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珏 《法制博览》2010,(9):80-80
今年第4期策划专栏的《揭开“绍兴师爷”的神秘面纱》一文,似乎把绍兴师爷说得好得不得了,但实际上,历史上的绍兴师爷败类也不少,而不可能是尽是好人。  相似文献   

2.
自从陈道明主演的电视连续剧《绍兴师爷》在全国播出之后,在一般观众的心目中,绍兴师爷都是那种头戴黑色瓜皮小帽,鼻架一副老花眼镜,蓄山羊胡,踱四方步,手持折扇,摇头晃脑的刀笔吏。曾有人将绍兴的“绍”字概括成:“搞来搞去,终是小人;一张苦嘴,一把笔刀。”还有人将“绍兴”两个繁体字联在一些,  相似文献   

3.
杨媚 《工会博览》2010,(16):40-42
印象中的李光洁,是《走向共和》里的光绪帝,《特殊使命》中的巩向光,还是《记忆的证明》中的夏明远、《杀虎口》中的白朗。然而在热播职场剧《杜拉拉升职记》中,这个总在戏里出现的倔强“硬汉”却摇身一变,成为世界500强外企中风度翩翩的职场精英——销售总监王伟。对于这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李光洁认为:“开始我也觉得找我演王伟不太靠谱!”  相似文献   

4.
朱健 《法制博览》2010,(13):4-4
用“湘军”这个词汇进行著述的,首先就是王闿运写作了《湘军志》,接着又有王定安写作了《湘军记》。不管是王闿运还是王定安,他们所说的“湘军”就是“湖南的军队”之意。既然“湘军”只是“湖南的军队”,那么,长期担任湖南巡抚的骆秉章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湘军”的领袖。左宗棠则类似于“参谋长”的角色。后来,由于曾国藩声望远远高出于骆秉章,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很早就已经认识到“犯罪预防”的重要性,《礼记·坊记》云:“礼以坊德,刑以坊淫,命以坊欲”。到有唐建立,唐统治者集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至隋以来犯罪预防之大成,建设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的犯罪预防措施,在理论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犯罪预防机制,其内容主要体现在《唐律疏议》中。本文即拟探讨我国《唐律疏议》中犯罪预防的有关问题,希望引起学者对《唐律疏议》中这一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有关《永乐大典》正本的说法,有专家说是被火烧了,也有专家认为,它就在嘉靖皇帝的永陵当中。那么,《永乐大典》正本藏永陵的说法最早是谁提出来的?600多年来,咱们文史界有“寻找”过它的下落吗?在史书上,是怎么记载《永乐大典》去向的呢?  相似文献   

7.
张天来 《法制博览》2008,(17):49-49
我的桌上摆着线装书局刚刚出版的“十大才子书”。这套丛书是我国元明清三代文学作品的精萃。十部书中,有一些已流传很久,广为人知,例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厢记》、《琵琶记》等;但也有一些是许多人很少知道的,如《好逑传》、《玉娇梨》、《平山冷燕》、《花笺记》、《捉鬼传》、《驻春园》等。  相似文献   

8.
朱元璋打天下,历尽辛苦。坐了江山后,他就规定,每顿饭必有粗菜,让后来的皇帝们“知外问辛苦”。这成为明朝自始至终的一个家法。据说这是明朝宫膳制度中最有特色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目前存世的《永乐大典》总数不到原书的4%!这部“世界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明朝永乐六年(1408年)冬诞生于南京,而随后至今将近600年的时间里,总数达11095册的《永乐大典》厄运不断,目前仅有375册存世。  相似文献   

10.
熊召政 《法制博览》2008,(10):28-28
朱元璋虽是农民出身,但当了皇帝后,身边服侍的人也多了起来。裁缝庖厨、医卜车夫,一应杂役应有尽有。据吕毖《明朝小史·洪武纪》记载,有一位姓杜的剃头师傅,专门负责给朱元璋打理容颜,职称就叫“整容匠”。这一天,杜师傅为朱元璋修指甲,事毕之后,他把剪下的碎指甲小心翼翼用纸包好,揣进怀中。朱元璋看在眼里。问杜师傅意欲何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