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恩雄 《前沿》2012,(6):134-135
"担经挑"是流传于河南淮阳地区的一种原生态民间巫舞,已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一,近年来这种舞蹈在保留民间祭祀、祈福还愿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变化,如舞者的人数、唱词、舞步等。本文通过对其发展特点进行梳理,将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谈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它。  相似文献   

2.
提升彝族文化软实力是传承与发展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核心工作任务。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彝族文化软实力的实质及其特征,探讨民族文化软实力与彝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关系,提出在民族文化软实力提升目标下彝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对策与途径。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昆明市和楚雄彝族自治州北部的金沙江大峡谷里,生活着彝族、苗族、壮族、傣族、傈僳族、汉族等各民族居民。在这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风情。但“甩磨秋”和“磨秋赛”,却是这些民族共有的传统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4.
当今文化已呈多元并存、碰撞和互渗互补的格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使文化冲突由文化整合,逐渐走向文化共生和文化再造。少数民族节庆体育文化以一种独特的存在方式,维持着人与社会结构的生态平衡,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营造各种有利因素、以保持文化的多内容、多层面、多维度的能量流动,在拓展少数民族文化生存空间的同时,促进文化有机系统的良性循环。少数民族节庆体育文化的生态发展,代表着民族文化的生命力与创造力,通过与时俱进的文化适应与重构,为少数民族体育发展拓展出新的空间,同时也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不断传承与延续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5.
黄忠瑶 《传承》2010,(12):158-159
生存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相对隔绝的彝族具有相对独立封闭的传统文化。其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在祭司腊摩手中延续、散布和流传至今。但在经济全球化冲击下,彝族传统文化渐失,祭司腊摩呈现后继无人的局面。通过分析祭司腊摩在彝族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希望引起广大学者对彝族传统文化的关注,意识到祭司腊摩在彝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文章论述了彝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彝族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开发,给民族文化的传承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应该正确认识挑战,抓住机遇,很好地传承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7.
陈勤学 《创造》2015,(11):52-53
民族的传统文化,是这个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包括政治、经济、历史、科技、工艺、美术、文学、艺术、音乐、舞蹈、天文、历法、哲学、伦理、道德、法律、教育、民族、宗教、婚姻、风俗习惯,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医药卫生,饮食服饰、节庆崇拜,禁忌等等,涵盖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局部 《今日民族》2016,(4):32-35
正据说,双柏是云南的地理中心,如果用圆规在云南地图上画一个圆,圆心就在双柏。农历二月初十,一年一度的双柏虎文化节拉开帷幕,借此机会,我驱车200公里前往双柏,得以对这里传承久远的古老"虎文化"窥豹一斑。从楚雄往南,沿途林木苍翠,山花烂漫,一派浓郁春色。双柏县是楚雄州最靠近哀牢山的地区,仍保持有绝佳的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高达84%,在人称"植物王国"的云南省也堪称首屈一指。这是一个滇中地区  相似文献   

9.
10.
11.
论凉山彝族“家支”制度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桃 《人民论坛》2013,(2):194-195
"家支"制度是凉山彝族传统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也是当下彝族基层社区的运作机制。"家支"制度存活于彝族社会,主要依托于社会义务与权力,以习惯法为准则,以习俗文化为心理依托,以社会道德和信仰强化家支制度在彝区的作用,通过"家支"谱系、"尔普"组织和"家支"教育等形式来表现。  相似文献   

12.
目前对于被磨毁金属冲压字迹的显现方法有很多,但是不同的金属材质应该对应有最佳的显现方法。对常用的几种显现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为了评估各种显现方法的优劣,采用磨毁率与半显现磨毁率对磨毁字迹的显现效果进行一定程度的定量分析,从而得出不同材质金属对应的最佳显现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云南独龙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文杰  肖渊实 《前沿》2011,(6):129-132
"少少数民族"也被称为"人口较少少数民族",是指人口总数在10万人以下,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相对不发达的少数民族。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矛盾分析、实地调查、访谈、逻辑推理等方法对云南少少数民族——独龙族体育产生、传承、发展的动因与优势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现代社会独龙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赖福芬  刘敏 《前沿》2012,(4):145-146
民族体育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组成部分,在民族的发展、文化的传承、推动产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民族体育文化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具有更加深刻的内涵。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被赋予了更高的价值,被摆在更为重要的位置。在民族文化多元并茂的今天,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值得我们深思,它对推动体育经济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的灵魂所在。学习文化知识,提升文化素养,树立文化自信,对学生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因此,高品质地进行《哲学与文化》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教学,在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可替代。提升“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教学品质,必须充分体现实践进阶:一是追求学科本色,讲出文化味道;二是深究文化灵魂,陶冶哲学智慧;三是读好原著经典,树立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7.
2006年5月20日,在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每年6月的第2个周六)到来前夕,国务院批准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大类(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曲、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共518项。我省9类共39项榜上有名,名列全国第4位。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又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和第一批非遗扩展项目名录,我省共78项,居全国第2位。我省于2006年、2007年先后公布了两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226项。现将我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部分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正>哈尼族神话传说彰显了惩恶扬善的价值观,涵盖了思想意识、道德情操、精神意志、智慧才能等多方面。哈尼族有个传统节日叫"活洗扎",即"吃新米饭",每年新米饭上桌前,都要先舀新米饭喂狗。这个风俗来自一个传说:远古时候,哈尼人不会耕种,不会纺织,饿了吃山茅野果,冷了用兽皮树叶裹身,饥寒交迫是常事。为了拯救人间苦难,摩咪然蔑(天神的女儿)冒着被惩罚的危险,偷出谷种带到人间分给人们,  相似文献   

19.
大约在唐朝的中叶,福建沿海出现了一些为躲避战乱而以船为家、终年在海上颠簸的渔民,最多时达到10多万人。他们长期以来浮舟泛居于船中,形成一片片用船连接起来的“水上村庄”,村民赖以生存的船只俗称“连家船”,连家船民也叫“蛋民”,  相似文献   

20.
郑锋 《贵州民族研究》2008,28(2):134-138
本文应用田野考察、专家访谈、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彝族铃铛舞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彝族铃铛舞是一种独具民族个性的、方便易行的自娱自乐和有健身功能的民族传统舞蹈和传统体育文化.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地域性、表演性、观赏性、群体性、融合性等文化特征.始终表现了增强本民族的团结.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等社会功能;可以对铃铛舞进行开发;把它作为课程资源引入学校体育,也可作为全民健身的内容,服务于大众;还可促进彝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