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科尔沁草原上有这样一个人,他用永远长不大的“童心”,观察着、记录着、艺术地再现着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一条小狗、一只小羊、一匹小马驹……把上百篇散发着墨香、草香、乳香的小说、散文、诗歌、童话,献给草原上和草原外的孩子们,他叫石·础伦巴干。础伦巴干当过民工,赶过牛车,扛过麻袋,什么农活都干过。高中毕业的他,由于受父亲“成份”的影响与大学无缘。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成为队办中学教师,教数学,教汉语。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绿了草原,础伦巴干绿色的文学梦复苏了。这一年,他用蒙文写的诗、散文在《花的原野》等刊…  相似文献   

2.
1988年,贾娃玛草这个来自天祝草原,喝着雪山上的雪水长大的藏族女孩,被调到土城小学担任教师,当时全校只有一名教师,六名学生,两个年级.贾娃玛草到校后走访各家,四处动员,把已经辍学的孩子--召回,三年后,五个年级学生发展到38名.从三年级到五年级的语文、数学、藏文及其它课程均由她一个人承担,每日都是越负荷工作,但她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地工作,使学生成绩逐年提高,得到了领导和家长的好评,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3.
一列流线型的全封闭列车以140公里的时速行驶在海拔近5000米的青藏高原上。车厢宽敞而明亮,旅客们三三两两地围坐在宽大的玻璃窗前,一如往常地舒适和安逸。车外,成群的藏羚羊在一望无际的可可西里草原上安详地吃着草,一队调皮的藏野驴撒着欢地和火车赛跑。目光的尽头,连绵的雪山在阳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  相似文献   

4.
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北靠布青山,南依巴颜喀拉山,一座座冰山雪岭起伏如浪,犹如无数条银蛇在天地间翩翩起舞;山岭之间,则是大片水草丰美的草原。这一带是高山草甸和草原草甸,辽阔的草原上生长着茂密的紫花针茅、小嵩草、红景天、虎耳草、凤毛菊等优良牧草和各种艳丽多彩的野花,乍看上去,那绿草茵茵的原野,宛如一块巨大的绒地毯。  相似文献   

5.
《实践》2016,(1)
正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蒙草公司考察时指出:要走一条符合我们自己规律的、符合国情、地情的推广之路,自我开发。城市绿化是这样,草原、牧场,整个三北地区的防沙、抗沙、绿化都需要这样的思路。蒙草公司的特色就在于在我国干旱、半干旱草原地区走出了一条适合草原修复之路,让草原换上了美丽的新装。2015年10月,蒙草  相似文献   

6.
初见全国著名牧草育种专家云锦凤教授是在早春的一个晚上,当时她刚刚参加完一个合作项目的签字仪式。精神矍铄、性格直率、穿着朴素的云教授,一如她醉心伺弄的小草,一如山涧里流来的徐徐清风。随着她如数家珍的叙述,我们仿佛看到漫山遍野的绿色,进入芳草萋萋的世界……一1963年,云锦凤从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现内蒙古农业大学)畜牧系草原专业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被留校搞牧草科学的教学和科研。内蒙古有7880万公顷草原,占全国草原面积的20%,居全国五大牧区之二,具有发展畜牧业的天然优势。但是由于对发展畜牧业与保护…  相似文献   

7.
她,就是青海省天峻县金泉养鹿场总经理扎格。 做什么都力求做到最好 扎格出生在天峻大草原,草原的润泽和哺育,铸就了她今生今世与草原割舍不了的情结。1972年参加工作后她在天峻县苏里乡上班,从此,她就把自己全部交给了草原。  相似文献   

8.
王新芳 《党课》2013,(12):77-78
2013年4月23日上午10时,细雨霏霏,在四川省芦山县宝盛乡凤头村的一片土堆上,38岁的王琼一脸疲倦和哀伤。她蹲在地上,用小铁锨挖了一个深坑,将已经僵硬的黑狗放在坑里。又找来一个完好的被单,盖在黑狗的身体上。她一遍一遍整理着被单的边角,不容许有一丝皱褶。为了怕黑狗在天堂里寒冷,她又把泥草厚厚地撒在黑狗身上。这是一个简单而用心的葬礼,女主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难舍之情和对这只黑狗的最高敬意。  相似文献   

9.
她一生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却在艰苦的岁月里收养了四个无依无靠的孤儿,并把他们培养成人,帮助他们成家立业。这个感人的故事在她的家乡科尔沁草原广为流传。含泪收养四个流浪的孤儿 1982年年底,一场罕见的大雪袭卷了科尔沁大草原。风借雪势,仿佛要把整个草原吞噬掉。然而,在草原深处的一座低矮的土坯房里却温暖如春。一闪闪的油灯下,温桂侠正喜滋滋地为一只母羊分娩。此时已是半夜时分,因为突然降温,温桂侠想到院里的草垛抱些草给它们取暖。她拿着一把木叉用力挑开草垛上的  相似文献   

10.
草原放歌     
《实践》2017,(5)
<正>一提起内蒙古,怎能不想到大草原;要讲内蒙古的故事,怎能不讲一讲草的故事。有人说,草原是陆地上的海洋。那么,横亘中国正北方、总面积88万平方公里的内蒙古大草原,就是中国陆地上第一宽广、第一浩瀚的绿色海洋。草原是无私的,她是千万牧民的命根子,草好,牲畜就好,牲畜好,牧民的日子就好。草原也是脆弱的,土层往往只有薄薄的一层,天旱了,草秃了,沙就来了。草原是多情的,人称"舞的故乡,  相似文献   

11.
常永志 《前线》2013,(1):85-85
在非洲大草原上,有一种被称为“草地之王”的神、奇野草——尖毛草。它的生长过程十分有趣。在最初的半年里,它几乎是草原上最矮的草,只有一寸高,人们几乎看不出它在生长。其间,草原上别的野草长得都比它茂盛。可在半年之后的三五天里,尖毛草就如同施了法术一样,迅速向上长到2米高!狂风暴雨肆虐时,其他的野草都折断了,只有尖毛草还毅然挺立。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建湖县草堰初中一年级学生夏斯艳,既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不幸的是在她出生4个月时,父母因煤气中毒离开了她;幸运的是,在干部群众和新老两位县委书记的关爱下,她幸福地成长,并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1995年9月,当小斯艳到了该上学的年龄时,她那年过八旬的奶奶却想也不敢想。因为小斯艳父母去世后这些年,家里两亩多地是乡邻们帮着耕种的,穿衣治病花的钱也是村干部设法解决的。因此,对小斯艳无钱上学读书的事,她不想再麻烦大家了。一天,这件事被下村调查的时任建湖县委书记肖兰英知道了,她顾不得吃午饭,马上来…  相似文献   

13.
刘占胜 《实践》2011,(6):27-27
在镶黄旗草原上,有一名常年奉献在生态战线上的草原绿色使者,他已经在这条战线上整整干了27个年头,昔日风沙满天的浑善达克沙地腹地,今日再现林丰草茂的新景象,人们亲切地称他是“为大地披绿的草原使者”,他的辛勤劳动和丰硕成果已深深地镌刻在草原人民的心中,他就是镶黄旗国营林场场长郑文胜。2006年、2007年和2009年,他先后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抗灾保畜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14.
白建国 《党建》2011,(9):40-41
40年前,当时我还是一个刚入伍的战士,在青海遇到一位红军长征时流落在草原的红军老妈妈。她17岁跟随红军长征,在部队行进到青海草原时部队被白匪打散,她逃离虎口流落到草原,嫁给了当地牧民。虽经历了几十年的草原生活,但她始终没有忘记组织,没有忘记她的红军丈夫。她把红军丈夫临别交给她的珍贵资料装在一个牛皮囊里,  相似文献   

15.
在辽阔的阿拉善草原上.活跃着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女记者,她就是我区“十佳记者”获得者──《阿拉善报》社的蒙古族女记者曹翔云。曹翔云出生在科尔沁草原的一个贫苦牧民家庭。1965年考入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毕业后先后在锡林郭勒生产建设兵团和宁夏人民广播电台工作,1979年阿左旗归属内蒙古,她被调到阿拉善当记者。曹翔云采访不讲条件,不提任何要求,总是从火热的生产第一线寻找采写灵感。从1975年起,她骑马、骑骆驼、骑驴、徒步采访,跑遍了牧区、农区和工矿企业,踏遍了贺兰山南北。采访路上,她住过冰冷的库房、浩瀚的沙漠。在~…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6,(4)
正沈建平说,作为一名普通的草原工作者,能守护好兴安盟这片大草原是他永恒的使命,能为兴安盟的秀美山川增添一分绿色是他毕生的追求35年来,在广袤的草原上,他书写着无悔的青春;35年来,对草原的热爱,已深深融入他的血液;35年来,想农牧民之所想,急农牧民之所急,他就想让这片土地的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人更美。他,就是兴安盟草原工作站站长沈建平。1981年,毕业于扎兰屯农校的沈建平被分配到兴安盟草原工作站,在这个平凡而艰苦的岗位上,他一干就是26年。20多年来,他致力于让兴  相似文献   

17.
草原新星     
草原新星阿鲁科尔沁旗妇联在科尔沁草原上有一户远近闻名的家庭牧场。牧场主人哈斯呼是扎嘎斯台苏木鸟呼朝鲁嘎查的牧民妇女。生产责任制落实之前,草原上的大锅饭越吃越穷,哈斯呼一个五口之家,贫穷像瘟疫一样缠着她,哈斯呼苦苦盼望着,寻求着摆脱贫困之路,连做梦都想...  相似文献   

18.
地处科尔沁草原的通辽市,曾经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地方。伴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尤其是过度放牧开垦,如今,美丽的科尔沁草原变成了令人望而生畏的科尔沁沙地。为了让草原、森林生长在人间,让人继续生活在草原、森林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必须再造森林,再造草原,奋起抗争。最近几年,通辽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还草的机遇,更加确定了生态建设走大思路、大战略、大任务、大目标、大产业、大市场的思路,把退耕还林还草做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造福百姓,惠及子孙万代的德政工程,使全市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有序健康快速地推进。  相似文献   

19.
"走遍了山山水水,美不过辽阔的草原,听遍了四海歌声,还是牧歌最动人……我是母亲放飞的雄鹰,永远俯瞰着草原。无论在哪里,我的根在草原。"这是被人们誉为"草原夜莺"的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咏唱家乡的歌曲,唱出了眷恋家乡的深刻情感。"朝夕催人自白头。"当年戈壁滩上的那位美丽的女孩,今天也已是年过花甲的老人了,但她依然活跃在区内外的各类舞台上,耕耘在民族文化教育事业中。  相似文献   

20.
半亩土地     
李庆锋 《党课》2014,(24):82-85
母亲坐在屋门口,端详着小院里的景物,那神情像是陌生来客的样子。母亲在这处房子里住了40多年,或许这是第一次这么细致地看一看自己的家。她瞅瞅这儿望望那儿,一会儿出神,一会儿四顾,似乎在追忆着什么,就连角落里的小草、旮旯中的石子她都聚精会神地凝视。以往忙碌得连自己的家都顾不上多看一眼的母亲,这回该静静地享受一下小院的阳光了——一场脑血栓的突发阻止了母亲劳作的脚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