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贻林 《党史天地》2008,(11):54-56
2007年的一天上午,笔者随同毛泽东的生活管理员吴连登拜访了长期在毛泽东身边工作、毛泽东稿费的知情者汪东兴.对毛泽东稿费有1.3121亿人民币的说法,向他了解毛泽东的稿费究竟是多少。  相似文献   

2.
1941年.由于蒋介石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李克农奉命从国统区撤回延安.任中央社会部副部长.为了庆贺李克农多年来第一次全家团聚.毛泽东在枣刚请李克农一家吃饭.朱德作陪,在吃饭的时候.毛泽东问李克农的二女儿李冰:你知道你爸爸是干什么的吗?李冰说不知道.毛泽东又问李克农的小儿子李伦.李伦也摇了摇头。毛泽东哈哈一笑.说.你爸爸是大特务,  相似文献   

3.
张艳 《北京党史》2006,(5):60-61
施拉姆是国外研究毛泽东的一位非常出名的学者,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施拉姆教授相继发表了许多研究毛泽东的著作和论文.《毛泽东》就是他早期的一部力作。他以敏锐的洞察力、独特的观点、新颖的思维把对毛泽东及其思想的研究推到了一个更新的层次和水平。总的来说.该书不管是内容的博大精深.还是思想的深邃明澈,都有许多破陈出新的地方。该书在1987年由红旗出版社出版发行之后就没有再版过.但是经典的东西总是历久弥新,它还是很值得阅读。总体来看,与国内研究毛泽东的著述相比.它有很多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延安时期.毛泽东提出:深入调查研究.摸清群众负担.立即采取措施.精兵简政,开展大生产运动。进北京后。毛泽东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亲手关掉院子里的电灯。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统战思想内涵的哲学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唯物论、知行统一的认识观、求同存异的辩证法。毛泽东哲学思想是毛泽东统战思想活的灵魂,毛泽东统战思想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具体运用和生动体现。研究毛泽东统战思想的哲学内涵,是深入理解毛泽东统战思想的正确途径.是灵活运用毛泽东统战思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初次相见 1953年2月16日晚上11时3刻.毛泽东乘坐的专列徐徐驶进汉口大智门车站.早已恭候在这里迎接毛泽东的武汉市委书记、市长王任重和中南局的李先念、李雪峰等.注视着刚停稳的列车,他们的心情都很激动,因为马上就能见到敬爱的毛泽东主席了。  相似文献   

7.
1975年9月下旬,毛泽东的侄子毛远新来到他的身边。毛远新那一年36岁,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文化大革命”时期参加造反派,后来担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沈阳军区政委、毛远新小时候在毛泽东家住过.毛泽东在下一代亲属中比较喜欢他。1975年9月28日.毛远新因为他父亲毛泽民牺牲在新疆的缘故,随中央代表团从北京前往新疆.参加祝贺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清光绪十几年农历十一月十九)生于湖南湘潭县韶山冲。1910年秋,17岁的毛泽东立志走出乡关.并声言“学不成名誓不还”之后.无论是长沙求学,故乡建党,穗沪生涯:还是秋收起义,井冈战斗,苏区创建,以及长征壮举.他忙于发动民众,领导武装斗争,把生死都置之度外,昼思夜想的只有革命和人民。那时毛泽东和其他同志一样,都不过生日。  相似文献   

9.
1949年8月.毛泽东连续发表文章抨击美国的对华政策,其中最著名的一篇.就是《别了,司徒雷登》。毛泽东的文章.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我们不妨重新了解一下司徒雷登这位颇为神秘的人物。  相似文献   

10.
李崟 《党史天地》2009,(1):11-14
罗荣桓元帅从1927年跟随毛泽东走上井冈山。到1963年逝世,风风雨雨伴随毛泽东近半个世纪。毛泽东称其为“一生共事的人”。他逝世后,毛泽东亲自参加他的追悼会,一句“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表达了信赖、依重和惋惜之情。十大元帅中,毛泽东如此眷顾不舍.罗荣桓是唯一的。  相似文献   

11.
刘建 《党史文苑》2014,(10):35-36
1928年4月28日.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和湘南起义的农军,经过艰难曲折.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了。会师后,两支部队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从此,朱毛红军威名天下。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中国革命和反对教条主义的需要.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义。新世纪新阶段,研究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对我们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护送毛泽东访问苏联和迎接回京的内幕 1949年11月12日.斯大林发来电报.邀请毛泽东访苏。这年12月21日是斯大林70岁生日.毛泽东决定率代表团前往莫斯科祝寿.并就两党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商讨和签订有关条约、协定等。这是新生的共和国的领袖首次外事出访。  相似文献   

14.
邱霞 《北京党史》2013,(6):10-13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十分重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他认为战争的胜利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一穷二白的经济现状和严峻的内外形势,毛泽东更加重视经济发展.他不懈地思考和实践.带领党和人民对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做了开创性的探索。回顾和研究毛泽东探索新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历史.对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独立自主、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维护世界和平等基本原则,构成了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核.心内容,充分表明了毛泽东对国际形势的准确判断和对中国实力的正确估量,体现了毛泽东国家安全利益至上的国家利益观。  相似文献   

16.
王香平 《党史博览》2009,(11):22-23,35
武汉.作为与毛泽东家乡湖南长沙毗邻而居的九省通衢.注定要在毛泽东的生命轨迹中占有特殊的位置。这里,是青年毛泽东离开长沙后涉足的又一个大城市;这里,是走上职业革命家道路的毛泽东早期革命活动的中心城市之一。作为政治家,毛泽东与武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诗人,武汉特有的地理人文景观成为他不可多得的素材源泉。一个产量不多的诗人.却有两首佳作诞生于此,不知是毛泽东的慷慨,还是江城的幸运。也许是机缘巧合,正是这两首相距近30年于同一场景创作的不同词作,形象逼真地传达出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转折时期那种特有的心理轨迹。  相似文献   

17.
千里寻故地 1965年5月中旬,毛泽东在长沙结束会见前来请求中国援越抗美的越南胡志明主席的外事活动后,对胡志明说:“我要驱车千里,带上我的竹拐杖.重访井冈山.看望老区人民。”胡志明当时也带着一根精致的高级木拐杖,提出与毛泽东交换。毛泽东说:“不换,你的太漂亮了。我还是用我的‘讨饭棍’好。”  相似文献   

18.
李文宇 《党史天地》2008,(11):49-50
1926年底毛泽东辗转来到武汉.到1927年8月中旬去湖南领导秋收起义,武汉政坛风云际会.革命形势发生突变,关键时期,毛泽东以中国革命为己任,“指点江山”,辨明方向.成为中国革命道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相似文献   

19.
田家英是毛泽东的五大秘书之一,曾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和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给毛泽东当了18年的秘书.田家英是一个既有才华又有深邃见解的人.然而,他又是在“文革”初期遭受迫害,最早弃世而去的人。正如人们所知,田家英生前虽是毛泽东的秘书,但他还兼职中央办公厅秘书室主任、中央政治研究室副主任、中央办公厅副主任。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是政治领袖.不是一般的文人或专业作家.他的文章源于他的政治生活.一般来讲。政治家的文章一方面天生的高屋建瓴.有雄霸之气:另一方面又理多情少,易生枯燥之感。但毛泽东巧妙地扬长避短,文章既标新立异,又光彩照人。毛泽东之后有许多人学他,也写文章,还出书,但迄今还没有人能超过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