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认为,产权具有残缺性和可分割性的特征.运用产权理论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古代帝国社会中国家(君主)掌握的是土地产权结构中的所有权,社会成员拥有的是土地产权结构中的占有权和使用权,由此形成的一种具有高度残缺性特征的土地产权制度形态,阻碍了清晰的土地私有观念和土地私有制度的形成.因此,中国古代官僚制最基本的经济基础是全国范围内高度集中的土地所有权,而政治权力与土地所有权在国家层面上的高度统一使得君主成为一国之内最大的地主,官僚制体系主要是作为君主王权的代理者而存在,而能否控制官僚群体对社会的提取限度则成为维系帝国王朝政权存续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2.
一、土地财产权私有的合理定位(一)产权私有的经济意义产权是适应交易的需要产生的,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产权安排会影响资源的配置、产出的构成和收入的分配等等,进而影响人们的激励和行为。显然,产权是界定人们如何受益及如何受损,因而谁必须向谁提供补偿以及如何修正人们的行为。产权制度的资源  相似文献   

3.
在宋代的土地管理制度研究中,对南宋的经界法多不重视。本文认为经界法的实施对南宋的土地产权私有制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并且对宋以后的历朝历代对私有土地的管理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从经界法在福建的实施情况来看,并且经过对比,南宋经界法实际上完成了一些设想的目标,比如核实了代表土地产权的砧基簿,确认了私人土地产权的数量与土质等级,为以后合理确定税额定下了一个准确的基调。  相似文献   

4.
土地发展权的域外考察及其带来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的土地发展权具有公有性质,其与土地中属于地主原来已依法取得的私有产权合成土地财产权的全部。美国实行土地发展权私有化,形成了私人间买卖发展权制度和国家购买私人土地发展权制度。美国实行土地发展权移转的目的有四个:保存古迹、保存开放空间、实行土地使用规划管制及鼓励兴建中低收入者住宅。美国实行国家购买土地发展权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农地、环境敏感地带和历史古迹。我国应当结合国情实行土地发展权移转和国家购买土地发展权相结合的制度。  相似文献   

5.
梁木生 《法人》2004,(6):92-93
如果把产权改革与政治改革作为两个既相互独立又存在关联的主要任务,中国最为理性的路径选择是先改产权经验与逻辑共同给定的证明是,作为民主政治支撑力量的市场经济是以私有为产权基础的,私有市场经济确保了自身的健康运行,具有自我整合为健康、强大民主力量的能力。当私有市场经济自身整合  相似文献   

6.
土地产权制度是土地制度的核心。我国现行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产权界定不清、土地流转机制和权能结构不健全。本文认为土地产权制度的变革思路在于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建立规范的产权结构和土地流转机制。  相似文献   

7.
张亦然 《江淮法治》2011,(22):48-48
美国对于私有房产保护的法律.可以源于英国200年前的《英国基本法》,它认为私人的财产和空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美国拥有房产的同时是拥有土地的.它的永久产权保护土地、地面上的地产以及地上地下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石油等等。在美国的私有产权独立永远持有,没有任何的开发限制.如果地是私人的,政府不得干预。同时,外国人在美国拥有房地产.同样受到美国法律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徐晶  张孜仪 《法学评论》2012,(4):108-112
土地开发整理是国家基于公共利益的考量而对农民土地财产权益施以的干预,土地开发整理系统包含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三大子系统。农民土地持有产权系统是指农民对其土地实施依法承受、持有利用、收益分配、有序流转所形成的动态有机统一体。土地开发整理系统与农民土地持有产权系统存在多重耦合关系,缔造了农民参与土地开发整理过程的正当性。土地开发整理是对农民土地持有产权的权能结构的重组和优化。农民要通过三条路径参与到土地开发整理过程,政府亦应通过保障农民的土地持有产权来激发农民的参与意愿,实现土地开发整理与农民土地持有产权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井田制考辨     
旧说西周曾实行过《孟子》所说的井田制。其实这是孟子的设想。实行井田制,须具有受田、井田、助法三个条件,周代不具备受田、井田两个条件,故西周不可能实行井田制。西周曹实行过助法,但与井田、受田制无关。天子、诸侯的藉田,即行助法,这是奴隶社会土地所有制的残余。而在中国上古史研究中,井田制是一大公案,或以为周代实行过井田制,或以为周代并未实行过,仅是儒家的设想。孰是孰非,没有定论,还值得提出来再讨论。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阶段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阶段土地管理存在着土地产权主体不明确、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滞后、利用结构不合理、利用率低下、缺乏有效的建设用地调控机制和农用地非农化的约束机制等问题,对此,必须采取深化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土地管理法律机制、明确土地产权关系、减少土地浪费、变革土地收益分配方式、健全建设用地调控机制和农用地非农化的约束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初,英国为了解决土地法与市场效率之间的矛盾,决定进行土地登记改革。土地登记改革经历了从契据登记到地产权登记的转变。但是地产权登记运行在英国当时地产权结构的基础上,根本达不到简化交易、提高效率的目的。于是,土地登记改革引发了更深层次的财产法变革。通过对英国此次改革的研究,我们可以窥见土地登记形式与地产权结构演进的深层联系。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要求加速农村土地流转的进程.农地流转的核心是土地产权的流转.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弊端的分析,可望对我国明确集体土地产权主体,健全权能结构.以及规范土地流转机制等方面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13.
张中秋 《法学》2006,(10):111-119
清末“新政”以前的中国经济法律传统可概括为九点,其中“重农抑商”是统领中国经济法律传统的“纲”,与传统中国社会的盛衰密切相关。“重农抑商”突出表现在对农业,特别是对土地关系的法律调整上。中国历史上的土地国有制主要有井田制和均田制,私有制主要是自耕农经济和租佃制,事实上这两种所有制都导致了传统中国社会盛衰治乱的循环。这种国有与私有所引起的周期性的循环怪圈,根源于经济社会结构的单一和封闭,以及专制政治和“重农抑商”的强化。在中国文化中,“重农抑商”上合天理下符国情,是有“道”的法律传统,所以如此重要和必要。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认识,即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经济法律(传统)与社会盛衰的关联最后在于道,道可以不同,但不可以无道。  相似文献   

14.
英美土地开发权制度比较研究及借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英国实行土地开发权国有化,即任何对土地的再开发行为必须向国家购买土地开发权.英国的土地开发权具有公有性质,其与土地中属于地主原来已依法取得的私有产权,合成土地财产权的全部.美国实行土地开发权私有化,形成了私人间买卖开发权制度和国家购买私人土地开发权制度.美国实行私人间土地开发权移转的目的有四:保存古迹、保存开放空间、实行土地使用规划管制及鼓励兴建中低收入者住宅.美国实行国家购买土地开发权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农地、环境敏感地带和历史古迹.我国的土地开发权应当归属于土地所有权人.我国土地开发权的实现应当采取土地开发权移转和国家购买土地开发权相结合的方式,并结合国情实现土地开发权利益的公平分享.  相似文献   

15.
赵谦 《法商研究》2014,(2):58-66
土地整理权属应从宪法寻求其根本依据。"宪法依据"问题在本质上可分为"立法为什么要依据宪法"、"立法依据宪法的什么"、"根据宪法如何科学地立法"三个层次。运用规范实证分析方法逐次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9、10条规定之自然资源非私有、土地非私有原则,可以厘清我国土地整理权属设置的宪法依据,进而确立自然资源非私有原则指引欲开发之未利用地、土地非私有原则指引欲整理之低效耕地的宪法依据适用路径,最终实现整合相关立法以便对土地整理权属设置予以类型化科学规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征地中农民利益受损源于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城乡土地产权的二元结构导致了集体土地产权与城市国有土地产权的地位不平等,进而使农民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无法抵抗国家对集体土地产权的土地征收行为;在土地征收过程中,我国实行"涨价归公"的补偿机制最终引发了农民与政府在分配集体土地转换为城市国有土地后增值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以提高农业生产社会化组织程度为目标的丹麦模式,对探索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公有产权多种实现形式,创建农民土地持有产权制度,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我国现行农地产权制度安排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土地公有产权实现形式凝固单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不明晰、土地产权主体虚置、市场主体的缺位、土地产权保障制度不配套,这导致现代土地产权制度的功能难以充分发挥。弥补上述缺陷的一个全新思路是用农民土地持有产权替代土地承包经营权,以此作为农村土地公有产权新的实现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结构创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产权的结构创新是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认为农地产权应该构建国家与农户家庭双重所有的二元格局,即国家拥有土地的政治所有权,农户拥有土地的经济所有权,二者的结合构成完整的土地所有权。  相似文献   

19.
城中村改造中土地产权变更及社会保障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中村改造是工作不仅关乎城市的良性发展,更是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家土地的二元所有制结构是导致城中村改造无法顺利开展的根本原因,明晰土地产权则是城中村改造的核心问题。本文试图综合多方研究成果及各地实施经验,以明晰土地产权及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切实保护农民权益为出发点,就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土地产权变更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解决问题对策。  相似文献   

20.
《法学》1986,(8)
1983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下简称《条例》)。这是我国当前保护城市私有房屋所有权与处理产权纠纷的重要法律依据。《条例》第三条规定:“国家依法保护公民城市私有房屋的所有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