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被恩格斯称为马克思的两大理论发现,是马克思主义的宝贵遗产。但是,揭示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剩余价值学说是否同样能揭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主义社会生产方式呢?有人以为不可,并据此认为剩余价值学说过时了。那么,应该如何全面理解并正确地继承和发展剩余价值学说,将其从"社会变革理论"提升为"社会发展理论",这是一个重大同时又会产生深远影响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的<卡尔·马克思>一文,是恩格斯应<人民历书>丛刊之约撰写的马克思传略.这篇传略介绍了马克思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的伟大一生,概述了马克思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和争取工人阶级解放而进行的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着重阐述了马克思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两大理论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指出这两大发现为社会主义提供了科...  相似文献   

3.
<正>马克思一生的理论成就,被恩格斯概括为两大"发现",这便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当然,这不是说马克思的理论成就只表现在这两个方面,这一点恩格斯也说得很明白;但既然称作"发现",那就不是一般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4.
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被恩格斯称为马克思一生中的两大发现。对于马克思的第一大发现,我国学者通过长达近30年的艰苦探索,初步完成了从"剩余价值学说"到"剩余价值哲学"的继承发展,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然而对于马克思的另一大发现,一个更大的挑战摆在了面前:如何在继承发展"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进行"唯物史观"的继承发展呢?本文从"剩余价值哲学"的基本内容出发,根据"二生矛盾"与"二分矛盾"的辩证关系,分析和探讨了"阶级斗争"与"生产斗争"的辩证关系,进而提出了继承发展"唯物史观"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5.
<正>恩格斯在指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两大理论发现的同时,又肯定唯物史观是"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现在,恩格斯这两个说法经常被人分别引用和传扬,说明接受的人越来越多,但对其中所深含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之间的哲学联系,也就是唯物史观是如何说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则往往不是语焉不详,便是歧见丛生。  相似文献   

6.
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说法:马克思有两大理论发现,一是发现唯物史观,二是发现剩余价值学说或发现剩余价值;其源出自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反杜林论》。 研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有关论述后,我认为,唯物史观的确是马克思两大理论发现之一;而剩余价值学说是否也是马克思两大理论发现之一,则还有待进一步探讨;至于把剩余价值的发现列入两大理论发现中,更是明显不当。以下拟从三方面说明后面两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一、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有两大建树:一是创立唯物史观,二是发现剩余价值。这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依据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共产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社会形式所不能容纳的、充分发展的社会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情况为出发点,设想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实现共产主义。他们所设想的科学  相似文献   

8.
1.如何理解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 在社会主义史上,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以前,空想社会主义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历史,直到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才能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为什么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这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呢?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社会科学领域的深刻革命,也引起了社会主义学说的根本变革。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大理论基石。以往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虽然在对社会历史的看法上,包含有向历史唯物主义趋近的合理因素,但本质上都是历史唯心主义者。他们同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一切思想家一样,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则把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历史领域中驱逐出去了,论证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由此得出了三个结论:  相似文献   

9.
140年前,马克思、恩格斯依据对当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社会状况的分析,在创立唯物史观和提出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高屋建瓴地把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的荒原中引入了科学的殿堂,揭开了人类思想文明史上的光辉一页。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功绩。然而,囿于历史条件,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清除了以往空想社会主义者在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原因、途  相似文献   

10.
郭强 《长白学刊》2013,(5):160-160
生产是人类最重要的实践活动,关乎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关于生产的观点也就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学的一个基础性的理论问题,也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的学说自诞生之日起,生产理论就一直伴随着来自马克思主义阵营内部和外部的争论。到了20世纪晚期,伴随新的技术革命的推进和消费经济、知识经济和后工业经济的到来,生产的基础性作用在“后现代”社会受到质疑;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等方面发生的重要变化,给马克思生产理论提出了新的问题;世界性的生态环境问题给生产理论带来新的反思。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生产理论的精神实质,如何看待马克思生产理论在现时代的地位和作用,已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当代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在研究建立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的同时,提出马克思主义的"123"与"345"这两个概念;而这两个概念的成立,又离不开对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发展和对"什么是历史"的两点认识,即历史是历史本身,历史是自己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的"123"明确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任务"、"两大发现"和"三个来源",而马克思主义的"345"则明确了继承、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性质"、"四个离不开"和最终形成"资本论第五卷"。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所研究生对恩格斯提出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科学”的著名命题展开了讨论。现将讨论中的若干问题综述如下:一、剩余价值理论形成的时间比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时间晚,是否与“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科学”的命题相矛盾有三种看法:1.有矛盾。因为剩余价值理论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时尚未产生。论据:(1)一八四八年问世的《共产党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标志,但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把劳动和劳动力分开,而把工人向资本家出卖的“劳动力”写成“劳动”,把“劳动力商品的价格”写成“劳动价格”。因而就不能区分雇佣工人的劳动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得不出必要劳动维持劳动力再生产,剩余劳动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科学结论;(2)剩余价值理论相对成熟于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的标志是一八六七年问世的《资本论》。这样,就形成两个难题:如果坚持“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科学的话,就得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标志归于《资本论》;如果坚持《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标志的话,就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可以不要剩余价值理论这块基石。  相似文献   

13.
《资本论》是现代最伟大的政治经济学文献,是马克思毕生科学研究的结晶。《资本论》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体系已经臻于完善。当《资本论》第一卷(1867年)在德国汉堡问世以后,恩格斯曾向全世界宣告:“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见《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书评》)因为,马克思的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正好最完整地凝结在《资本论》这部科学巨著中:一方面,唯物史观的原则在《资本论》中得到了全面的贯彻;同时,正是通过唯物史观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徐晨光  黄殿中 《湖湘论坛》2001,14(5):23-24,27
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杜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揭示了资本剥剥劳动的秘密,阐述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及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从而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趋势。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人类的历史发展到今天,这“两个必然”不但没有实现,反而资本主义体系已经形成,而要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在经历了最初的发展之后,却遭受了历史性的挫折。如何正确地认识今天的现实,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深刻地总结了建国以来我们实践按劳分配的经验教训。他指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必须把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才能调动积极性,才能发展社会主义生产。”这就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理论,使其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原则观按劳分配,是指社会主义制度下要以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科学的按劳分配学说,是马克思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两个伟大发现的基础上,对空想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曾非常谦虚地谈到,他的理论是继承了黑格尔哲学、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的科学内容而成的。他的新发现仅仅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就是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理论中最亮的亮点,而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又是这亮点中的重要光源。   当时,马克思创立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目的是为了划清劳动与剥削的界限,为了揭露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实质,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为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提供理论依据。马克思在提出这一理论时的研究方法是从具体到抽象,叙述方法则…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 1 85周年 (5月 5日 )、逝世 1 2 0周年 (3月 1 4日 )。这位以其理论有力地掌握了广大群众、深刻地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历史进程的伟人 ,离开我们愈远 ,他的形象就显得愈加高大 ,用他的名字命名的主义就愈加放射出真理的光辉。在马克思逝世后的第三天 ,恩格斯发表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他指出 ,马克思一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 ,最伟大的发现有二 ,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前者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后者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社会形态的运动规律。正是由于这两大发现 ,才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1 …  相似文献   

18.
发现科学的历史观,这是无产阶级的两位伟大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功绩。诚然,恩格斯曾经不断地强调指出马克思在创立这一理论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分析研究唯物史观的初创时期,即1845年恩格斯迁居布鲁塞尔与马克思共同完成《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之前恩格斯对创立唯物史观的贡献,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恩格斯唯物史观基本观点的形成略早于马克思。  相似文献   

19.
传统理论认为,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是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剩余价值规律的发现的理论前提,它本身是否也有自己的理论前提?对此,传统理论解读模式有二解:一种意见认为,唯物史观有自己的理论前提,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唯物史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推广和应用";一种意见认为,唯物史观并非辩证唯物主义的"推广和应用",它本身即是马克思哲学.前者改变了唯物史观的哲学基础,导致唯物史观成为直观的机械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后者则使唯物史观失去了内在的哲学维度而走向实证化.其实,唯物史观的理论前提是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实践唯物主义,它是把实践唯物主义运用于历史的发现.唯物史观的发现和剩余价值的发现,均奠基于实践唯物主义的人与对象世界在实践中生成的辩证法的基础之上.所以,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并非唯物史观,而是唯物史观的理论前提——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虽然过去了140年,但迄今仍然是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基础.不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剩余价值的创造、表现形式、分配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剩余价值学说面临着诸多现实的挑战.当代人应该创造性地去理解剩余价值学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