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振扬 《党史文汇》2008,(5):34-37
一个偶然的机会,几乎同时读到何香凝、续范亭、吉鸿昌的三首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我产生了许多感想。这三首诗的三位作者,身份、地位、经历不同,但却都曾是国民党内的著名人物,他们表达的也是同一个时期众多爱同人士的共同感受和心声。  相似文献   

2.
“换你心,为我心,始知相忆深。”这是陈毅元帅生前在为部属主婚或调解夫妻矛盾时,常引用的一句古诗。告诫双方爱情是心心相印的,要忠贞不渝。陈毅元帅对部下这样要求,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他一生结过三次婚。对三任妻子,他都爱之深挚,永不忘怀。余友肖菊英不幸失足井死,草草送葬,夜来为诗,语无伦次,哀哉。泉台幽幽汝何之,检点遗物几首诗。谁说而今人安在,依稀门角见玉姿。检点遗物几首诗,几回读罢几回痴。人间总比天堂好,记否诺言边理枝。依稀门角见玉姿,定睛知误强自支。正当送葬归来夜,幽幽泉台汝何之?昔日汝言生者好,…  相似文献   

3.
一天,《聊斋》的作者蒲松龄和一位尚书同时被一位叫毕际的侍郎邀到家中做客。席间,尚书提议饮酒吟诗,要求三字同头,一字同旁,韵脚不限。毕际是东道主,先吟的当然是他,他看看坐在自己左右的蒲松龄和那位尚书,就巧妙地将宴席上的情景咏入诗中:场三字同头左右友,三字同旁沽清酒,今日幸会左右友,聊表寸心沽清酒。尚书是个贪官,平时目中无人,欺压百姓,他接着咏出一首。三字同头官宦家,三字同旁缎调纱,若非朝廷官宦家,谁人能穿缎绸纱。其诗盛气凌人。蒲松龄沉思片刻,也高声吟出一首。三字同头哭骂咒,三字同旁狼狐狗,山野声声…  相似文献   

4.
提起夏明翰,人们自然会想到他那首被著名诗人萧三称为“最好的一首革命诗”、后来被编入大型歌舞史诗《东方红》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是的,诗如其人,这首诗一字千金,字字带血,笔笔是心,完全是夏明翰烈士崇高的思想品格和纯洁党性的写照.透过他的家庭、婚姻与爱情,也可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5.
灯下随笔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一首诗引出一段相传久远的故事来。说在清朝康熙年间,有一姓张的人在北京做事,一次,他的家人因盖房砌墙与邻居发生争执,闹得不可开交,无奈之下,家人投书给他,问如何处置。他看了信后,觉得这仅是一件小事,没必要千里投书来问他,便为家人寄去了这首诗。家人见诗,主动向邻居退让了三尺地方,  相似文献   

6.
古代一些廉吏,常题诗以反腐倡廉.今日读来,仍有裨益和启迪。 反腐诗宋代有位杭州地方官叫郑獬,他看到有些贪官利用钱塘江观潮搜刮百姓,极为愤慨,便挥笔写了题为《观涛》诗一首: “怒涛沃日为之阴,下有以龙不测深;若比人间恶风浪,长江风浪本无心”。汹涌的浪涛使太阳显得阴暗,怒涛“沃日”是无心的,而人间的恶风浪——腐败之风则是有意的,给百姓带来灾难。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腐败现象的鄙视和反腐的决心。 反贪诗元代海盗郑广,受招安后,官府仍派他管理一支兵卒,同僚们都对他看不起。一日,与同僚们坐而论诗,郑广即吟诗一首…  相似文献   

7.
诗词品读     
《党建文汇》2014,(12):16-16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品读】这是宋代诗人陆游作品。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底,在冬日寒夜,年过半百的陆游沉醉书房,突然抑制不住心头进发的情感,一气呵成,写下了8首《冬夜读书示子聿》,这首诗是其中第三首,也最著名的一首,饱含着陆游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也体现了他深邃的教育思想,读来朗朗上口,意境深远,余味无穷。  相似文献   

8.
有一首家喻户晓的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绅.他还有一首诗也颇为感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从这两首诗读来.李绅原本是个生活非常简朴的清官。  相似文献   

9.
徐启基先生在《中共党史研究》杂志1996年第6期上著文,评价瞿秋白的绝笔诗认为:“这首绝笔诗,反映了这样一种健康思想:他由于坚定不移信仰马克思主义,所以虽身处逆境也不忧伤”。笔者对这一结论略有不同意见,现提出以下看法就教于方家。瞿秋白的绝笔诗题为《偶成·集唐人句》,由序、诗和跋语组成(此处不再赘引),其中叙述了夜梦景象、翌日因感读诗、集句得诗与临行言志的过程。全篇记述完整,思路清晰,、文字精炼,是我们研究霍秋白当时心境和理解这首诗的第一手资料。同样,瞿秋白在狱中所写的长文《多余的话》和其他诗作,也是…  相似文献   

10.
陈毅的一生,不仅为人民立下不朽的功勋,也为人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他的诗也和他的为人和性格一样,直抒情怀,爱憎分明,而且每一首诗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这里介绍他的几首怀乡诗。1901年8月26日陈毅出生在四川乐至县薛苞镇。1918年,17岁的陈毅便远离故土,去法国勤工俭学。在法国他一面打工,一面读书,生活十分艰苦,但他却以救国救民的大志时刻鼓励自己,千方百计节省一些钱去买马列的著作读,因此他比别人的生活更加困苦。尽管这样,他却时时不忘灾难深重的祖国,时时不忘贫穷落后的家乡;他对自己的祖国和家乡充满了信念和理想。1920年5…  相似文献   

11.
张大为 《党建文汇》2013,(11):50-50
从士兵到将军的冯玉祥一生写有1400首诗,他的诗有感而发,语言质朴,明白如话,是爱憎分瞬、雅俗兼备的口语体诗。他曾自谦地说:“我的诗,粗而且俗,和雅人们的雅诗不敢相提并论,因此,我只好叫做丘八诗。”  相似文献   

12.
《学习导报》2011,(18):12-12
毁诗稿 晚唐杰出诗人杜牧,晚年审查他平生的诗作时,凡认为不满意的统统烧掉。本来他的诗作有1000多首,烧得只剩下200多首。幸亏他外甥还保存200多首。这样他的诗共流传下来400多首。  相似文献   

13.
从士兵到将军的冯玉祥一生写有1400首诗。他的诗有感而发,语言质朴,明自如话,是爱憎分明、雅俗兼备的日语体诗。他曾自谦地说:“我的诗,粗而且俗,和雅人们的雅诗不敢栩提并论.因此,我只好叫做丘八诗。”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08,(8):115-116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为中国新民主主义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而且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中的旗手,在现代文化史上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他曾在“五四”初期创作过几首白话诗,诗风清新活泼,语言谐美流畅,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这些诗中读出他——  相似文献   

15.
徐老一诗两写徐特立(1877-1968)老人在20多岁时曾撰写一首题为《书愤》的诗。诗曰:为恶既无恶报、为善又无善报;何必安分守己,不做土匪强盗。作者写这首诗,情绪很愤激,所以题为《书愤》。因为他当时看到维新变法的志士谭嗣同等被杀,义和团起义遭到八国...  相似文献   

16.
“得意”四戒慎行唐代孟郊40多岁中进士时写了一首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首诗可算把他中了进士、步入仕途、十分喜悦、万分得意的心情披露得淋漓尽致,实不失为千古绝唱。然而,我却想试着对这首诗从另外一面加以理解...  相似文献   

17.
作为人民军队的总司令,朱德是声名赫赫的元戎。“经纶外,诗词余事”,他也能诗。现在所能读到的他最早的诗作是早年在云南用杜甫《秋兴八首》韵吟成的咏菊篇,颇能显出戎马诗人的本色。陈毅说过,总司令的诗有总司令的本色。郭沫若是开一代诗风的文豪,也是有过投笔从戎的革命春秋的斗土,周恩来称赞他“是革命的诗人,同时,又是革命的战士”。郭沫若和朱德的诗交持续了40年,贯穿着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因此,这种诗交不但带有个人的情谊的色彩,更烙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郭沫若和朱德结识于1926年10月,时值北伐高潮。次年3月末,郭沫若…  相似文献   

18.
李贺的创作里,爱情诗一直占有重要的份量,在他 200多首诗中牵涉男女情感的即有 40多首。解读他的爱情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爱情触觉的超常敏锐以及在情感特质的表现上近乎病态的心理倾向。用现代眼光审视他的这类诗在全部诗史中都显得极为独特乃至无人可以轻易超越。   一、“天遣裁诗花作骨”——以柔弱娇慵无力、怨郁凄艳为美的病态女性审美心理。   李商隐《李长吉小传》称他:“长吉细瘦、通眉长爪”。李贺《巴童答》亦云“巨鼻宜山褐,庞眉入苦吟。”《高轩过》说:“庞眉书客感秋蓬”。由此可见他生就瘦小,五官也搭配失常,…  相似文献   

19.
朱吉红从遥远的家乡轻点鼠标,把他的名为《荆紫关诗行》的整部诗集发到了我的信箱里。说实话,我对年轻的朱吉红并不十分熟悉,只是在电话中有过简单的交谈,知道他爱诗,也偶尔写诗,但写得如何真的不太了解。这次一下子读到他几十首诗,而且集中写的是荆紫关,就不由不让我吃惊。我对家乡又出了一位诗人深感由衷的高兴。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毛泽东喜爱“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的诗。据曾在中南海毛泽东故居图书管理小组工作过的张贻玖的统计,毛泽东圈画过的唐诗约600首,其中“三李”诗约占三分之一(200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