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人口结构的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基本趋势,"银发浪潮"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国是一个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情况就更显突出。目前中国60周岁以上人口已经达到1.53亿,老龄化率为11.6%。未来形成一个孩子赡养6位老人的倒金字塔结构已是必然,这将直接透支我国未来的发展潜力,极大影响我国的人  相似文献   

2.
正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要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发展老龄事业。中国已于1999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根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2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占总人口的14.3%;2013年末突破2亿,预计2020年将突破2.43亿,2025年将达到3亿。老年人口逐渐庞大的同时,我们还面临"未富先老"、"未备先老"和"扶养比高"三大难题。"未富先老"——发达国家一般在人均GDP为5000—10000美元时,自然进  相似文献   

3.
中国已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国家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国家;从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国家转变为以城镇人口为主的国家;从成年型人口国家转变为老龄化人口国家。中国人口的这种重大转变,对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已经或将造成很多重大影响,这些影响包括:劳动力人口占比开始下降、城镇化速度加快、农村老龄化水平提升、人口负债压力日益加大、人口出生性别比攀升造成的婚姻挤压问题逐步显化、"421家庭"赡养结构渐成规模等。为达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目的,人口政策应在分析这些影响过程中作出调整:在"十二五"末期考虑实施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结婚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在"十三五"末期实施所有育龄夫妇都可以生育两孩子的间隔生育政策。  相似文献   

4.
李科 《人民公安》2014,(4):34-35
中国人口,“多”和“老”,哪个是首要问题?如何正确认识人口规模与人口年龄结构矛盾,如何准确估计人口规模与结构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直接涉及到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下一步走向。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日渐增多,空巢现象日益凸显。目前我国老龄人口约有1.78亿,其中40%是空巢老人。而綦江区目前的老龄人口已达22.2万人,空巢老人的比例已达41%,甚至个别农村地区"空巢老人"家庭已达70%。为更好地让空巢老人安享晚年,现将重庆市綦江区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述如下:一、綦江区空巢老人的生存现状綦江地属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在以劳务输出为获得主要经济来源的同时,也让空巢老  相似文献   

6.
使人口自身的繁衍与发展相匹配,对于人口大国中国来说,这个命题显得尤为紧迫。专家称,计划生育使中国目前入口规模缩减了4亿。这意味着,中国将"世界70亿人口日"推迟了5年。在认识到人口问题的重要性,将计划生育上升到基本国策、控制住人口增长的速度后,中国继续面临着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宏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口红利已经在消失。"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迫在眉睫。"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15岁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93727万人,比上年减少34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2%,比上年末下降0.60个百分点。这是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在相当长时期里首次出现下降。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时代基本上执行人口自由增长政策,一方面,人口快速增长,带来了劳动力的快速增加与社会财富的增长;但另一方面,人口的过快增长稀释了人均社会财富,也带来了资源、环境和就业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因此,进入邓小平时代,中国实行控制人口增长的计划生育政策。这一方面减少了中国增加的人口;另一方面,通过改革开放以及人口红利等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实际上是在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嵌入了新马尔萨斯主义。中国沿着同时减小分母和增加了分子的第三条途径实现了人均GDP的快速增长。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随着控制人口增长政策的实行,中国人口结构出现少子化和老龄化两大主要问题,继2013年的"单独二孩"的人口政策之后,2015年实行普遍二孩的人口政策。这是中国经济实现持续增长的必要人口政策的调整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观点     
正2014年2月10日《北京日报》将新人口政策引向风险控制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需要与时俱进地认识和发展人口控制理论,控制人口发展的诸多风险。出生缺陷风险:这是一种人口素质的发展风险。中国要追求"有质量的人口增长"和"可持续的人口发展",人口风险防范意识要增强。独生子女风险:以一胎化为内核的超低生育率风险很大。。已经有事实表明,中国正慢慢滑入更深的"超低生育率陷阱",人口发展的风险越来越大,新人口问题和社会问题将纷至沓来。人口失衡风险:包括了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和老少人口比例失衡。  相似文献   

10.
易富贤《大国空巢》一书中的"人口历史观",其要点为:人口数量优势是国家、民族或文明强盛的基础;惟高效利用人口资源,方使人口数量优势显现并成为国家强盛之基;人口结构的合理与否决定着国家、民族或者文明的活力大小;人口增加不是负担,反而是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大国空巢》的"人口历史观"是对近代"人口过多会阻碍社会发展"观念的反动,亦是对先秦时期中国传统人口观念的回归。肇始于先秦时期的中国古代人口观念,在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循环后,仍具有其不可抹杀的真理性,充分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巨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胡薇 《北京观察》2005,(3):52-54
上个世纪末,中国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关口踏入了老年型国家.据估计,到2030年,我国将会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口达到退休年龄.未富先老是我国与西方国家老龄化的重要差别,这一问题将会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甚至是"一枚定时炸弹".  相似文献   

12.
张俐娜 《世纪行》2007,(3):14-14
中国1999年进入了老龄社会,是目前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43亿,2026年将达到3亿,之后将一直维持在3亿-4亿。2005年底全国1%人口抽样显示,我国64岁以上人口达到10055万人,  相似文献   

13.
郑秉文 《人民论坛》2010,(5):162-163
人口增长趋势和老龄化趋势的严重失衡,中国社保制度面临的挑战要比欧洲更为严峻,"未富先老"和"幼稚社保"有可能成为中国崛起的一个制约因素,老龄化和社保财务负担有可能成为中国的一个拖累,社保制度将面临空前压力,中国竞争力有可能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公开信》的发布,成为我国人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大转折点。从人口增长、人口控制和人口问题3个角度可勾勒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口发展的历程。后《公开信》时代的新人口问题,集中表现在少子高龄化和性别失衡两大挑战上。真正"以人为本"的人口控制应降低非意愿的不育率、非意愿的生育率。为实现适度低生育水平、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主张"人口优化"理论:一方面,淡化人口数量的硬性控制,实现家庭计划的自主性和社会计划的保障性;另一方面,优化人口生态的演进控制,保障人口生态的多样性和持续性。"还权于民,赋权于民,造福于民"是人文计生、和谐计生和幸福计生的核心价值取向,在意愿低生育普遍出现的新时期,"减少一胎、鼓励两胎"是符合中华民族大利益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由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带来的劳动力供求的变动,这些变动虽然加大了劳动力供求矛盾,但是也为中国能否利用"人口红利"推动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人口红利"势必会逐步消失.因此,一方面中国要采取措施确保"人口红利"有效利用,另一方面,要在"人口红利"消失之前,制定新的发展战略,确保中国新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口的发展态势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来自于人口的结构,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城乡结构。对于弥合二元体制,人们大多希望通过户籍制度的改革来解决,但是户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被妖魔化了,有关户籍改革的认识存在严重误区。二是年龄结构。人口老龄化在一定程度上也被妖魔化了,有关"民工荒"的认识也存在严重误区。三是性别结构。性别比例失衡导致的"剩男"问题在婚配上的表现,将成为未来界定"贫困"的新的表达。四是家庭结构。中国独生子女群体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未来的主流价值体系、家庭模式的传承等。因此,需要前瞻性地理解中国人口发展的态势,并通过一套整合的社会经济政策体系去积极地解决人口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各种各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人民论坛》2012,(3):57-58
1.渲染人口红利消失背离中国现实国内外思潮对中国人口问题的无视,对"人口红利消失"及老龄化危机的渲染,背离了中国现实。老龄化影响中国远弱于西方,庞大人口规模对发展的制约作用还将长期延续。近年的民工荒不是什么"刘易斯拐点",恰反映了劳动力大量剩  相似文献   

18.
有研究指出,支持中国经济崛起的“人口红利”时代行将结束,到2015年左右中国适龄工作人口将触项回落,中国可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未富先老”的大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养老困局。且不说未来的养老困局,就是现在中国的社保体系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19.
第一个基本国策就是严格控制人口。没有这个基本国策,我们谈民生、谈社会保障、谈住房、谈就业,将会困难得多我已逾86岁,我的本钱只有一个"老"字。我是老海归,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我响应党的号召从美国回来参加祖国建设。我是老盟员,我在海外的时候就受到民盟领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中国人口机会窗口、人口红利的变化历程,基于人口普查与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和就业状况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人口机会窗口开启,人口红利随即产生,直至2050年左右消失,持续约60年的时间。人口机会窗口开启是人口红利收获的重要标识,合理的就业政策是同步实现人口红利获得与人口机会窗口开启的关键因素。人口红利无法脱离人口机会窗口而存在,单纯利用就业政策无法持续延长人口红利收获周期。人口红利消失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口年龄结构的持续转变,未来人口结构变动应着力于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以期在人口红利和人口可持续发展之间持续优化。人口红利消失不可避免,一方面要探寻保持适度生育水平之策,推动实现稳定人口;另一方面也要寻找经济发展之方,开发劳动年龄人口群体中各年龄阶段的就业潜力,持续发掘人口之外其他因素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