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区村庄治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程。该文首先分析黄淮海农区村庄现状和村庄治理的推动力,进而结合实例探讨了该区域农区村庄治理的主要模式、做法以及关键环节,并从六个方面提出了黄淮海农区村庄治理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群众》2021,(15)
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持续加快,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和集聚,由此导致农村人口老龄化、村庄空心化现象日益凸显。同时,由于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调整以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原因,优化重组乡村空间、推进村庄撤并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村庄撤并,专门出台文件,严格规范撤并工作。省委、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入,推动村庄整治具有客观必然性,但是不能"一刀切",通过大规模合村并居推动村庄整治的模式必须进行规范。推进村庄整治需要在尊重农民自愿基础上展开,当前建议以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为抓手,通过市场化方式推进村庄整治工作,配合政府对乡村的投入,以资产运营的方式和理念,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盘活乡村存量资产。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的实践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来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推进循环经济实践,应加快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城市和生态流域建设。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工业。生态工业是一种符合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物质和能量高效组合利用以及生态功能稳定协调的新型工业发展形态。发展生态工业,一是推进资源消耗减量化。通过推行资源消耗限额标准、加强资源节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建设资源节约型工业体系等措施,降低资源消耗水平。二是推进污染物排放最小化。从材料选取、产品设计、工艺流程、产品使用到废弃…  相似文献   

5.
幸敬华 《政策》2009,(7):46-47
自去年5月仙洪新农村试验区建设启动以来,洪湖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克难攻坚,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试验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备,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村庄建设步伐加快,村镇面貌明显改观;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民生问题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6.
<正>(甬政办发[2014]94号)各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加强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全市城乡一体化进程,切实改变当前村庄布局分散、人口集聚度不高、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现就加快推进我市村镇规划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一、凝聚共识,切实加强村镇规划工作做好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是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中亟需重视的一项基础性工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作为农村小额人身保险首批试点省份,试点工作正稳步推进并已取得可喜成绩,如何进一步保持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应密切结合湖北省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研究,指出当前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推进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坚持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用科学发展观推进基层建设可持续发展,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推进基层建设可持续发展。必须树立科学指导理念。理念是指具有思想性、指导性和牵引作用的理论内核。部队建设的理念决定着部队建设的方向。没有正确的指导理念就没有部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推进基层建设可持续发展,首要的就是要牢固树立科学的指导理念。一是要树立反复抓的理念。基层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衢州市柯城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中,依托钱塘江上游生态资源优势,从欠发达地区的实际出发,从农民群众最关心、受益最直接和政府力所能及的环境综合整治入手,以村庄环境保洁长效管理为重点,把环境整治与发展生态经济、打造生态经济产业带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新阶段,如何坚持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推进基层全面建设可持续发展是各级党委急需研究的紧迫问题,也是促使部队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笔者认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推进基层部队全面建设,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突破求新     
近年来,宁海县把务实和创新作为攻坚克难,推进科学发展的两大法宝,以务实求创新,以创新求实效,全面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琼海全域旅游没有简单复制、粗暴"克隆"外地的既有模式,而是结合各乡镇、村庄的人文特点和资源禀赋,精准定位、错位推进,深入挖掘各镇和村庄的文化资源内涵,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差异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村庄布局规划建设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性工作。不久前,仪征市政协召开常委会议,就推进村庄布局规划建设与市委、市政府进行专题协商,提出如下具体建议:——加强宣传,强化引导。村庄布局规划涉及千家万户,应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牢固树立两种意识:一是主体意识。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集中建房的主体,相关部  相似文献   

14.
《今日海南》2006,(3):52-52
海口市琼山区在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内涵,全面推进,统筹发展,整体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加快了农村奔小康的步伐。一是与优化生态环境相结合。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组织广大村民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拆除影响村容村貌的乱搭乱建杂物;净化庭院、硬化道路、绿化村庄;大力推广改水、改厕、改厨、改圈,建立沼气池,使农村的面貌焕然新。二是与发展生态经济相结合。把创建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发展生态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和可持续发展上,引导农民面向市场,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瓜菜、水果、花卉、热带经…  相似文献   

15.
《公安研究》2013,(3):92-93
杜胜利在《理论导刊》2012年第9期撰文认为,随着改革的推进和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村社区日益分化,不断扩大的村际差距造成了社会流动失序,加深了村庄间隔阂,增大了社会风险,致使村庄治理面临巨大困境。而从国家宏观引导分化程度、村庄内部创新治理机制、探索多样化村庄治理模式等方面进行村庄治理,是应对农村社区分化,  相似文献   

16.
正绿色经济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经济,或者说是以保护和完善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珍惜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主要内容,以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为增长方式,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经济发展方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7.
黑庄户乡作为北京典型的城乡结合部,以整治村貌、造福百姓为抓手,以"精细、长效、宜居"为标准,探索创新工作方法,提升了村庄整体环境,推进了村庄平安建设,巩固了基层政权领导。使村容村貌整治工作真正成为暖人心、稳民情、利民生工程。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政》2010,(12):54-54
<正>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民政局局长律文忠认为,要更好地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应把握"三势"。一是在思想引领上,应顺势而为。牢牢把握中央将农村社区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平台这一战略部署,利用统筹的理念对村庄各种要素进行有效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整合效益和共振效应。在农村繁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等方面找到  相似文献   

19.
齐子玉  周颖 《人民论坛》2011,(7):192-193
大学生和谐人格培养与养成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充分、全面与自由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有利于推进高校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所以高校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彰显教师人格魅力,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等来培养与养成大学生的和谐人格,推进大学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沈费伟  崔钰 《电子政务》2024,(2):100-112
数字乡村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已然在全国层面开展实施。然而在政府高度重视与大力推进的同时,其背后隐藏着政府过度干预的现实问题,容易导致数字乡村建设沦为一项“形式主义工程”。以村庄经营为理论分析框架,从空间更新、资源整合、产业打造、权益保障四个维度出发,试图构建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研究发现,数字乡村高质量经营秉持着优化村庄空间布局、唤醒村庄沉睡资源、发展村庄特色产业、保障村民共享权益的实践逻辑,这实则反映了发挥主体性作用、激发内生性动力、发展特色化品牌、构建村庄共同体的内在机理。然而,由于治理理念的转变和技术升级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当前数字乡村高质量经营在实践中仍面临着挑战困境,即重建设轻应用、重设计轻运营、重局部轻协同、重展示轻赋能。基于此,未来需要从经营理念塑造、经营方式创新、经营机制完善、经营整体发展等方面优化数字乡村建设路径,最终实现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