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宁海县紧扣“建设滨海生态县、打造人居幸福地”这一奋斗目标,谋划实施“五动战略”(即创新驱动、项目带动、海陆联动、城乡互动、和谐促动),着力推动宁海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2.
林静国 《今日浙江》2005,(18):33-34
地处浙东的宁海,是“高天沙瘦常忧旱,沿海涂咸少有秋”的山区农业县,这在县市经济竞争激烈的宁波乃至浙江,工业化的任务格外紧迫。宁海县从全国大局和长远的自身特点出发,制定了以发展生态经济为核心的“生态强县”战略,强调保护和优化环境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并举,并取得显著成效,摘取了宁波市第一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桂冠,首次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连续两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2004年GDP突破100亿元,财政收入达13亿元。着力营造生态环境首先,思想上牢固树立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努力…  相似文献   

3.
王剑侯 《今日浙江》2008,(16):20-21
面对前所未有的转型发展压力,宁海立足于工业发展基础,提出了在今后5年大力实施“工业创业创新翻番工程”,制定了工业创业创新“四十条”,县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资金,重点对注重创新投入、经济效益明显、亩产率高、社会贡献大的企业进行奖励扶持。  相似文献   

4.
张莉莉 《群众》2008,(4):36-37
滨海是一个欠发达地区,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全省振兴苏北和实施沿海开发的战略机遇,适应产业梯度转移的客观趋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进一步创新发展的思路,确立了“工业强县、港口兴县、富民安县、环境立县”战略,推动了滨海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7年,全县实现GDP107.9亿元,人均GDP突破万元,财政总收入8.62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33亿元;  相似文献   

5.
招商台     
中国模具之乡--浙江宁海 欢迎海内外投资 宁海位于浙东中部沿海,毗邻上海、杭州,为计划单列宁波市属县,是国家第一批沿海对外开放地区之一。县域总面积1931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76公里,总人口58万,下辖17个镇乡。宁海社会经济和城市综合实力增长迅速。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100.2亿元,财政收入突破  相似文献   

6.
市县传真     
宜州市经济建设实现“五个新发展”宜州市突出重点,真抓实干,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2004年,该市荣获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市”荣誉称号;2005年,全市综合经济实力跻身中国西部百强县列第74位。今年1~6月,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62亿元,同比增长8%;财政收入完成1.9亿元,增长12.2%;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7.1亿元,增长15.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亿元,同比增长32.1%。实现工业经济新发展。该市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掀起了工业大会战热潮,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  相似文献   

7.
李浩 《今日浙江》2010,(13):39-39
三门位于美丽的三门湾畔,三门湾系三门、宁海、象山三县合围而成,是一个特征和优势都很明显的地理单元。按照浙江省建设海洋强省的战略部署,三门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打造“三门湾次经济圈”的战略思路,开创了三门从闭塞走向开放、从山谷经济迈入滨海时代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从一个“资源小省”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大省”,经济总量从全国的第12位上升到第4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1978年至2003年,全省生产总值从123.7亿元增加到9200亿元,增量的70.2%来自非公有制经济,其中53%是私营经济创造的。2003年,全省个体经济实现工业总产值8271亿元,销售总额689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24亿元,出口创汇额1211亿元,四项指标已连续6年居全  相似文献   

9.
丹江口市1985年就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工业旅游型城市,“七五”、“八五”期间,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以工业和旅游业为龙头的工业旅游型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据预测,199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将达36.8亿元,工农业总产值50亿元,其中工业产值4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0.8亿元,农村人平纯收入1380元;全部财税收入突破2亿元,其中市级财政收入1.1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的位次逐年前移。在“九五”新的发展阶段,丹江口市将面临着新的更大的发展机遇和优势,概括起来主要有三大发展优势,五大发展机遇。三大发展优势:一是丰富的…  相似文献   

10.
吴希宁 《政策》2005,(6):23-24
近年来,我们按照县域经济“一主三化”的发展方针,着力做好“四篇文章”,不断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2004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40.68亿元,同比增长8.5%;财政收入2.26亿元,同比增长19.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9亿元,同比增长26.7%。  相似文献   

11.
任燮康 《当代广西》2004,(18):10-10
自治区提出今年经济发展要实现“三突破”后,南宁市委、市政府及时对今年全市主要经济预期目标进行相应调整,具体为:全市GDP确保完成560亿元,力争完成570亿元;财政收入完成72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50亿元,  相似文献   

12.
黄植培 《人大研究》2001,(Z1):112-116
强化农业基础地位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 ,加快工业化进程●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加快信息化、市场化进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优化所有制结构●坚持城乡联动 ,大力推进城镇化●科教兴区 ,加快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一 )“九五”期间 ,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是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内生产总值由“八五”末的 40亿元增加到 2 0 0 0年的 6 4亿元 ,年均增长11.1% ;财政收入由 2 .46亿元增加到 4.2 7亿元 ,年均增长 11.7%。二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增加值由 2 0 .6亿元增加到2 4.91亿元…  相似文献   

13.
木子 《人大论坛》2008,(4):29-29
2008年3月12日,织金县第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县长朱永德作《织金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在没有大型项目拉动的情况下,全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绩”,“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全县生产总值31.85亿元,同比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5亿元,同比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38元”,“农民人均收入2246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3.69亿元”……  相似文献   

14.
彭承波 《政策》2005,(6):21-22
近年来,丹江口市按照“抓发展就要抓工业”的思路,奋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使市域经济呈现出较快发展的态势。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0.8亿元,同比增长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亿元,同比增长11.5%;财政收入首次突破4亿元,达到4.48亿元,同比增长23.9%。  相似文献   

15.
不产皮革的海宁,建成了中国最大的“皮革城”;自然资源并不丰富的宁海,做圆珠笔一个乡镇能做60多亿支;诸暨一个镇能做70亿双袜子,嵊州一个县可以做60亿条领带。“浙江商人遍地走,浙江产品遍地销”,从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再到经济强省,浙江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书写了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辉煌一页: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诸城市找准先进性教育与推动经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围绕加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大局,推动了全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跨越。2004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76.4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5亿元,比上年增长63.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26家,比上年增加了103家,实现销售收入340.3亿元、利税24.2亿元,分别增长40.4%和34.4%。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的“四个转变”:项目建设由“包揽式”向“精挑细选”转变。发展县域经济关键在投入,突出在招商。在招商上项目过程中,诸城市努力实现项目建设由“包揽式”向“精挑细选…  相似文献   

17.
龙口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和半岛制造业基地交汇的中心位置,拥有全省集中集约用海九大核心区之一,滨海临港是龙口的最大优势和希望所在。近年来,我们把大力发展蓝色经济作为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谋跨越的重要抓手,抢抓机遇,全力推进。去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80亿元,其中临港经济增加值182亿元,分别增长14.1%和18%;实现境内财政总收入13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6.7亿元,分别增长46.5%和25.8%。  相似文献   

18.
黄易  孙鑫清 《当代广西》2006,(21):62-62
宜州市突出重点,真抓实干,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2004年,该市荣获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市”荣誉称号;2005年,全市综合经济实力跻身中国西部百强县列第74住。今年1~6月,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62亿元,同比增长8%;财政收入完成1.9亿元,增长12.2%;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7.1亿元,增长15,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亿元,同比增长32.1%。  相似文献   

19.
旗域经济是充满活力和蕴涵着潜力的经济,我们科右前旗在发展旗域经济中,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挖掘发展潜力,积极打造发展优势,全力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三化”进程,形成互动,并通过产业集聚、科技创新、统筹发展等措施,使旗域经济在科学发展中不断得以提升。“十一五”期末,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达66亿元,比2005年翻1!5番。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16!5亿元,年均增长9!5%;第二产业增加值达29!7亿元,年均增长31!7%;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9!8亿元,年均增长24!9%。“三化”是支撑旗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其中,工业化是灵魂,是产业化的前提;产业化的…  相似文献   

20.
《政策》2007,(5):F0002-F0002
天门,全国著名的“棉花之乡”、“内陆侨乡”、“文化之乡”。近年来,天门市委、市政府围绕打造“实力天门、活力天门、和谐天门”的目标,按照“一主三化”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民营活市、科教兴市”战略,紧紧抓住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融入武汉城市圈的战略发展机遇,大手笔打选县域经济发展平台,高标准建设“一区两园”,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全市经济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形成了纺织服装、医药化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四大产业集群。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22亿元,同比增长12.5%;地域财政收入5.1亿元,同比增长2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67亿元,同比增长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8.1亿元;同比增长25%。2006年,天门市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称号,被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评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100强“(排名第13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