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13年3月,我出生在辽宁省辽中县冷镇,当时叫冷子堡.父亲赵鸿禧曾与别人合开染坊,过世时年仅30岁,那时我还不到一周岁.母亲本是当地旗人(满族人)家的姑娘,姓金,嫁给父亲后别人便叫她赵金氏.我只知道她是我最亲爱的母亲,一辈子也不知道她究竟叫什么名字.父亲死后,家里地里全靠她操劳,晚上还要纺纱织布.我那时虽然很小,但仍记得吃饭从来没有炒菜,只有咸菜和大葱蘸大酱,春夏秋季挖野菜吃.在这样的条件下,母亲仍坚持供我们三个孩子上学.  相似文献   

2.
陈知建 《湘潮》2012,(1):25-27
1961年3月,刚过完58岁生日的父亲,突然离开了我们。那时我正在北京四中读初中。3月16日上午,父亲的秘书陈克勤突然把我从课堂上叫了出来,告诉我父亲病危,要我们兄妹立即随他飞往上海。我先是一惊,随后想到父亲一生打败了无数凶恶的敌人,经历了无数艰险,已经两次挺过了心肌梗塞,这次也绝不会被打倒的。但一下飞机,给我们一人发了一块黑纱……父亲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当时,我还不满16岁。从此;我要想了解父亲,只能从资料和别人的回’忆中去寻找。  相似文献   

3.
血,总是热的     
有人向往和追求物质、地位和权力,于是乎,想方设法转行工商、转行税务、转行公安、转行法院的大有人在。 18年前,友人劝我离开清贫的讲台。父亲对我说:“读了免费的师范教育,不教书,对得起国家吗?别人跳槽换工作,那是别人的事情。”我记住父亲的话,转眼间,我呆在教育界已经18年了,父亲也过古稀之年了。  相似文献   

4.
李国新 《党课》2014,(3):103-104
我的爷爷大名叫李永炎,晚辈都叫他炎叔,孙辈叫他炎爹(湖北方言:祖父的意思),我叫什么?别人猜不着的,也许会说,你是孙子,应该叫爷爷或者爹爹呗。错了,我小时候才没有叫他爷爷哩,我叫他“炎老头子”!当然,叫爷爷“炎老头子”,是我的专利,别人是不敢叫的。  相似文献   

5.
大家都知道我叫邢燕子。其实我的本名叫邢秀英。因为我出生在北京,北京又名燕京,父亲就给我起了个小名叫燕子。后来大家喊惯了,我的大名就成了邢燕子。上世纪50年代,我的父母都在城里工作,我和爷爷一起生活在老家——宝坻县司家庄。1958年中学毕业后。我听从爷爷的教导,决定留在农村。那时候别人都想着法儿往城里跑。我却愿意回农村干,大家都说我真是太傻了。还有人说:“别看她表态时那么坚决,待不了三两天,准得溜回城里去。”听了这话,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儿来给大伙儿瞧瞧。  相似文献   

6.
胡质、胡威父子,是三国、西晋时的重臣要员,在当朝和中国历史上都以清廉而闻名。有一次.晋武帝问胡威:“你和你父亲相比,谁更清廉?”胡威回答说:“我不如我父亲。”武帝又问:“你父亲哪些方面超过你呢?”胡威回答:“我父亲清廉,但唯恐别人知道,我清廉,则生怕别人不知道。这就是我远远不如父亲的地方。”由此,清畏人知,便成为美谈和佳话流传下来,被视为清正廉洁的一个道德高地。  相似文献   

7.
初见唐小我教授,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的名字。他说:“读小学时总觉得别人的名字都那么响亮,自己叫“小我”太不气派,曾三番五次地要求父亲另改一个名字。父亲总是抚摸着我的头,慢条斯理地说:这名字不  相似文献   

8.
《北京支部生活》2009,(9):31-33
我叫程国庆,是首都钢铁公司的一名炼钢工人。一听我的名字,大家就知道,我是国庆节那天出生的。的确,我生在新中国十年大庆的那一天,名字是我父亲程德贵起的。说到我父亲,就不得不提起我那名副其实的“钢铁之家”。  相似文献   

9.
我叫刘国悦,今年32岁,是长春市双阳区长岭乡张家村农民。记得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我父亲就开始养鱼,他说:我是党员,要带头为百姓趟出一条致富的路子。经过几年的苦干,父亲靠养鱼发了财,成了远近有名的专业户。1990年,我高考落榜了,朋友们劝我继续复习,我心里很矛盾。父亲说:没考上就没考上吧,榜上无名脚下有路,就跟我学养鱼吧。父亲多年的言传身教,党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已深深扎了根。我决心跟父亲学做人,学本领,在家乡干出一番事业。从此,我每天起早贪黑刻苦钻研养鱼技术,耐心地在池塘上巡视观察水面,鱼缺氧…  相似文献   

10.
1921年,我出生于当时叫马来亚的马来西亚,早年我祖父从广东花县由水客带到马来亚谋生。父亲青年时代学裁缝,自己开店,逐渐发达,家境小康。我于1935年回国,1938年夏季去延安,同年秋加入共产党。  相似文献   

11.
陈文新 《新湘评论》2010,(12):39-39
我的父亲名昌,字章甫,湖南浏阳人。在湖南一师读书时,有幸结识毛主席,因志趣相投,成为好友。那时毛主席是学生会的主席,我父亲则是“雄辩部”的部长。我母亲姓毛,叫毛秉琴,主席亲切地称她为大姐。1920年主席与杨开慧结婚,就是我的父母帮着操办的。  相似文献   

12.
我的好父亲     
1996年7月22日,是我们全家悲痛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所敬仰的父亲,没有留下一句话,就悲壮地永远离开了我们。在悲痛中追忆父亲的音容笑貌,想起他老人家勤劳朴实、无私奉献的一生,我时常泪流不止。1950年家乡解放,父亲也跟其他穷人家的孩子一样,跨进了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学校。1957年,父亲以优异的成绩读完小学,但这时他的弟弟妹妹也该上学了,作为长子,父亲只好忍痛丢下书包,让弟妹进了学校,自己则打起农具,开始了艰苦辛劳的人生之旅。父亲是个仁慈宽厚的人,为了解决别人的困难,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记得1977年,邻居罗安华…  相似文献   

13.
陈文新 《学习导报》2010,(12):39-39
我的父亲名昌,字章甫,湖南浏阳人。在湖南一师读书时,有幸结识毛主席,因志趣相投,成为好友。那时毛主席是学生会的主席,我父亲则是“雄辩部”的部长。我母亲姓毛,叫毛秉琴,主席亲切地称她为大姐。1920年主席与杨开慧结婚,就是我的父母帮着操办的。  相似文献   

14.
我出生在津南区葛沽镇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是个土生土长的村娃子。小时候听母亲说:母亲嫁给父亲是因为父亲有力气、会开车,在生产队是劳动能手。母亲说,“你爸不仅比别人多挣几个工,就是看他会开车,以后日子也穷不了。”就是因为这个,母亲嫁给了“没车没房”的父亲,组建了一个幸福的小家庭,之后有了我。2002年我考上了天津财经大学。当时,我成了村里的骄傲,很多亲戚朋友都来我家祝贺,父亲、母亲更是为我高兴,送我上学的头天晚上,我们一家三口还捞了喜面庆祝了一番。  相似文献   

15.
一个普通党员对儿子的回信尊敬的编辑同志;我叫薛敏京,是一名共产党员,现在民航西安基地管理处工作。我父亲薛兴黎也是党员,担任陕西省华县高塘中学政治教师。今年"七一"那天,我把刚刚受聘担任政工科副科长的消息写信告知父亲.一个多月来,父亲的回信时时在我脑海...  相似文献   

16.
我的父亲叫刘必富,我出世未见过父亲的面孔,两岁又离开母亲的怀抱。人家的孩子不是父亲驮着,就是母亲抱着,可我却是爷爷驮着、奶奶搀着。我时常追问爷爷奶奶:我的爸爸呢?我的妈妈呢?爷爷和奶奶总是哄我说:“爸爸出去苦钱给乖乖了,出去苦钱了……”  相似文献   

17.
1949年10月1日,在湘中(现为娄底市茶元乡)农村一个贫苦的家庭中,一个婴儿迫不及待地呱呱坠地,这就是我。我的父亲非常高兴,说,这孩子的命真好,赶上了好时代,我们这样贫苦的家庭企盼祖国像旭日东升,繁荣昌盛,为纪念这伟大的时代和寄托我们祖祖辈辈的企盼,就叫他日升吧。从小,父母亲给我灌输的是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热爱共产党、热爱毛主席的思想;给我倡导的是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精神;要我崇尚的是为人正直、热爱集体、关心别人的风范。我由于耳濡目染父母亲的优良品德,从记事起,就宁愿自己吃苦也不唯利是图,有一…  相似文献   

18.
薄熙来省长: 您好! 我叫单晓雪,家住朝阳县七道岭乡,现在在朝阳县富民高中一年级读书。父亲从供销社下岗几年了,一直没有合适的工作;母亲在七道岭乡中学教书,自从1994年起每年都不能按时领取工资,一年只开八九个月的基本工资。一家三口人只靠母亲这点微薄的工资生活,吃饭穿衣勉强能说得过去,家里一点积蓄也没有。2000年暑期我初中毕业,当教师的母亲很爱面子,不忍心因家庭困难而耽误孩子的前途,就从亲戚朋友家借了3000元钱送我上了高中。可天有不测风云,开学不久,我突然发病,心跳次数达160次/分钟,晕倒在地很长时间。被别人叫醒后,我四肢无力,心中发闷,站不起来,几  相似文献   

19.
我的父亲叫胡源深,他早年跟随我伯父一起留学日本,就读于日本京都大学,回国后曾经在河北外阱煤矿当技师。  相似文献   

20.
参加学运工运入党1913年阴历除夕,我出生在河北省丰润县大新庄镇,原来的名字叫李春华,字子实。我的父亲叫李泽田,母亲叫孙溯璞。我们是个大家庭,祖父是个商人,后来家道中落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