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部吹风     
《两岸关系》2001,(10):4
在台湾当局领导人内外交困,台湾经济持续恶化,引起岛内民众强烈不满和恐慌的情况下,台湾“经济发展咨询委员会”开了一个月,于8月26日收场。在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冲破台湾当局的阻挠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包括台湾工商界在内的台湾各界人士提出的“积极开放两岸经贸及投资”,“积极推动两岸通航”的强烈呼声,作为“经发会”的共识得到了确认。李登辉“戒急用忍”的  相似文献   

2.
张莉 《两岸关系》2006,(4):14-16
陈水扁抛出了“积极管理、有效开放将是未来两岸经贸政策新思维与新作为”的“新大陆经贸政策”,被舆论称为“戒急用忍”政策的“还魂”。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3,(3):3-3
2月的中国,蛇年春节刚过,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国家主席胡锦涛、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在北京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率领的台湾各界人士参访团一行。习近平在会见中特别强调,我们真诚希望台湾同大陆一道发展,两岸同胞共同来圆“中国梦”。  相似文献   

4.
主权问题台湾新领导人上台一年多来,台湾经济快速、大幅滑落,陷入严重困境。随之,台湾掀起大陆投资热,但当局拒不开放两岸直接“三通”,仍然以“戒急用忍”政策阻挠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台湾全民迫切期望摆脱困境。于是,台湾当局从7月22日至8月26日召开“经济发展咨询委员会”,经过激烈争论,最后达成包括有关两岸经济议题的若干共识,提出以“积极开放、有效管理”取代“戒急用忍”政策,但仍回避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的基本架构,没有一个规范两岸关系、处理两岸问题的基本架构,其政策的…  相似文献   

5.
台湾当局领导人上台之后,曾经表示要调整“戒急用忍”政策,在2000年12月31日发表的新年谈话中,提出要以“积极开放,有效管理”的新视野,来处理未来的两岸经贸关系。然而时至今日,台湾当局两岸经贸政策依旧,而且还频频表示,要延缓调整“戒急用忍”政策。这既反映出台湾当局领导人政治立场的顽固,也反映出他对台湾经济问题的缺乏认知。纯粹从经济角度来看,延缓调整“戒急用忍”政策是典型的饮鸩止渴的政策作为。“戒急用忍”政策以政治主导  相似文献   

6.
《统一论坛》2005,(2):40-40
2005年3月4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民革、台盟、台联联组会上关于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传到了海外,我们旅居挪威的华侨华人无比欢欣鼓舞,大家一致认为:这是当前中国国家领导人对台政策的重要宣示,内容具体,充满善意。胡锦涛主席的讲话是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着眼于两岸实现和平统一,把对台工作的一贯原则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开启了对台工作新时代。我们挪威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和挪威各华侨华人社团坚决拥护胡锦涛主席这一重要讲话。仔细研读胡锦涛主席的“四点意见”,无不为其坚定不移的反对“台独”决…  相似文献   

7.
编辑部吹风     
《两岸关系》2001,(11):7
两岸加入WTO在即。作为世贸组织的成员,两岸都应遵守世贸组织的规则,这是责无旁贷的。比如,根据WTO的非歧视性原则和贸易便利化原则,台湾当局理应开放两岸直接“三通”,取消“戒急用忍”等阻碍两岸经贸交流的一切不合理限制。对此,台湾工商界和各界人士已多次呼吁。就在8月底结束的“经发会”上,他们提出了“积极开放两岸经贸及投资”、“积极推动两岸通航”等要求,也反映了开放两岸直接“三通”,解除“戒急用忍”政策,不仅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而且已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8.
《两岸关系》2011,(9):12-13
两岸经贸篇 核心理念:一、提升台湾全球竞争力。两岸经贸重要,但两岸不等于全球,“中国”市场是台湾全球布局中的一环。在与“中国”发展经贸关系同时,更应积极深化与世界各国的互动,寻求全球经贸战略平衡。  相似文献   

9.
《台声》2008,(4):10-10
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就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重要意见。 全文如下: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台湾问题事关祖国完全统一,事关国家核心利益。我们要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相似文献   

10.
《两岸关系》2004,(8):4
国家主席胡锦涛7月9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来华访问的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胡锦涛指出,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妥善处理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始终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  相似文献   

11.
当今年元旦陈水扁提出“积极管理,有效开放”的两岸经贸政策原则时,两岸经贸交流的前景一度笼罩在层层阴霾中,但在岛内政经形势与国际形势的演变下,经过两岸民众的积极努力,目前却又展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人们现在有理由相信,两岸经贸交流不仅会持续发展,更有可能取  相似文献   

12.
1991年12月16日,以“促进两岸交往、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为宗旨的“海峡两岸 关系协会”(简称“海协”)在北京成立。10年来,大陆海协会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贯彻江泽民主席提出的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积极促进两岸民间的联系与交往,在两岸同胞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形成一个中国原则共识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推动两岸对话与谈判,是对台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1992年3月至1999年7月,海协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举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17次,开展不同层次的对话6次。1992年11月,…  相似文献   

13.
壁松 《台声》2001,(10):1-1
自去年5月台湾新领导人上台以来,两岸关系没有得到丝毫改善,岛内不仅政局动荡,而且经济状况严重恶化。一年多来,岛内股市大幅下滑,民众财富严重缩水,经济增长率一再下降,至今年第二季度已经降为负数,为近30年来的最低点,岛内失业率也持续上升,人民痛苦不堪。 对于岛内同胞所遭受的痛苦,我们非常关切,感同身受,都希望这种状况能尽快得到改变。最近,岛内的“经济发展咨询委员会”会议(简称“经发会”)达成了一些共识,其中包括“积极开放两岸经贸及投资(‘戒急用忍’政策之松绑)、以‘积极开放、有效管理’取代‘戒急用忍’…  相似文献   

14.
赵楠 《两岸关系》2008,(6):F0002-F0002
5月26日,应中共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团访问大陆。28日,胡锦涛总书记与吴伯雄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历史-陛会谈。这是在台湾局势发生积极变化的形势下,两党最高领导人之间的首次会谈,是国共两党及两岸关系史上深具历史意义和政治影响的大事。“胡吴会”达成多项重要共识,对深化国共两党交流,发展两岸关系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时事资料手册》2006,(3):77-77
4月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会见前来参加两岸经贸论坛的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和台湾各界人士。胡锦涛代表中共中央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说,举办这次论坛.是我们两党继续开展交流和对话的一次重要活动,也是两岸同胞共商和平发展大计的积极作为。  相似文献   

16.
问:台湾当局称李登辉愿与江泽民主席在国际场合举行非正式会晤。你对此有何评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否是合适的场合?答:两岸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台湾问题应该也完全可以通过两岸的协商,在一个中国的架构内求得合理的解决。我们一贯主张两岸高层领导人尽早接触,为逐步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创造有利条件。两岸领导人的接触和谈判纯属中国的内部事务,完全可以通过两岸之间业已存在的途径提出和安  相似文献   

17.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后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两岸关系的新形势和台湾岛内出现的新情况 ,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新主张 ;制定了加强两岸经贸和人员往来的法律法规 ;采取了遏止“台独”、反对分裂的重大举措 ;提出了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新思想 ,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作出了新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台湾新领导人5月20日发表的讲话 ,引人注目 ,因为台湾新领导人的动向 ,事关祖国和平统一之路能不能走下去 ,事关两岸关系能不能在一个中国原则下顺利发展。这篇讲话提到“不会宣布独立”等“四不”、“二没有” ,使一些人松了一口气 ,认为没有明明白白宣称“台独” ,就可以避免武力。有报刊说 ,“两岸战云暂消”、“至少明天打不起来”。还有一些人认为 ,讲了几个“不” ,就是表现“善意” ,是“善意诚话” ,“不再是过去硬碰硬喊台独”的形象 ,不当“麻烦的制造者” ,而要当“善意的制造者”。然而 ,台湾一些有识之士指出 ,台湾新领导人…  相似文献   

19.
今年初,陈水扁提出“积极管理,有效开放”政策,有意遏制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今年7月,台湾当局召开“经济发展永续会议”,对有关两岸经贸政策争论不休,也未达到工商界强烈要求开放的预期。但这一切都未从根本上影响两岸经贸发展的大势。今年以来,不仅两岸贸易保持高增长,全年有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民进党前主席、也是下届台湾领导人选举的有力竞争者蔡英文,在台湾举行的“台湾投资高峰论坛”上发表题为“台湾经济发展新思维及新模式”演讲,提出“两岸皆应前瞧未来,为两岸经济的互利双赢,为两岸在区域经济整合的互忠合作,为两岸存在的歧见及争议有效化解,应建立全新的互动与沟通模式,以坚定、务实、稳健的步伐,迈向和平共荣、互利共生的正向关系”。这一积极、正面论述受到外界关注,并给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