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文历史     
《支部生活》2013,(10):49
趣谈古人的消暑工具扇子扇子,古人称之为"摇风",还有人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凉友"。经济条件好的人家会买绢帛制成扇子,摇起来较省力气,也比较有"档次"。达官贵人可以享受"人工风扇"。汉代,"叶轮拨风"的大型纳凉器具横空出世。《西京杂记》中记载:"长安巧匠丁缓做七轮扇,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颤。""满堂寒颤"这四个字很令人震撼,不过又肯定要害得那"一人运之"的"一人"满身臭汗。凉屋唐代出现了供人消暑的"凉屋"。"凉屋"通常傍水而建,采用水车的方式推动扇轮摇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4,(19):80-80
说到晚清官场,有一类人虽然身份卑微、地位低下,在权力机器的运作链条中,只不过充当了最微末最不起眼的角色,却也是万万小觑不得的。此班人物,便是效力于各级官府的种种胥役。其中。就有那专司名刺(名片)传递、通报来访及转达文书的看门者,俗称“门子”。凭借手里那点儿小小的“把门权”,门子们将衙署的两扇朱漆大门变成了一道敲诈索贿的关卡、一个敛钱肥私的财源。  相似文献   

3.
《诗经·硕鼠》篇:“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这是最古老、最流行、最经典的民谣,它清晰地映照出许多比正史更加真实可靠的信息。从宋朝众多民谣中,随手拈出几首,当时政情与社情,时弊与民怨,  相似文献   

4.
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在于坚持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而“为民”必须“知民”。如何知民?渠道多种多样,倾听民谣具有广泛性、现实性、深刻性和简便性。对于民谣的态度,历来表现各异。大多数领导者高度重视,他们善于通过倾听民谣,从中掌握了解百姓的脉搏和心声,对揭露鞭挞型民谣也视为逆耳忠言,采取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待之。然而,也有一些人,甚至是领导干部,视民谣若“洪水猛兽”,只要听到民谣流传,就暴跳如雷,甚至“对号入座”,对传播民谣者打击报复。曾闻,某报发了“新民谣…  相似文献   

5.
大仲马说:“爱一千次,每一次都真诚。”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爱若要有“一千次”,怕不太可能,好像也不允许你爱这么多。因此,善男信女们就盼望着“让我一次爱个够!”这是一种渴望还是一种奢望,真的说不清、道不白。林忆莲也曾非常真挚地演唱:“只是还有感觉,以为一切残缺,都能用爱解决。”若这样的话,“爱一千次”有可能,爱的理由却很痛楚。林忆莲接着说明因为是“除了爱,没有别的凭借”。所以,可以去“爱一千次”;所以,可以去“一次爱个够”。用彼证明此,大约在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爱一千次”,或者“一次爱个够”,最难分辨的男女真情是否可以如此,我无法考证,也无力去考证。然而,在家乡库鲁克塔格山脉马扎山口的戈壁沙滩上,我目睹了“一次爱个够”的绚丽,而那种绚丽的重复完全可以验证“爱一千次”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刘俏到 《廉政瞭望》2013,(13):73-73
去年热播的《中国好声音》据说今年下半年将要推出第二季。这档节目号称旨在寻找中国最好的声音,结果如何暂且不论,但这口号倒是响应了魏晋时期的那旬“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原生态的嗓音往往超乎任何器乐之上,最能表达人的内心,那才是好声音真音乐。如此说来,魏晋名士们动不动就要来一嗓子的长啸,仿佛就是魏晋版的中国好声音。  相似文献   

7.
臣杂种     
刘诚龙 《廉政瞭望》2010,(13):47-47
马克·吐温喜欢骂人,对国会议员他这么骂:“美国国会议员有一半是狗杂种。”惹得国会议员们公愤起来了,大家都要来扇他的耳巴子,马克只好赶紧起来道歉:“我收回我的意见,刚才我说的是错的,准确说法应是:美国国会议员有一半不是狗杂种。”这样的结果是,依然有许多议员想打他。  相似文献   

8.
梅桑榆 《唯实》2006,(1):63-63
因闹出“烛影斧声”的千古之谜而有弑兄夺位之嫌的宋太宗赵光义,尊臀坐上他老哥赵匡胤坐过的龙椅之后,曾说过一句至理名言:“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赵光义这段高论,并不是什么新发现,而是他对历史的总结。因为中国有史以来,不仅奸佞辈出,而且有一种奇异的现象贯穿于各个朝代,那就是昏君无不爱奸佞,不但昏君爱奸佞,就是像秦始皇赢政、齐桓公姜小白那样的英明之君,也对奸佞爱得不像话。  相似文献   

9.
“新官上任三把火”,历来是对上任新官的一种品评,近乎微辞。兴利除弊,办几件得民心的好事,称为“三把火”;火而只有三把,似乎料定了三把之后便无以为继,而且大有“走着瞧”的意思在内。然而,我却以为能烧得起三把火的,也就要算好汉,因为他上任之初毕竟还有识见、有胆气,比那空有乌纱白扇但连一点火星也扇不起的阀茸之辈不知强到了  相似文献   

10.
    
我以为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因为他最容易丧失,所以更觉得他可以宝贵。 为甚么“今”最可宝贵呢?最好借哲人耶曼孙所说的话答这个疑问:“尔若爱千古,尔当爱现在。昨日不能唤回来,明天还不确实,尔能确有把握的就是今日。今日一天,当明日两天。”  相似文献   

11.
    
我以为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因为他最容易丧失,所以更觉得他可以宝贵。 为甚么“今”最可宝贵呢?最好借哲人耶曼孙所说的话答这个疑问:“尔若爱千古,尔当爱现在。昨日不能唤回来,明天还不确实,尔能确有把握的就是今日。今日一天,当明日两天。”  相似文献   

12.
讽刺幽默     
世说新语我最害怕的就是文件中出现“原则上”三个字,因为只要有这个字眼出现,那就说明另有不原则的途径可以走,而破坏规定的又往往是对规定最“门儿清”的规则制定者们。  相似文献   

13.
快乐大叔 《党课》2011,(19):99-100
小时候爱听相声,对常宝霆先生说的一个“小段儿”印象很深.作品讽刺了一部分说话不讲究艺术的人,结果在生活中闹了笑话并引起他人不快的例子。记得作品里有一个负责上菜的服务员,张嘴就喊:“谁的肠子?”顾客无奈,只得回答说:“我的肠子。”服务员接着问:  相似文献   

14.
上海过去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据有人讲,是从一个外国人叫爱狄赛勒写了一本《上海——冒险家的乐园》(包玉珂编译)开始的。笔者寡闻,这件事有清史学家们教正。但我对爱狄密勒的这本书,还是十分偏爱的,它让我开了眼界,了解了不少秘闻。其实,爱秋密勒对“冒险家”这个概念,在本书《序言》里,是作了历史分析的。他对曾在历史上作出过贡献的哥伦布、巴斯特、哥白尼、马丁·阿得,称颂为“伟大的自然征服者,伟大的发明家,伟大的创业者,都是优美的头等的冒险家。”他对“冒险”本义,作了这样的解释:“发明,引导,开辟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郭九林 《求贤》2009,(6):24-24
今年10月1日是共和国诞辰60周年,也是我从事文字工作的40周年。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回首往事,感慨良多。《求贤》杂志发起“我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征文活动.作为一名曾在《求贤》杂志供职数年的老同志,我觉得有很多心里话要说,那就说说我的“爬格”感悟吧!  相似文献   

16.
姚远 《党史纵览》2010,(12):4-9
林巧稚是我国著名的妇产科专家。也是中国科学院第一位女学部委员。她终身未婚。却拥有最丰富的爱;她没有子女。却是最富有的母亲。她是东西方文化交融陶冶出的杰出女性,是母亲和婴儿的守护神。被人尊称为“东方圣母”。作为开国总理的周恩来,对这位“东方圣母”十分关心。也十分敬重,多次称赞林巧稚为我国妇女儿童事业所做的杰出贡献。而林巧稚也难以忘怀周恩来对自己的关爱。她曾动情地对朋友们说:“是他崇高的精神影响着我。使我由信上帝变成信共产党。要说真有上帝,那么,他就是我心中的上帝!”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对家庭、对孩子的爱是深沉的、内敛的。他很少用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但家人的事情他都装在心里。邓小平曾经说:“我一生最痛苦的时候是‘文化大革命’。”邓林说:“我想,‘文化大革命’中令他最为痛心的是朴方。”  相似文献   

18.
“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这是当今最受年轻人宠爱的网络歌曲《老鼠爱大米》的歌词。据报道,这首歌一问世,“一夜之间传遍大街小巷,红遍大中小学校园”,“种种迹象显示,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很难有一首歌能越过《老鼠爱大米》的‘霸主’地位”。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百度”最近的统计资料显示,《老鼠爱大米》成为点击率最高的搜索词。  相似文献   

19.
“我的心曾被关怀的目光烤暖,我的心曾被救援的手从秋季直接递到春天。我的心已懂得保有爱的火焰,我的心已懂得输送爱的光和热……” 唐山人自编自唱的歌曲,唱出这个城市特具的别样韵味——这是一座熔铸着全国人民无私的爱的城市。  相似文献   

20.
林强爱摄影,爱祖国的壮美河山,但他更爱摄影路上那一个个平凡朴实的普通人,爱镜头里那一双双清澈真诚的眼睛。“如果没有林强,我可能现在还生活在黑暗中。”甘孜州藏族老人扎西说起林强总是一脸的感激。几年前,林强关注和帮扶凉山“麻风村”的事迹让人深深感动。今天,林强这个名字又渐渐为四川藏区的群众所熟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