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智慧  左平 《奋斗》2001,(5):53-53
去年5月,考生杨某在广东省江门市参加成人高考,监考人员认为杨某在考场上左顾右盼,有作弊嫌疑,因此在杨某的各种考卷上作了违纪记录,省招生委员会和省考试中心依据考场记录,判定杨某各科成绩皆为零分。而这一切,杨某本人还蒙在鼓里。他在家里盼星星、盼月亮盼来考试成绩单,却是各科成绩都是零分。杨某先是震惊,怎么也没有想到考试会是这样的结果;继而感到愤怒,  相似文献   

2.
一考生作文,援引了《诗经》中“昧昧我思之”句,却误写成了“妹妹我思之”。老师便批道:“哥哥你错了!”  相似文献   

3.
千人作弊     
国家药剂师资格考试频现大面积作弊。在近日举行的2014年全国执业药剂师资格考试中,监考人员在陕西西安考点中抓出了2440名作弊考生,数量达到当地总报考人数的近10%。此外,昆明考点也有1027人有作弊行为。  相似文献   

4.
7月3日,记者从天水市有关方面了解到,调查组在该市又发现了4名被替考者,至此,天水高考舞弊案的被替考者升至31人。经由监察、教育、公安、招考等部门组成的“天水市2008年全同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替考事件调查组”的多方调查取证,现已认定:这是一起有计划、有预谋的山东高考移民和山东籍考生替考的严重团伙作弊案件。  相似文献   

5.
年年七月流火,年年高考大战……伴着莘莘学子们匆匆赶考的身影,忐忑不安的期待,高考作弊现象如阴霾挥之不去,屡禁不止。前年发生在黑龙江望奎县的高考作弊案,去年发生在广东电白县、湖南嘉禾县的高考作弊案,今年发生在山东曹县的高考作弊案,可谓触目惊心,愈演愈烈。高考作弊是对社会公理、正义的挑战,是对高考这一神圣殿堂的亵渎,是对众多考生利益的侵犯,日益引起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关注。前些年高考舞弊大都发生在个别考生身上,近几年却不断升级,演化为监考老师、有关干部联手作案,考场内外全方位作弊。前些年大都发生在考…  相似文献   

6.
在封建社会中,人们施展才能的途径很窄,出官入仕成了仕人君子自我实现的惟一通道。但怎样入仕呢?古人认为,入仕为官必须“由其道”,犹儿女婚姻,明媒正娶,正途入仕。孟子说过,人之为官有“天爵”和“人爵”之别。所谓“天爵”是指一个人修养很高,才智超群,众望所归,而被推举担任领导职务。而“人爵”是指那些自身不修,一味钻营,不是“由其道”而得其位,而是通过非正当渠道去谋其位。孟子认为“天爵”不修,“人爵必殆”。唐初,太宗李世民曾就用官之事问计于魏征。魏征说:“今欲求人,必须审访其行,若知其善,然后用之。”借…  相似文献   

7.
一、权利的内涵 1.中方学者对权利的界定权势和私利。《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说:“家累数千万,食客日数百人,陂池田园,宗族宾客,为权利,横于颖川。”《盐铁论·禁耕》讲道:“夫权利之处,必在深山穷泽之中,非豪民不能通其利。”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论道,忍着,天之所生也,有是身体,即由其权利,侵权者,谓之侵天权,让权者谓之失天职。  相似文献   

8.
法律视野下的高校考试作弊行为及其规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试作弊与考试相伴相生,由于存在利益上的博弈,高校考试作弊一直未能得到彻底的控制和杜绝。从法律的视角分析,这不仅破坏了考试的公平公正,也侵犯了他人的相关权益。对此,有必要加快“考试法”的立法进度,将考试作弊的认定、处罚、救济等方面纳入法制化轨道,使考试作弊行为得以有效规制。  相似文献   

9.
余琪 《世纪桥》2012,(9):105-106
考试作弊是一种不道德行为,受到学生自身素质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高校大学生作弊之风从上世纪末至今有增无减,大有更加猖獗之势,防范和杜绝大学生考试作弊,营造良好的学风和考风,不但是人才培养之关键,亦是社会发展之需要。本文对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和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预防学生作弊的几点措施,以期对高校管理者以借鉴。  相似文献   

10.
《北京青年报》8月12日消息,记者陆纯报道昨天,近500名有志成为副局级领导的“考生”在笔试作文时遇到了一个有难度的题目———《论“政绩靠炒”》,要求以此为题写一篇800到1000字的议论文。“领导干部的政绩是全部依赖于炒作吗?”在谈到这个作文题目时,一位“考生”认为,炒作有“浮夸、拔高、不真实”之嫌,但同时也不能否认宣传的作用。另一“考生”则分析说,领导干部的炒作之风之所以能够流行,是因为缺乏法律、法规的约束。另外,对干部的组织考核上也还存在一些漏洞。与此同时,在考场外督考的该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相似文献   

11.
古往今来,考试作弊一直是个老生常谈、令人头痛的难题,也是各级教育部门感到棘手的“顽症”。其症虽顽,却又不得不治。 “病症”——光怪陆离 考场上,作弊之“矛”与防范之“盾”从未停止过较量,且“矛”的发展还紧跟现代科技的步伐,不甘落后。 那些流传多年、相对“原始”的作弊手段,如夹带、远观、换试卷、丢字条、将答案写在身上等,有的虽依然沿袭,但大多已过时。随着标准化考试的实行,手势法(用手比出不同动作表示A或B)、五官暗示法(眨一下  相似文献   

12.
湍水石 《奋斗》2012,(4):62-63
诚实守信是“无用的别称”?上海市社科院最近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有90.2%的人认为诚实守信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吃亏。上海市社科院青少所做过的另一项调查显示.部分青少年在追求个人价值最大化时,过于强调实惠实用,导致道德界限的模糊不清。在对待考试作弊的问题上,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只要能考得好成绩就可以”或“无所谓”,23.8%的学生承认“如果其他人作弊,我可能也会跟着作弊”。  相似文献   

13.
庄子哲学中“天”所表征的“自然”之义,可从“无为之德”与“有为之道”两个方面进行理解,而非仅代表一纯粹静态、客观的自然状态、自然本性或自然法则。首先,“自然”作为庄子赋予“天”的一种内在德性,是理解“人德”的意义基础,并为人之行为提供了价值依据。其次,“天”的“自然义”还体现在人经过“虚其心”的修养工夫,能够全然顺应万物的自然之理而动,它指涉了实践历程中人最终达成的主客交融、自然而然的行为化境。  相似文献   

14.
庄子哲学中“天”所表征的“自然”之义,可从“无为之德”与“有为之道”两个方面进行理解,而非仅代表一纯粹静态、客观的自然状态、自然本性或自然法则。首先,“自然”作为庄子赋予“天”的一种内在德性,是理解“人德”的意义基础,并为人之行为提供了价值依据。其次,“天”的“自然义”还体现在人经过“虚其心”的修养工夫,能够全然顺应万物的自然之理而动,它指涉了实践历程中人最终达成的主客交融、自然而然的行为化境。  相似文献   

15.
千人作弊     
正国家药剂师资格考试频现大面积作弊。在近日举行的2014年全国执业药剂师资格考试中,监考人员在陕西西安考点中抓出了2440名作弊考生,数量达到当地总报考人数的近10%。此外,昆明考点也有1027人有作弊行为。对此,有观点称,药品经营行业关乎民生,实行严格准入制确有必要。但如果严格准入制催生出来的是大面积作弊的怪胎,那只能说是南辕北辙。  相似文献   

16.
“大中小”     
大会念文件. 中会传文件, 小会侃“黄段”。 大报打官腔, 中报炒作忙, 小报奸杀抢·、一 大吹把官升, 中吹报纸登, 小吹领奖金。 大学常作弊, 中学偶作弊, 小学不作弊。 大官没架子, 中官摆架子, 小官像老子…… 大骗当总裁, 中骗发横财, 小骗抓起来…… 大贪作报告, 中贪听报告, 小贪戴手铐。 大哭注l有拨款, 中哭有救援, 小哭有贷款…… (注):“哭”即向上哭穷,要求 “倾斜”“大中小”@杨翰端~~  相似文献   

17.
《廉政瞭望》2013,(3):12-12
近段时间,有关环卫工的新闻呈爆发之势。先有哈尔滨市数十名硕士生争当环卫工,有人称“死也要死在编制里”;再有浙江武义做出规定,新录用的公务员,要先当5天环卫。  相似文献   

18.
王树人 《廉政瞭望》2013,(24):65-65
在古代的考试中,因为有一些考生在答卷上写出了令人啼笑皆非的文字,故阅卷者就“以牙还牙”,在试卷上写下使人看后忍俊不禁的批语。现撷取数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莫让基层干部“疲于奔会”不久前,笔者在会场上遇到一位基层领导干部,说她从去年3月8日到10月27日,在短短的234天中,开了大小130次会。每次会议短则半天,长则两三天,简直成了常务“会员”,真有不堪重负之感。会议成灾,是领导作风不实的表现。究其因,...  相似文献   

20.
《理论与当代》2009,(2):56-57
佳琳在2008年12月17日的《北京青年报》上撰文指出:从2001年全国经济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组成员李栋泄题案,到今年国家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的泄题事件,近年来,各类考试泄题事件屡屡发生,其根本诱因是利益驱动。某媒体公布的“考研辅导班”调查显示,170万的考生中85%报班,其中92%的花费在500元以上,仅“考研”就有数亿元的“蛋糕”等待瓜分,更不用说考托、考G、考四六级、高自考、司法考试等成百上千万的“考试大军”买资料、报辅导班的巨额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