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五大报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即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并指出,“这个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同时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精神文明是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文化是相对经济、政…  相似文献   

2.
3.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第一次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列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明确指出 ,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这样表述党的基本纲领是党对社会主义建设最主要经验的总结。把文化建设第一次提到如此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对邓小平理论的一项重要坚持和发展 ,正确理解和把握它 ,对于创造性地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意义。首先 ,加强文化建设的力度 ,尽快改变文化建设目前相对滞后的现状 ,对保证和促进经济建设持续高速发展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首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关系到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大问题。其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关系跨世纪宏伟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兴旺发达的大问题。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来看,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只有在理论上能给以科学的说明,才能在实践上取得良好的成效。一、资本主义历史上的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对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行的必然结果在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著作《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这一崇高境界做出了一个他们一生中始终坚持、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一直憧憬的描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  相似文献   

6.
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特征,建设和谐文化,是应对文化全球化挑战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抓住这个根本,才能在主体方面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7.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提出的两大课题。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指导下,对这两个课题的逐步明确和逐步解决,意味着人类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步步深化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向前发展。我们党的十二大,肯定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郑重提出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根据党的十二大和去年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精神,回顾了几年来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再次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战略地位。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那末,怎样理解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呢?我以为可  相似文献   

8.
从政治上大局上观察和分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是贯穿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决议》把精神文明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联系起来,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个事业的大局中加以考察,从而全面、系统地坚持和贯彻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沦,特别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在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确立精神文明的战略地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政治前提。 一、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化建设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鸿 《思想战线》2005,31(5):78-82
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在地球环境的生态适应过程中,人类不断创造适应生存环境的生态文化。但随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尖锐化,创造新的生态文化,与环境协调发展、和谐共进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是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  相似文献   

11.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并将其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本文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对此作一理论思考。一、经济学思考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兴,基础牢;农村稳,天下安。“十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连年保持较快平稳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高增长。但是目前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的局面并没有改变,农村积累下来的种种矛盾还没有解决。加强新农村建设,不仅有利于繁荣农村经济,巩固农业基础性地位,也将积极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2.工业是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12.
冯瑞 《传承》2013,(4):44-45
廉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廉洁文化是发展反腐倡廉建设的最基本的工作,是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和建设高校事业的基本保障,也是构建和谐校园和改进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工作,而廉洁、诚信教育是加强校园廉洁文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一个目标提了出来。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重大发展和升华,又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当前,深入探讨、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要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一、激发社会活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全面贯32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从政策上促进、从制度上保证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要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党…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亮点之一。它标志着我们党在执政治国方略和认识上的深化,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的新贡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要求我们准确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充分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深入探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一、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八个字:“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完全同一,而是…  相似文献   

15.
论先进文化的战略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有赖于全党同志深刻认识先进文化的战略地位 ,努力提高加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自觉性。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文化的战略地位首先取决于文化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文化”是一个含义颇多的概念 ,概括而言 ,主要有三种解释。第一 ,广义的“文化” ,从社会与自然区分的角度定义文化 ,认为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无论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都是文化 ,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第二 ,常义的“文化” ,主要指思想、道德、科学、哲学、宗教、风俗等社会意识 ,也…  相似文献   

16.
乡风文明建设中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它自身的问题,而是整个现代化的问题,乡风文明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我们要提高思想认识,用战略的眼光看待乡风文明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还要采取具体措施,用务实的态度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实际过程。  相似文献   

17.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有赖于全党同志深刻认识先进文化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加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8.
季明 《学习与实践》2007,(1):123-128
和谐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季明认为,和谐文化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建设和谐文化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必须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建设和谐文化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左亚文议为,和谐思维是和谐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时代精神的主旋律,是改革时代的哲学升华。和谐思维作为一个包含了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它本质上是一种哲学忍维,但重在应用。重在管用,重在实践。柳菊兴认为。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申。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并积淀形成了中国传统和谐观。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必须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中国传统和谐观。孙抱弘认为:我们当今要从不和谐走向和谐、从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就应在生存现实与理性追求的接合部,通过全民的社会教育,提升国民的公共理性,构建相应的公共伦理和公共政策,从而营造有利于和谐文化孕育发展的人际氛围。李忠认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度人与自然的和谐关键在于建立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系,而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系则以和谐精神为其本质体现。  相似文献   

19.
于彩霞 《前沿》2007,(3):214-216
本文阐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意义及其与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关系,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点是强化中华文化影响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大力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需要加强的执政能力之一提了出来。这是我们党对执政经验进行全面总结和深刻反思后,对执政理念的一次升华,是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目标。所谓和谐社会即指社会处于顺和、协调、稳定的状态,是一个历史的、综合的、动态的进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以社会主义为制度基础的和谐社会,它应当是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