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能真正打动人心的影片实在是不多见,但影片《生死抉择》却深深地打动了我,给我的思想带来了强烈的震撼,使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影片情节跌宕起伏,矛盾惊心动魄,斗争异常激烈,故事真实感人,催人泪下,发人深省,令人振奋。党员干部反腐要敢于拿自己开刀,这恐怕是看了影片《生死抉择》之后,主人公李高成带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因为这是关系到共产党员政治生命和人民公仆形象的生死抉择,更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生活的各个方…  相似文献   

2.
影片《生死抉择》生动地描写了我们党从严治党、反对腐败的坚定决心和坚决斗争,刻画了当代共产党人立党为公、不惧邪恶的浩然正气和高尚情操,在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相似文献   

3.
当那些难以制舍的亲情友爱摔进财色迷雾的深渊自己的命运也成了庸败势力手上的一个筹码时你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人民选择了用正义战胜那恶的壮举义无反顾地同贪污腐效集团进行了珠死的斗争并终于夺得了这场斗争的胜利时代的最强音同时也听出了人民以不可杭拒的力童给一切腐致分子敲响的丧钟你的这一“生死抉择”是索高的抉择是理性的抉择你选择T人民人民也鱿选择了你面对庸败只有拼死一搏老百性才对我们不会失去爱截和信任你也是个官可从不像有的官那样整日沉溺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中打发日子你一步一个脚窝地大步走着每一步都珠在老百挂喜怒哀…  相似文献   

4.
王金平 《求实》2000,(10):15-16
《生死抉择》是一部振聋发聩的反腐倡廉力作,具有很强的思想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影片充分揭露了我国当前社会历史条件下腐败现象的新特点,深刻揭示了反腐败是一场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斗争,给了人们深刻的警示反腐败任重道远,反腐败务必从严治党,反腐败要靠法制。我们一定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5.
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做官 ?这是当今人们对“公仆”议论得最多的话题。影片《生死抉择》紧紧围绕这一话题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全心全意为民的李高成,令人深受教育和鼓舞。   《生死抉择》何以震撼人心 ?主要是影片主人公李高成的人格力量和凛然正气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毫不隐讳地说,党员领导干部吃喝玩乐在前、艰苦奋斗在后,关心自己在前、关心群众在后,照顾亲友在前、公正办事在后,争权夺利在前,公而忘私在后,百姓看在眼里、恨在心头。因此,当看到“李高成”的形象出现…  相似文献   

6.
长达近3个小时的以反腐倡廉为题材的故事片《生死抉择》,以其反映现实生活的真实性、揭露社会矛盾的深刻性,展现了在邪恶与正气、亲情与党性、腐败与反腐败之问展开的一次“生死抉择”。影片令人震惊,促人反省,使人振奋,喊出了人民的心声,谱写了一曲人间正气歌。  相似文献   

7.
反腐十年路     
连宗 《廉政瞭望》2012,(21):26-28
反腐败是世界性难题,也是执政党生死抉择的课题。纵观十年来的反腐倡廉之路,最重要的一点是既坚决惩治腐败分子,又努力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惩防并举,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之路。  相似文献   

8.
《生死抉择》是一部反映党坚决与腐败现象作斗争的好影片。它通过揭示一个大型棉纺厂领导集体腐败的个案,多角度、深层次地表现了主人公李高成与腐败分子的正邪大交锋,从而揭示出新时期党员干部应如何保持党风廉洁的现实问题。时代感和现实主义是《生死抉择》叩动人心的原因。而我们说它具有时代感,不是因为它的题材反腐,而是因为它全面触碰到了这个时代富有特色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时代之间的关系。它表现的是在今天的环境里,怎样活着,怎样做人,和那些只知唱高调的作品不同,影片令观众觉得和他们的距离很近。市长李商成并非一开始就确立了反腐目标。他的一切行为、所有性格的出发点只是在于  相似文献   

9.
刘贵军 《湘潮》2013,(11):18-2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改革开放集中力量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面临着改革开放带来的严峻考验,要同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和以权谋私、损害党群关系的腐败分子作斗争。历史的重担,再一次落到了老一辈革命家陈云的肩上,他成为了直接指挥这场斗争的最高统帅。  相似文献   

10.
文萃苑     
《先锋队》2000,(11)
江泽民同志观看《生死抉择》后的重要讲话 《生死抉择》这部影片,给人以强烈震撼和深刻警示。影片主题鲜明,贯穿着中央关于从严治党、反对腐败的精神,刻画了当代共产党人立党为公。不惧邪恶的浩然正气,表现了我们党反对腐败的坚定决心。影片揭露了一些领导干部经不起物欲的诱惑、堕入罪恶的深渊,反映出腐败分子存在一个关系网,他们往往从领导身边的人打开缺口,把领导干部拉下水。这部影片是一个文艺作品,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作了艺术加工,但有一定的典型性,很值得我们深思。 腐败是一个历史现象,也是一个社会现象,古今中外都…  相似文献   

11.
目前,由舅舅张平的小说《抉择》改编的电影《生死抉择》正在各地上映。作为他的外甥,我同样为他取得的成就而深感自豪。   在生活中经常有人问我,为啥你舅舅能写出《抉择》《孤儿泪》《十面埋伏》这样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情节跌宕起伏,能引起千万人共鸣的作品 ?我时常这样想,这一切也许缘于舅舅充满坎坷的人生之路,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社会的深刻体验,也同样缘于他的勤奋和对生活的洞察力。   舅舅的童年和少年是在一个备受人歧视和生活极度困顿的环境中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舅舅 3岁时,由于他的父亲被错划为右派,只好跟母亲和几个…  相似文献   

12.
电影《生死抉择》让观众看到了一张由省、市、企业三级党员领导干部编织而成的密而又密的腐败关系网:一 个大企业的领导班子集体腐败,被市长提拔的企业领导干部和提拔了市长的省委领导干部在搞腐败,一些在职的干部和已经离退休的领导干部参与了腐败,就连与市长相濡以沫的妻子也成了腐败分子的网中之鱼,其腐败的程度是触目惊心的。《生死抉择》通过对各种矛盾冲突和人物复杂心理的刻划,引导观众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入地思考。笔者所思考的问题是:为官佳境何处是 ?  腐败分子那种欲望满足前的偷偷摸摸,欲望满足后的担惊受怕,哪里是在…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观看了《生死抉择》后,作了重要讲话,认为该片给人以强烈震撼和深刻警示,希望大家从中受到启示。 尉健行同志在谈到《生死抉择》时说:“这部影片完全符合中央关于反腐倡廉的精神。影片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看了不会使人灰心丧气,而是令人振奋,增强反腐倡廉的决心。”  相似文献   

14.
当前,反腐败问题是众所注目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呼应着这样的社会热点,尤其是所呈现出的社会意志、社会心态、社会情绪,我们的许多作家也将自己的文学目光投向了这一题材领域,创作出了许多揭露和鞭挞腐败,歌颂反腐败斗争的作品,张平的《抉择》(人民文学出版社)就...  相似文献   

15.
周益  李诚 《廉政瞭望》2008,(3):24-25
近日,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张平当选为山西省副省长。张平以系列“反腐”巨著知名于世,获奖无数,而据其作品改编的电影《生死抉择》,当年振奋全国。然而,他亦因《法撼汾西》《天网》而坐上被告席,十年官司缠身。 无论是作家张平,还是高官张平,他永远保持着与名气不相符合的低调。从作家到副省长,张平究竟经历了怎样的传奇人生?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北京市打击和预防经济犯罪展览、上海拍摄的电影《生死抉择》、深圳征集的反腐倡廉公益广告,几乎同时轰动大江南北。胡长清、成克杰等腐败分子相继被依法严惩,更令国人拍手称快。反腐败,这一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肃政治斗争,再次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联系到党的十五大以来全国从严治党、惩处腐败的实际,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理解了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进一步坚定了使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明显好转的信心和决心。 “刑一恶而万民悦”,廉政风雷震九州   腐败,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  相似文献   

17.
电影《生死抉择》上映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广大观众交口称赞。放映场上经常看到如此动人的情景:观众或被其中人物的拳拳真情感动得热泪盈眶,或对他们的大义凛然之举报以热烈的掌声。可以说,这样一种文艺欣赏现象,在今天是少见的。《生死抉择》为什么会引起如此之大的反响 ?从文艺创作的角度看,可以说,是因为作者扣紧了新时代,奏响了主旋律。 一   那么,这个新时代是什么 ?主旋律又是什么 ?这个新时代就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是改革开放的时代;这个主旋律就是讴歌中国共产党人和中…  相似文献   

18.
人的一生中,或许会经历许许多多的磨难,还可能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风险。如果你我突然间面对那一触即发黑洞洞的枪口,生与死就在刹那之间的时候,该怎样抉择?这是一道很难圆满回答的难题,因为真有这样的生死一刹那的场面,是容不得你我去想一想该怎样去面对。 (一) 中国农业银行阿克苏兵团支行塔北路营业所储蓄会计于敬红、出纳员赵瑞英这两个柔弱的女性,在新千年刚刚来临不久,就  相似文献   

19.
一 张平的又一部长篇小说《抉择》搬上了银幕,这就是正在全国上映的电影《生死抉择》。青年作家张平一贯关注现实,直面人生,贴近时代,以真情实感反映现实生活,以深情厚意表现普通人民,写出了几部很有分量的作品。他的作品一经发表便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受到文坛关注和广大读者好评,引起各种传播媒介的重视,影视改编、电台连播、报刊转载、舞台再现……以电影、电视剧、话剧、戏曲、广播剧、连环画等多种形式出现,使它拥有更多的读者、观众和听众。张平的长篇小说《天网》、长篇纪实文学《孤儿泪》均先后被改编为电影和电视连续剧…  相似文献   

20.
反腐十年路     
连宗 《廉政瞭望》2012,(11):26-28
反腐败是世界性难题,也是执政党生死抉择的课题。纵观十年来的反腐倡廉之路,最重要的一点是既坚决惩治腐败分子,又努力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惩防并举,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