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云德 《当代贵州》2013,(11):48-49
德江县今年将更加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加强自身建设,确保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今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德江县跨越发展、后发赶超,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奋斗的机遇之年。为此,德江县将紧紧围绕加快建设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主线;  相似文献   

2.
以永不疲倦的工作激情、永不畏难的顽强斗志、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开拓创新、奋勇前进,加快建设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加快建设黔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3.
<正>德江县抓住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契机,进一步动员全县上下锐意进取、奋勇当先、克难攻坚、主动作为、乘势而上,努力推动德江经济社会大发展、快发展、新发展,为加快建成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凝聚正能量。加快把德江县建成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每一个德江人的殷切希望,也是德江县委、县政府要带领全县人民努力实现的"中国梦"。结合当前全县干部群众的精神状态,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着力在全县营造务实担当清廉的干事  相似文献   

4.
傩乡新气象     
正德江县围绕"黔东北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目标,发力"大交通、大产业、大教育、大生态"四大支撑工程,山乡巨变,气象一新。德江县把区域发展、地理转变放在全省全国的大盘子中去审视、去谋划,抢抓贵州交通大发展机遇,变不沿边不沿海的劣势为区域中心的优势,始终紧紧围绕"黔东北交通枢纽  相似文献   

5.
张珍强 《当代贵州》2011,(31):42-43
省委、省政府把德江定位为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省“十二五”规划把德江作为全省5个区域性重要中等城市来建设;地区“十二五”规划中,德江项目占396个,投资额达1842亿元,为加快推动德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了直接动力。  相似文献   

6.
杨德华 《当代贵州》2011,(11):48-49
以建设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德江各级领导干部通过抓总揽全局促合力发挥、抓作风建设促工作落实、抓环境建设促经济发展、抓项目建设促投资增长抓机制建设促活力提升。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玉屏自治县推进"四化同步"、深化改革、依法治县,统筹"五位一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确保在铜仁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更是玉屏侗族自治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玉屏自治县将紧紧围绕建设"黔东区域性中心城市、黔东工业聚集区、西南旅游集散地"奋斗目标,坚持生态保护、民生  相似文献   

8.
作为黔东北未来的区域中心,德江“十二五”期间将出现“三高四铁一港口”交通梦幻组合,被确定为黔东北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9.
经过“十一五”的积累,德江县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夯实,特别是杭瑞高速公路、长丰水库、城南大道和环城路的开工建设,“两违”有效整治,全县上下抓发展的信心进一步增强;省里将德江县定位为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全省5个区域性重要中等城市来规划建设,为德江跨越发展、加速崛起提供了强大支撑。  相似文献   

10.
杨德振 《当代贵州》2016,(19):46-47
正玉屏侗族自治县紧紧围绕建设"黔东区域性中心城市、黔东工业聚集区、西南旅游集散地、全省城乡统筹发展样板县"目标,努力打造殷实、宜居、小康、幸福、和谐、绿色、活力的新玉屏。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玉屏侗族自治县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贵州省、铜仁市战略部署,按照县委确定的工作思路和主攻方向,紧紧围绕建设"黔东区域性中心城市、黔东工业聚集区、西南旅游集散地、全省城乡统筹发展样板县"目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为总纲,以脱贫攻坚为抓手,以投资拉动为手段,突出抓好"三大战役、八项工程、十个重点",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努力打造殷实、宜  相似文献   

11.
正树绿花开、生机盎然,春日的阳光尽情滋润着黔东北高原,地处大美武陵腹地的中国傩戏之乡——德江,正朝着建设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德江"中国梦"目标,戮力前行、后发赶超。德江正在发生巨变。区位变"优",高速公路过境,500万吨级港口通航;城市变"大",县城人口从8万增至17万,城镇面积从8平方公里增至18平方公里;速度变"快",地方生产总值从4年前的25.47亿元增至60亿元,财政总收入从1.71亿元增至6亿元;产业变"强",特色产业快速壮大,机电、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不沿边、不沿海、不沿江,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的传统农业大县,德江县以城镇化带动为战略,以"三高五铁一机场一港口"建设为载体,大抓交通建设,大抓产业发展,大兴教育文化。地方生产总值从"十二五"初的25亿元增长到"十二五"末的85亿元,财政收入从1.7亿元增长到9.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828元增加到6800元,减少贫困人口13万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88%,城区面积从5平方公里拓展到20平方公里,县城人口从7万人增长到20万人……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蓝图呼之欲出。依托乌江经济走廊发展战略,德江已建成省级农业高效示范园区4个、市级农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贵州结合省情启动了以县为单位开展同步小康创建活动,铜仁市委、市政府把德江列为全市第二批于2018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54万德江人民梦寐以求的大事。我们深感任务艰巨,尽管困难重重,但有责任、有信心在黔东北地区走前列、做表率,举全县之力建设一个实实在在、不含水分、人民得实惠、老百姓认可、发展和环境相协调的全面小康社会。德江处在遵义、铜仁、黔江几何中心位置,是黔中经济圈与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  相似文献   

14.
张勇  张玉阶  文叶飞 《当代贵州》2014,(1):I0002-I0002
正2010年起,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有着"中国傩戏之乡"、"中国天麻之乡"美誉的德江县一直朝着建设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前行,践行着德江人的"中国梦"。近年来,德江区位优势逐渐凸显,高速公路过境,数百万吨级港口通航;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城南崛起一座现代化新城,城市扩大一倍;产业发展从小到大,特色产业快速壮大,物流产业蓬勃兴起……2012年6月15日,时任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在德江调研城南新区和玉溪河岸景观建设情况时,对该县大力推进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品位的做法给予肯定。2011年6月6日,省委书记,时任省长赵克志在德江调研城镇建设工作时,给予"规划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德江县区位优势逐日凸显,迎来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春天。深秋时节,丹桂飘香。10月29日至30日,以"多彩贵州·五彩洋山河"为主题的德江县首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洋山河休闲国际旅游度假区举行。这是该县在铜仁市率先单县域举办此类活动,旨在全面展示和推介山奇、石秀、水灵、物丰的原生态风光。在德江县首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招商引资推介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客商参会,签约项目4个,总投资20.8亿元。大会期间,先后成功举办了书画摄影作品展、旅游商品展销、  相似文献   

16.
<正>聚焦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长春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坚定发展信心,明确发展方向要充分利用国家"一带一路"、长吉图开发开放、哈长城市群建设、东北振兴等一系列政策,抓住长春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长春与天津对口合作、吉林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建设全面启动的难得机遇,围绕产业基础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特征,加快长春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  相似文献   

17.
正遵义市委提出建设黔川渝结合部中心城市,就是要把遵义打造成为黔川渝区域内处于引领地位,具有较强集聚、辐射、带动功能的区域性节点城市。良好的生态则是打造黔川渝结合部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遵义市建设黔川渝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把遵义建设成为"推窗见绿、出门进园、清水绿岸、四季闻香"的生态家园。  相似文献   

18.
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关键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党代会和省经济工作会议工作部署,认真落实省委主要领导视察南充工作提出的"要走出丘陵地区科学发展之路,在全省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优势、干出特色、走在前列"的要求,全面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强化项目攻坚,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在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中率先实现次级突破,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9.
随着芷江机场复航,渝怀铁路、上瑞高速和临三高速的建成通车.怀化必将成为我国西南地区大的交通枢纽。依托中心城市,加快黔城建设,给新洪江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战略利益将是非常巨大的,我们应当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相似文献   

20.
"十二五"时期是宁波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期,是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关键期,也是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确立的"十二五"规划的主题、主线,去年底召开的中共宁波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作出了"六个加快"的战略部署,今年二月召开的宁波市"两会"审议通过了《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宁波"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深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富民强市、文明和谐为根本目的,加快打造国际强港,加快构筑现代都市,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加快创建智慧城市,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加快提升生活品质,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为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实施"六个加快"的战略部署,是宁波市"十二五"期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时代使命;是宁波立足发展既有的优越基础、紧紧围绕党中央提出的"十二五"发展的主题、主线,进一步推动宁波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快、更稳、更好前进的行动纲领;也是在新一轮城市区域竞争中,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以"思进思变思发展、创业创新创一流"的精神,深入思考推进科学发展的宁波之路,积极思量在全国乃至国际发展坐标中的宁波之位,认真思索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宁波之策的思想成果。本刊特约请本市学者对"六个加快"谈谈看法,以期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和努力实践"六个加快"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