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当代中国,只有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2.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始终遵循的生命线,也是中国共产党把革命、建设、改革、创新推向胜利的根本的工作路线。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阶级性、历史观、价值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认识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目的与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一、充分释放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坚持群众路线的根本目的群众路线的实质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放手发动群众,放手依靠群众。其中,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群众路线的灵魂,…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的法律观,是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与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罗干同志在全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讨班上指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依法治国是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从五个方面内容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哪一方面都离不开党的领导,也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得到正确实施。所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最根本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4.
感悟十八大     
《军队党的生活》2013,(10):27-27
◇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我们党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完成党的任务的必然要求,是解决自身问题的紧迫任务。“学习型”是基础,是服务、创新的前提;“服务型”是根本,是学习、创新的最终落脚点;“创新型”是动力,是贯穿学习、服务的决定因素。这三个方面统一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决策、执行、考核三大体系是加强行政管理的新探索,是提高执政能力的新工具,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载体。决策是核心,执行是关键,考核是保障。建立健全三大体系,有利于发展民主政治、推进阳光政务、确保政令畅通,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奉节的科学发展、稳步发展、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全面从严治党,标志着党的建设进入了新境界,党建的方法论也将随之变化。如何把握治党的方法论,分析十八大以来党的思维取向的新变化,是一个重要视角。据此,把握治党方法论,至少五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系统思维、协调推进,二是底线思维、标准管理,三是精准思维、虚功实做,四是创新思维、实效支撑,五是法治思维、厚爱严律。  相似文献   

7.
刘军  南淑芹 《河北党风》2003,(10):25-25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的重要法宝,是党内生活实践中总结成绩、纠正错误,弘扬正气、荡涤邪气的必要途径,是切实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重要措施和有效方法,是新形势下保持  相似文献   

8.
桂福田 《共产党人》2008,(12):26-27,25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解放思想是永恒的主题,是社会进步事业发展的需要,更是我们事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的程度,影响每位干部群众思考问题的角度,接受新生事物的气度,推动工作落实的力度,  相似文献   

9.
今年上半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面临的挑战最大、困难最多的半年,是极不平凡、极为难忘的半年,是充满激情、充满奋斗的半年,是逆中求进、成效显著的半年。半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玉树抗震救灾取得重大胜利,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0.
“务实”与“落实”,在领导工作中,既是两个使用频率较高的关键词,又是一对容易混淆的重要概念。它们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元素。就工作而言,“务实”是指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落实”就是一鼓作气、一抓到底,干一件事、成一件事。“务实”,体现的是工作态度和作风;“落实”,彰显的是工作水平和能力。用哲学的观点来审视,“务实”是前提、是基础、是过程,“落实”是关键、是目的、是结果。  相似文献   

11.
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是新时代党建布局的全面谋划和总体部署。政治建设与党的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其中,政治建设处于统领地位,思想建设是先导,组织建设是基础,作风建设是关键,纪律建设是矩尺,制度建设是保证,反腐败斗争是举措,它们相互之间具有关联性、耦合性、协同性。新时代,我们必须以理性的思维和科学的态度,从历史和理论的高度不断深化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的理论渊源、历史定位、理论层级、治理视野、实践路向等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是新时代党建布局的全面谋划和总体部署。政治建设与党的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其中,政治建设处于统领地位,思想建设是先导,组织建设是基础,作风建设是关键,纪律建设是矩尺,制度建设是保证,反腐败斗争是举措,它们相互之间具有关联性、耦合性、协同性。新时代,我们必须以理性的思维和科学的态度,从历史和理论的高度不断深化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的理论渊源、历史定位、理论层级、治理视野、实践路向等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人只有朝前看、向前走,方可达到成功的彼岸。但要做到人生每一步走准确、走快捷、走稳健却需要常回首、多反思、勤总结。回首,不是原地踏步,不是左顾右盼,不是瞻前顾后,也不是顾影自怜,更不是开历史倒车,而是对做过的事检测检测、反思反思、清点清点、梳理梳理,是经历的审视,是得失的检讨,是经验的总结,是教训的吸取。  相似文献   

14.
学识与见识     
据《新法编排汉语词典》解释:学识即一个人学术上的知识和修养;见识即一个人要接触事物,扩大见闻。学识和见识是构成一个人能力、素质、本领的重要内容,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统一体。通过理性的把握,实现学识与见识共同长进,对走好人生、实现价值、贡献才智有重要意义。学识和见识是知识形成的两种形式。学识凭学而识之,讲的是学习知识、积累文化的重要性。学识是静态的,是隐性的,是内功,是古人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头悬梁、锥刺股”,是清代王国维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相似文献   

15.
明星的遐想     
有人说90年代是明星的年代。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文化生活的丰富,这星那星层出不穷,真可以说是明星的时代了!最早是有歌星、影星,接着是舞星,后来是球星,再后来又有网星。就说歌星吧,还分为什么摇滚歌星、当红歌星、性感歌星。谁能否认90年代不是明星的时代!歌星、影星、舞星多了自然是好事,是人民文化生活提高的表现,无可非议。但是,与此相对照,我倒认为,在其他明星辈出的同时,  相似文献   

16.
黄明哲 《党课》2013,(6):64-66
“精神”之美并非天生,靠的是心灵的磨炼、培育和涵养。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无私奉献,永远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 有一种财富叫精神,精神财富不是穷酸的困窘,不是乞丐的可怜,也不是阿Q的自慰。精神财富是一种清高,是一种旷达;是一份潇洒,是一份淡泊;是一种立身立言立行的目标,是一种冷眼观物、安身立命的姿态;是一种自信,是一种清醒;是一种君子之怀,是一种仁者之心。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总书记最近几年反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任何一种理论,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永葆生机。在新世纪,面对国际国内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精神,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开阔眼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使马克思主义在坚持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结果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与时…  相似文献   

18.
黄林 《廉政瞭望》2010,(8):18-18
我们所讲的老实人,是老老实实做人、蹬踏实实干事、兢兢业业工作的人,是思想务实、生活朴实、作风扎实的人,是尊重科学、尊重实践、尊重规律的人,是诚实守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是勤勤恳恳工作、努力进取创造、任劳任怨奉献的人。  相似文献   

19.
吴红蕾  谢忠岩 《新长征》2006,(12):54-55
和谐,指事物发展处于协调、均衡、有序的状态。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各要素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和谐社会作为人类永恒的生命主题和价值追求,是一种信仰,是一种理论,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实践。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明,不同的历史阶段,对和谐社会有着不同的诠释。  相似文献   

20.
罗京,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资深主播,享誉全球的著名新闻播音员,是我国当之无愧的“国脸”。这位荧屏上严谨、沉稳的“冷面小生”,留给观众的印象是肃穆、庄重、不苟言笑,其实,生活中的罗京是性情中人,他是一位好丈夫、好父亲。他与妻子刘继红之间的家事情事,虽平实、平淡却不失温馨从容,惹人羡慕,令人感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