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周佛海作为旅日方面的代表参加了大会,会后,由于选举出的中央书记陈独秀暂时在广州无法回上海任职,就让周佛海临时代理陈独秀的书记职务。但回到日本后,他就等于退出了共产党,只是没肓“办理退党”手续而已,他是“一大”13名代表中最早退出共产党的,1924年5月,周佛海从日本回到广州,9月他正式退出共产党组织。从此他投向国民党,成了蒋介石的心腹和“三民主义理论权威”;抗战爆发后,他又当了汪伪阵营的第三号大汉奸。周佛海为保退党?这个问题党史界长期以来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让我们还是从周佛海的成长过程来慢慢揭开问题的真相吧!  相似文献   

2.
早耕 《党史纵横》2014,(1):12-15
正中共"一大"代表为高官厚禄投靠国民党右派1897年周佛海生于湖南沅水之侧的沅陵东乡杨树井村一个破落地主家庭,小名福海。上中学的时候,他就已经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不安分的青年",对政治格外留心。后来,这个一文不名的破落户子弟在好友邬诗斋的全力资助下得以东渡日本留学。在日本,周佛海考入了日本第一高等学校,获得"官费"留学的待遇。在那里,他开始从杂志上读到许多关于俄国革命的文章。一年之后,预科毕业,周佛海被分配到鹿儿岛的第七高等学校继续学习。  相似文献   

3.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市望志路106号开幕.全国有七个地区十三名代表参加会议.陈公博、包惠僧、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张国焘、刘仁静、王烬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周佛海及第三国际代表马林、赤色职工国际代表李克诺斯基,一共十五人.在此次会上,中国共产党正式宣告成立.身在广州的陈独秀被选为中共总书记.  相似文献   

4.
我国党史界普遍认为出席中共“一大”的代表是李达、李汉俊(上海)、张国焘、刘仁静(北京)、毛泽东、何叔衡(长沙)、董必武、陈潭秋(武汉)、王尽美、邓恩铭(济南)、陈公博(广州)、周佛海(旅日)。但是,笔者根据下述材料,认为尽管何叔衡是湖南派去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然而他到了上海后并没有出席中共“一大”。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与中共早期"农村割据"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7年秋冬至1928年上半年土地革命战争初始阶段,中共在实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方针过程中,逐步形成并确立了在武装暴动和游击战争基础上创造农村割据局面的思想,这可称之为中共早期"农村割据"思想.这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最初表述,是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整个过程中的第一步成果.六大前,周恩来是"农村割据"的大力倡导者和有力的推动者之一;六大期间,当对"农村割据"思想产生争论、出现否定这一思想的声浪之时,周恩来以鲜明的态度维护了这一思想.对中共早期"农村割据"思想的倡导和维护,是周恩来为开创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作出的重要贡献之一.  相似文献   

6.
李蕙芬 《世纪桥》2008,(15):3-7
中共六大是党在国外召开的唯一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周恩来参加了中共六大的筹备、召开以及贯彻执行等各项工作。周恩来于1944年3月所作报告《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对中共六大作了客观的论述和评价。中共六大文件全面涵盖党在土地革命时期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这是周恩来第一次参加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筹备工作。在中共六大上,周恩来分别作了组织问题的报告和军事报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为了贯彻落实中共六大会议精神,周恩来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窦春芳、苗体君在《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上撰文认为,中共“一大”后,周佛海赴日本,继续自己的学业。但周佛海回国参加“一大”及相关行踪早被日本警察掌握,日警方通过学校对周佛海施加压力,学校也以开除学籍威胁周佛海,这让想试图通过读书改变自己贫穷命运的周佛.净晾恐不已。  相似文献   

8.
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领导集体中,到过香港的人并不多,而周恩来是多次到过香港的人。在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因参与了以广州和香港为中心的中共华南党的工作,从而与香港及东江纵队结下了不解之缘。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周恩来一生共到过香港三次。第一次到香港是在1924年夏秋。  相似文献   

9.
1938年春,上海、南京相继沦陷。国民党政府的大本营从南京迁到了武汉。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周恩来,为在国民党统治区从事统一战线工作,亦随迁武汉。一天,一名黄包车夫拉车来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门前停住,取出烟袋吸着烟,静静地等候。不多时,周恩来从门内走出来,车夫上前问讯:"先生,去哪?"说着,坐在车把手上,将烟斗往鞋底上磕了几下。原来,这位"车夫"是中共秘密党员。烟斗往鞋底上磕,是和周恩来接头的暗号。接上头后,周恩来走到黄包车前微笑着  相似文献   

10.
正解放前中共曾在雅安秘密架设了一部电台,这部秘密电台的负责人,就是前中央人民政府情报总署副署长王少春,其夫人秦惠芳就是这部电台的译电员。接受重任1942年6月的一天,夜深人静,在重庆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周恩来的办公室,王少春聆听着周恩来介绍国民党川康地方实力人物刘文辉的情况和中央决定派人去搞统战工作的意图。周恩来亲切地说:"二哥(王少春排行第二,年龄又大,故老同志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1924年到广州前,广州的共产党员只有20名左右,中共在广东原先设有区委,由于它的实际工作限于广州一地,到1923年12月就取消了,只保留一个广州地委。当时广东已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而广东中共组织的状况却远不能同它担负的任务相适应。周恩来1924年9月初到了广州,10月间按中共中央的决定,他重新建立广东区委,担任委员长兼宣传部长。新的广东区委实际负责广东、广西、厦门、香港等地的党的工作,人们习惯称为两广区  相似文献   

12.
"一纲四目"是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构想."一纲"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四目"则是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两种社会制度并存.这个由毛泽东率先提出而由周恩来归纳的"一纲四目"的构想,初具了后来由邓小平设计的"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要素.本文试图就"一纲四目"提出的特定历史环境及其重要的历史意义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李颖 《党史文苑》2021,(2):62-64
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开幕.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 国内各地和旅日党的早期组织选派代表参会.上海的李达、李汉俊,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旅日的周佛海,以...  相似文献   

14.
吴贻谷主编的《武汉大学校史》内有一目"周恩来在武汉大学"称:抗战时期周恩来曾三次到武汉大学演讲,第一次是在1937年8、9月份,周恩来在武汉大学礼堂为全校师生演讲中共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演讲期间传来了空袭警报,周恩来镇定地指挥学生疏  相似文献   

15.
在汪伪十大汉奸中,除汪精卫被打断脊梁骨于1944年病死在日本外,只有周佛海免遭枪毙的厄运.周佛海为何能逃此一劫,个中秘密又是怎样的呢?周佛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生曾脚踩“三只船”.首先投机革命成为中共一大的正式代表;后脱党效命蒋介石,成为蒋的“文胆”之一,在国民党内显赫一时;最后他又同汪精卫一道投靠日本人,成为汉奸三巨头之一.1945年8月9日,日本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这时蒋介石远在重庆,对上海、南京的大接收伤透了脑筋.他连续下了三道命令:一是要八路军、新四军及中共游击队就地驻防待命,不得向日伪军队擅自行动;二是要国民党中央军迅速进入敌占区,准备受降;三是要日伪军切实负责维持地方治安,不得向人民武装投降.周佛海在日本准备投降之际,悄悄给在重庆的蒋介石拍了个急电,表示愿为蒋介石效劳,声称他将集合税警团、保安队、警察等维持上海的秩序,以“完整”的上海奉献给“中央”.并向蒋表示:“职与其死在共产党之手,宁愿死在(蒋)主席之前.”蒋接到电报后,大喜,立即以个人的名义给周佛海嘉奖,后由蒋伯诚转达给周佛海.周佛海接到蒋的嘉奖,心中分外高兴.8月12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奉蒋介石之命,任命周佛海为军事委员会上海行动总队总指挥.周佛海摇身一变,由臭名昭著的  相似文献   

16.
正1924年9月初,赴欧勤工俭学并加入中共旅欧支部的周恩来从法国回到广州,10月出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11月就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在征得孙中山同意后,周恩来抽调大批中共党员和工农青年组建了大元帅府铁甲车队。1925年1月,因准备随军东征,周恩来改任中共广东区委常委兼军事部长,这是中共党内最早成立的领导军事工作的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夏衍传》再版。在前言中,有这样一段话:"夏衍不仅是共产党人,而且是特殊的共产党人——他属于周恩来直接领导的中共情报系统的重要成员。……周恩来调夏衍参与筹建左联后不久,夏衍也成了中共特科成员。从此夏衍有了两个身份:公开的作家身份和秘密的中共情报人员身份。""成了中共特科成员"和"秘密的中共情报人员身份",这两个大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1925年夏天,周恩来与邓颖超这两位志同道合、心心相印的革命战友,经组织同意结为夫妻。可这时周恩来在广州,担任中共广东区委会军事部长兼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工作忙得不可开交,脱不开身。而邓颖超却远在天津,担任中共天津地委妇女部长兼天津各界联合会主席团主席。为此,党组织  相似文献   

19.
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他投机善变,蝇营狗苟。他曾参与中共上海发起组,是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之一。然而不过一年的时间,他就脱离中共,并反共反马克思主义,成为蒋介石的亲信。更令人发指的是,在民族危亡之际,他丧失人格、气节,叛国投敌,参与另立伪政府。他,叫周佛海。  相似文献   

20.
在一些出版物中,一般都说中共“一大”的代表为十二人,按地区分,计为: 长沙:毛泽东何叔衡武汉:董必武陈潭秋上海:李达李汉俊济南:王尽美邓恩铭北京:刘仁静张国焘广州:陈公博东京:周佛海但当事人回忆有不同说法。有回忆十二人的,也有回忆十三人的。回忆材料的分歧点,主要在包惠僧身上。现将各种不同说法分述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