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对号     
你的点子是挺妙,,汀犯不犯错误谁担保?_上级是否有规定,护一J达仔“时兄一‘找”.’.’酸对不起,没找到,~方第”只好委川了_官卜}利民我不反对,可万事还须稳点好。i青你千万别误会,汉不是舍不得乌纱帽。对号@王小根 @晓技~~  相似文献   

2.
改革的逻辑是什么呢?从我1980年代参与改革研究到现往,所谓改革就是两个东西:一是民间基层自发的活动,碰到困难,碰到不适应的地方总要把它“拱”开。比如包产到户,最早并不是北京有谁写了一个文件就包产到户了,而是农民觉得以前那个办法不合适,吃“大锅饭”多劳不多得,  相似文献   

3.
“左”公摇旗调度,不许冒富弃贫.掐尖为防“分化”,身背大锅难行. 腿脚一律捆住。口令“齐步齐步”。 拉平左右照顾。 恰似蜗牛爬路。谁也迈不动步@孙以增 @丁木~~  相似文献   

4.
完美的爹娘     
淼欣 《党课》2010,(2):82-85
结婚那天,妈问我:“坐在角落里像两个要饭模样的人是谁?”我看过去的时候,有个老头正盯着我,旁边还有个老太太,发现我看着他们时赶忙低下头。我不认识他们但也不像要饭的,衣服是新的连折印都看得出来。  相似文献   

5.
陶渊明,因敬畏,我不敢碰触这个名字。 还是在读中学的年代.我就曾被老师教训:不要像陶渊明那样消极厌世,有不健康的出世情结。那时.我并不知道什么叫“出世”,也不知道谁是陶渊明。于是,出于好奇,便提早走近了陶渊明。  相似文献   

6.
作为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经常想想“我是谁”。 看到这个题目,许多人也许纳闷:哪有人不知道自己是谁的?但生活中真有人忘了“我是谁”。比如不少犯了错误的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辜负了组织的培养,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公仆、一名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7.
周居霞  胡丽莉 《实践》2014,(5):20-21
<正>"说句心里话,我也不傻,我懂得从军的路上风吹雨打,说句实在话,我也有情,人间的烟火把我养大……有国才有家,你不站岗我不站岗,谁来保卫祖国,谁来保卫家……"面前这位边防指挥学校教员、曾经赴海地维和、现在即将再次踏上利比里亚维和征程的内蒙古首届"十大边防卫士"之一——闫海生,一身戎装,英姿飒爽,眼中透着坚毅执著。与其说这首底蕴深厚的歌唱  相似文献   

8.
常听人说:“现在办事的关键还是靠关系,××领导我很熟,关系不一般,有事情找我。××老板是我的铁哥们儿,有事儿就开口,一定摆平……” 人生在世,谁也离不开与人交往。要交往就必然离不开工作圈、生活圈和社交圈,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圈”。然而,交往有正常的,也有不正常的,要防止不正常的交往,就必须从净化“三圈”开始。许多腐败分子都是从“三圈”开始,从而成了阶下囚。 一日净化工作圈。就是要建立纯洁的同  相似文献   

9.
终生读书     
因为父母是教书匠,家里书多,我也就从小爱看书。有一次我给弟弟讲“那托”,父亲很奇怪,听了一会儿,哈哈大笑,原来是我把三太子哪吒读成了“那托”。那年我刚上小学,就敢大着胆子翻看《封神榜》和《西游记》了。解放前,我在重庆南开中学读初二时露过一次脸。国文老师讲袁枚的《祭妹文》,有这样的句子,“你死我葬,我死谁埋?”老师说作者是受了《红楼梦》的影响,问谁读过这部书?班里有半数同学举手。又问谁会背葬花词?举手的只剩我一人。老师叫我起立背诵:“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相似文献   

10.
阿生 《前线》1992,(10)
近日,到不少企业一走,深被广大干部职工唤改革、议改革、关心改革的热情所吸引。但同时也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叫作:“下动上不动,谁动谁被动;不动都不动,要动一起动”。细来品味,这话有好与不好二面。希望上下改革同步进行、改革政策要成龙配套这是好,话中流露出的“傻子过年看街坊”的心态却是不好。笔者以为,  相似文献   

11.
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杜红旗黄彦玲看过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的人都会记得小平同志说过的这样一段话:“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这...  相似文献   

12.
舒炜 《廉政瞭望》2014,(16):56-58
衡阳市一名干部回忆,“我到现在都不明白,大家都知道杨敏之是市长,在食堂相遇时为什么都不与他打招呼,好像谁也不认识谁。当时给人的印象是,老百姓要见他这个市长,比见现在的一个科级干部还容易。”  相似文献   

13.
党建与人才/2002/10、11前些时,社会上曾流传这样一个顺口溜:“你不说我,我不说你;你若说我,我必说你。”这也是近年来许多人对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典型心态。在这些人看来,谁都不敢保证自己没事,而不让别人说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不说别人的事,只有不说别人的事,才能保证别人不说自己的事。市场谈判都可以搞“双赢”,批评为什么不行呢?深入分析这种对待批评的心理,不难发现,这是一种典型的变异批评心态。因投鼠忌器,害怕拔出萝卜带出泥而只好心照不宣了———咱们大家都有事,谁也别说谁。以这样的心态,怎么能开展正…  相似文献   

14.
画里画外     
责任编辑:滕媛媛在僵化的圈子里张滨———我们也有了标志性建筑!王春生———欢迎你来当村官!这里的文『章是』大有可为啊!王德昌为了构筑不透风的墙曹开翔我的老师陈景凯在书本里在话匣里在电视里在咱村里画里画外@张滨 @王德昌 @王春生 @陈景凯 @曹开翔~~  相似文献   

15.
在反官僚主义斗争中,笔者听到一些人发这样的牢骚:咱一不是什么长,二不管什么事,官僚主义与我有何相干?反官僚主义应该谁有病谁吃药,让大家都反对官僚主义,这岂不是让没病的人去“陪绑”?这句牢骚有些片面。“谁有病谁吃药”是人人皆知的常识,但无病也打预防针,...  相似文献   

16.
求解     
王妍 《先锋队》2014,(3):53-53
“老师,你认识元芳吗?“不认识。”“你认识程祖吗?”“也不认识”“那你知道他们的姐是谁吗?”“你到底想说什么!”“老师你都不知道,我怎么知道:原方程组的解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一个理发师挂出这样一块招牌:“村里所有不自己理发的男人都由我给他们理发,我也只给这些人理发。”于是有人问他:“您自己的头发由谁理呢?”理发师顿时哑口无言。  相似文献   

18.
他们从没想过要感动谁因为在他们看来为人如此天经地义他们只是无怨无悔地做着做着一般人觉得无法做到或不愿去做的事没有谁命令他们这样做他们只是听从了一种召唤来自心灵深处良知和责任的召唤于是苦中有了甜甜中有了乐艰难中有了快慰拼搏中有了享受于是收获了一种不同寻常的幸福颁奖词早就被他们写在了大地上那些闪光的语言那些美丽的光芒将一个大写的人字映照得熠熠生辉也让我们的心灵闪闪发亮感动中国的人们——写在“感动中国”颁奖盛典之后@李兴茂~~  相似文献   

19.
各地正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绝对权力》中的男主人公之一——高州市委书记齐全盛,为树立个人的权威,欣欣然以“一言堂堂主”自居,在领导班子中大行“绝对权力”,搞“一言堂”、“家长制”,班子成员唯其命是从,不敢说一个“不”字,以至于他不到场,原定召开的党政联席会议也无法进行。其实,“齐全盛”并不完全是个“艺术形象”,现实中热衷于“绝对权力”者大有人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便是一例。马某人曾经趾高气扬地说:“我是一把手,我就有绝对的权力,我想提拔谁还提拔不了吗?”正因为他有“绝对  相似文献   

20.
正我是幸福的。我坚信自己是幸福的,一向如此。我不理解,考上普通大学有什么好惭愧的,谁也不能保证重点大学的学生毕业后一定比普通大学的学生混得好;我不理解,开10万元的车有什么好悲哀的,城里面限速都是80公里;我不理解,职位低有什么好难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