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视网膜效应     
《党课》2010,(3):123-123
小李怀孕了,她发现最近无论是逛街还是乘车,总能碰见几个孕妇,难道今年的孕妇比较多?小李的这种“发现”在心理学中被称为“视网膜效应”,即当人们过于关注、追求某一种东西,或者是拥有了某件东西或某项特征时,就会比别人更容易注意到跟自己同样的东西或特征。  相似文献   

2.
计较,是人性的缺点,它让我们失去太多宝贵的东西而我们自己却浑然不觉。当一个人和金钱斤斤计较的时候,金钱也会和他斤斤计较;当一个人和荣誉斤  相似文献   

3.
手表定理     
马晓峰 《求贤》2007,(10):42-42
当一个人有一只手表时,他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当他同时拥有两只手表时,就无法确定具体的时间;当他同时拥有两只以上的手表时,他就会荡然失措,搞不清哪一只表的时间才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4.
拉票是一种顽症。近年来,惩治拉票行为取得了很大成效。面对不断"拧紧"的高压态势,一些干部开始改变策略:自己不能拉票就找人帮助拉,直接拉不行就曲线拉,通过同乡、同学、战友或老同事、老领导为其拉票;有的干部自愿当"帮手",  相似文献   

5.
闵生裕 《共产党人》2013,(15):53-53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这几个环节中"照镜子"尤其关键,如果问题发现不了,解决问题就无从谈起。"照镜子"当然是一种比喻,其实就是寻找某种参照,查找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因为只有找到类似镜子这样的东西。  相似文献   

6.
浦家齐 《学习导报》2011,(10):27-27
有人说:"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那都是大师级的人物,绝大多数人是不会的,永远不会的。绝大多数人是不得不学,是为了某种事情去学。我们得要告诉孩子,学习就是一种痛苦的事情,而且犯了错误要付出代价的。"这种说法显然是片面的。如果一个人当学生时"从来就没有感觉到快乐",这样的教育想要取得成功是不可思议的。  相似文献   

7.
好领导     
对于一名组工干部来说,"人品"和"官品"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拥有良好的"人品",才会有好的"官品"。就是人们常说的,为官者要"五官端正",表里如一。嘴要实,全面真实反映问题。讲好真实话,汇报情况要原汁原味、有理有据,成绩要讲足、问题要说清、原因要分析透,不夸大、不炒作。敢讲公道话,当干部受到不公正对待时,  相似文献   

8.
张天兵  樊丹 《先锋队》2014,(12):32-33
一个个惨痛事例告诉我们,党纪国法是不可逾越和触碰的"雷池"和"高压线"。2014年3月的一天,运城市盐湖区纪委检查二室。区残联理事长靳某一案的调查已近尾声。靳某沮丧地看了半天调查人员递给他的"错误事实见面材料",缓缓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突然间,他抬起手狠狠地抽了自己一巴掌。他没想到10年前自己在上王乡乡长任上的一桩"旧案",会在10年后东窗事发。  相似文献   

9.
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陈云曾经立下许多"规矩":自己外出,"不接不送",轻装简从,形式上的东西一概免掉,更不许搞迎来送往或吃喝宴请。如果下级干部要来汇报工作,他强调:"没事别来,有事说事。  相似文献   

10.
党建动态     
换个角度看问题蒋平华读了《中国人的道德前景》一书,我的体会:一是在知识层面上。该书把道德定义成“为了大家的利益而牺牲自己一时的利益的一种行为规范”。当个人采取牺牲自己利益的道德行为时,他希望通过个人行为唤起更多的道德行为,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机制,他就会从这种良好的社会机制中获益。根据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当个人改变行为不能扭转局势时,人们就会选择不利于自己的制度。二是方法论层面上,组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虽是一个蔑视死亡威胁的历史巨人,他经常讲到死,也从不怕死。但是当面对自己亲人不幸死亡时,他既表现出坚强,又表现出一种无奈。是啊,是人就有些惧死,是人就会有七情六欲,有亲人的情感。尽管如此,但他却表现出惊人的坚强,并多次用"为有牺牲多壮志"这种理念,来告诫自己,鼓励别人。  相似文献   

12.
"圈子",是通过人们之间的社会行为特征自然形成的。比如,戏曲发烧友可以加入"票友圈子",数码发烧友可以加入"IT圈子"等等。这些"圈子"对普通人而言只是个生活范围的概念,不具社会危害性。然而,《检察日报·廉政周刊》记者对近年来查处的贪腐案件进行调查梳理时发现,贪官也有自己的"圈子",他们往往以"人情往来"为由结成利益共同体,逐步演变成弄权、搞钱、玩乐的"圈子"。  相似文献   

13.
唐虹 《新湘评论》2012,(2):58-59
人们对欧洲福利国家的典型印象,是它们拥有"从摇篮到坟墓"的全方位和高水平社会福利保障,特别是当人们处在年老、生病和失业的"弱势"状态时,依靠社会保障制度,人们将得到来自"大家"的扶助,仍然能够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因此",欧洲模式"曾被很多人视为理想的社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朋友间、同事间,在一块儿工作、生活或共事,假如能够做到真诚相待、经常提醒,无疑对人的一生大有益处。有时在人生的节骨眼儿上,只需寥寥数语提醒,或许就能使你压下怒火,避免"闯祸"或"砸锅";或许就能使你收回"邪念",在滑向犯罪的道路上悬崖勒马;或许就能使你得到新的启示,促使原来的决策完善,避免工作失误……诸如此类事例,在现实生活中并非少见。人生之所以需要提醒,一是由于人的识记材料分量随着时间的间隔逐渐减少,直到遗忘。当你忘记党纪国法、政策规定、上级要求以及道德规范时,有人提醒,会使你恢复记忆而不至于干蠢事。  相似文献   

15.
职场有职场的规则,上网搜搜就会发现职场规则竟然多得让人看不过来,真可以套用一句话"职场有风险,入职须谨慎"。虽然职场没有说的那样凶险,职场如战场是夸大其词,但谨慎还是要有的,因为职场不是战场,但也不是"风平浪静""一马平川",也可以说是"暗流涌动",大千世界什么人都有。  相似文献   

16.
唐虹 《学习导报》2012,(2):58-59
人们对欧洲福利国家的典型印象,是它们拥有"从摇篮到坟墓"的全方位和高水平社会福利保障,特别是当人们处在年老、生病和失业的"弱势"状态时,依靠社会保障制度,人们将得到来自"大家"的扶助,仍然能够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因此",欧洲模式"曾被很多人视为理想的社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古巴几乎没有个体经济,差不多所有人都是抱着"铁饭碗",吃着"大锅饭",人浮于事的情况比较严重。如一个只有10张桌子的普通咖啡馆,竟有20位拿国家工资的员工。针对这种情况,前不久,古巴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说,政府将对国有部门的约100万名富余员工进行重新安置。对于这次裁减员工,古巴全国总工会负责人说,每一个人都会得到妥善安置,但“所有就业岗位要靠每一个城镇和社区自己解决,很多人必须走出办公室去当农民或泥瓦匠”。  相似文献   

18.
盛若蔚 《学习导报》2011,(18):46-47
善意的批评使人进步,认真的反省促人提高。谈批评,包括批评与自我批评两个方面。批评,是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自我批评,是以自我为对象,对自身的缺点和错误进行查找和剖析。中国的古人提倡"闻过则喜",懂得"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西谚亦云:“批评如同你忠实的门警,你若把它一脚踢开,你的一切就会被错误偷尽。”  相似文献   

19.
王菊苹 《湘潮》2014,(5):30-33
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何纪光,被誉为中国的"帕瓦罗蒂",他是从湘西大山走出、7岁就夺赛歌会头奖的"活录音机",是在北京怀仁堂领唱《澧水船夫号子》的人,是数次为毛泽东唱湖南高腔山歌的人,是"挑担茶叶上北京",独创"新型半声唱法"、高音超越世界歌王帕瓦罗蒂的人。他的歌声是歌坛一绝,堪称世纪传奇!勤奋好学成长于歌海之中古丈县,位于湘西中部的酉水之南,汉、瑶、土家等民族杂居,虽仅有14万人口,却是闻名于世的茶叶之乡、歌舞之乡。古丈县城古阳镇,是仅有一条街道直穿到底的小城,老百姓常戏谑“一家炒辣子全城人打喷嚏”。在这里年年举办赛歌会,吸引着湘西内外的土家苗家歌手前来参赛,掀起歌舞狂欢,热闹非凡。  相似文献   

20.
袁浩 《新长征》2010,(12):64-64
一个人如果体内缺"氧",就会感到头痛眼花、反应迟钝,有一种不劳而累、不倦而困之感。而如果一个人头脑缺"养",主要缺的是政治素养、文化素养、科学素养,就会显得思想庸俗、行为粗俗,说起话来没轻没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