得太快了,一眨眼的工夫,60年的光阴就在它的脚下流逝了。  相似文献   

15.
1993年3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万里,这位从政近60年的高级领导干部,由此走下了政坛,开始自己的离休生活。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坚定的推动者及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领导者之一,万里这位令人尊敬的老人虽已走下政坛,但他仍受着世人关注……  相似文献   

16.
每当忆起往事,张达娟老人常常唏嘘不已,感慨万端.的确,在她走过的75年人生旅途上,在她争取入党的道路上,有过太多的曲折、太多难忘的记忆.  相似文献   

17.
梅兰 《党史纵览》2003,(8):39-41
如今,已86岁的王凤岐老人平静而快乐地生活着.虽然与自己共同生活了50多年的丈夫王文10年前因病离她而去,但与丈夫经历的一幕幕惊险人生,常常浮现在她的眼前.那些一起走过的血雨腥风、刀光剑影的日子,就像片片殷红的枫叶,飘曳在她生命的每一个季节里,无声无息,就像老人那样沉默……  相似文献   

18.
正他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一名基层连队的卫生员,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在生活中邻居们都知道他是一位孝敬老人、通情达理、知冷知热的好女婿、好丈夫、好父亲。1991年5月,母卫东和爱人苏建华相恋结婚,从那时起,他的一言一行就给岳父岳母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为人老实淳朴,勤快谦和。两位老人打心眼里喜欢这个万里挑一的好女婿。岳父岳母年事已高,儿媳、二姐都因老人脾气古怪无法和谐相处,先后离开老人过自己的小日子去了。屋里留下了年迈的双亲和从小双目失明的残疾的大姨姐。儿女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70岁的陈洪国有一个幸福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有患病多年卧床不起的90岁老母亲,有大他岁的贤妻,还有3个健康活泼的女儿他与妻子王凤云1967年结婚以来,相知相守,相濡以沫;作为丈夫,他做到了关心爱护家人;作为父亲,他做到了慈爱善良;作为儿子,他做到了百事孝为先。多年来,他在这个大家庭里用真爱和理解,与家人相伴走过了47个春秋,一大家子人和睦相处、四代同堂共同渡过了前半生当中最轻松、最舒心的时光,用真爱铸就了一个幸福温暖的港湾,连续三年荣获八师一四八团和谐小康家庭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0.
王大任生于1917年,今年是他诞辰100周年.时光飞逝,王大任离开我们已经十几年了,但他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却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