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0年代初,中国有个伟人在论述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性时,曾借用了“霸王别姬”的历史故事,把项羽和刘邦进行对比,他说:“从前有个项羽,叫做西楚霸王,他就不爱听别人的不同意见。他那里有个范增,给他出过些主意,可是项羽不听范增的话。另外一个人叫刘邦,就是汉高祖,他比较能够采纳各种不同的意见。”“刘邦是在封建时代被历史家称为‘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刘邦同项羽打了好几年仗,结果刘邦胜了,项羽败了,不是偶然的。”这位伟人批评没有民主作风的人“连封建时代的刘邦都不如,倒有点像项羽。这些同志如果不改,最后要垮台的。不是有一出戏叫‘霸王别姬’吗?这  相似文献   

2.
《史记·项羽本纪》所载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于新安城南之事,是项羽身后二千余年被人诟病的主要问题,但揆诸史籍,关于此事的记载非常可疑,一是资料来源的单一性,使得人们没有更多的材料可供考证;二是极端地不合情理,不符合事物的正常逻辑。经考证分析,这是一个值得质疑的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3.
项羽在进入咸阳灭亡秦朝之后为何不建都关中?而是将彭城(今徐州)作为都城,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也是对历史影响比较大的问题。在项羽抗击秦军的过程中,项羽采取了较为野蛮的屠杀政策,对秦人进行残酷的报复,最终使得项羽无法得到关中秦人的信任与拥护。如果当时项羽定都关中,就会产生一个战略上的巨大矛盾:一方面是项羽的军队马上要出关争夺天下,需要一个能源源不断地提供兵员粮草的基地;另一方面却是关中初定,秦人不服,需要重兵镇守,然后再慢慢使秦人向项羽效忠,非数年经营不能见效。与项羽在关中不得民心,无法建立基业相比,项羽在东、南部地区有着较好的基础,这是他在彭城定都的客观原因,体现了"怀楚"的合理性。然而,如果项羽定都关中,可以起到三个战略作用,一是可以阻止刘邦进入关中和中原战场;二是远离诸侯纷争,拥有较为稳固的后方;三是能够赢得稳定的时间,使各国人才各为其主,使敌对力量分散,这样山东乱起,偏师结诸侯之力,尽可定之。  相似文献   

4.
《侨园》2017,(Z2)
正编辑同志:历史上楚汉之争的主人公当然是刘邦和项羽,但毋容置疑的是,历史上对战败者项羽的描写负面的东西多,比如说他一次坑杀20万秦军俘虏,后人多有疑问:一次杀那么多人该是多么大的工程啊,尤其一夜真能坑杀那么多人吗?我是一个热爱历史的读者,长时间以来,我对这个历史事件一直存疑。根据史书记载,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对战争俘虏大规模的屠杀有数次,而且数字均十分惊人。如《史记》记载,项羽害怕投降的二十万秦军发生叛乱,于是"夜击坑秦降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而独与章邯、  相似文献   

5.
项羽对齐策略检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霸有天下的项羽,最后却陷入刘邦集团大战略的包围圈,兵败垓下。项羽失败的众多因素中,国际关系布局的缺乏远见,特别是最重要的对齐策略的失算,是最后陷入战略困局的关键因素。项王入关分封,衣绣荣归后,田荣先以齐反,又结盟彭越、陈余,北方遂形成反楚联盟。然田齐不论在实力或企图心上,都不是项羽的严重威胁。项羽采取先攻齐的策略,使得战略目标与兵力配置产生重大的误置,让刘邦集团乘虚快速崛起。项羽伐齐失计后,又犯下未能以政治手腕抚定齐国的连环错,结果无法全师西向,压抑汉王东出后的发展;也无法使东方的齐楚成为项羽稳定的大后方,与西据关中、蜀汉为根据地的刘邦打消耗战、持久战。齐地反成为项羽大军无法抽身的泥淖,让刘邦乘虚攻入彭城。甚至后来楚汉僵持在荥阳、成皋战线时,田齐成为在楚军后方牵制项羽行动的潜在力量。楚汉在荥阳、成皋一带的对峙时期,双方兵疲马困,此时项羽若能对田齐释出善意,齐楚的矛盾应可降低,项羽就可减轻齐在后方的潜在牵制。后来韩信下赵,齐国不自安,项羽若能趁机与齐结盟,田齐也会更有对抗韩信军的力量与信心,避免齐地迅速落入韩信之手,造成楚汉之争迅速落幕。然而,我们看不到项羽在急需一个稳定的后方时,做出任何舒缓齐楚关系的布局。韩信大军攻入临灾,项羽才惊觉到与齐合作的重要性,使龙且救齐。项羽虽顺应形势作了化敌为友的战略调整,但龙且兵败被杀。为突破汉的战略包围,项羽派武涉往说韩信,策动反汉。项羽能在形势逆转后,改变对齐策略,企图拉拢韩信,突破刘邦集团的战略包围。此举若能成功,可以避免两线作战,可惜此时策略成败已无法操之在手了。  相似文献   

6.
意忘形”一词源于《晋书·阮籍传》,说阮籍“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即高兴得忘乎所以,失去常态。推及“得志忘形”就是一个人当了官,有了权,自以为“高人一等”,“老子天下第一”,爱怎么着就怎么着,什么坏事都敢干。结果,反误了卿卿性命,正应了颠得越高,摔得越痛的道理。其实,“得志”后是否“忘形”也是检验一个人的试金石,有言道:小人得志太猖狂,就表明了人们对得意忘形者的人格鄙视。所以,我们每一个“得志”者,都要老老实实地做一个不“忘形”的人。摆正个人与党的关系,摆正个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摆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秦朝在秦二世胡亥的暴政下走向了灭亡,秦末农民起义烽烟四起,刘邦与项羽一成一败这样的结果值得我们后来深思。楚汉烽烟早已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但是作为同时代的两位人物,刘邦和项羽一成一败,其根本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和客观原因出发,对两人的各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城市建设的"蓝图",不仅是对美好未来的描绘,更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希望.因此,凡有"蓝图"的城市,都应该把"蓝图"通过各种途径予以人公布,广而告之,使之家喻户晓,既便于市民参与,又给群众一个鼓舞.  相似文献   

9.
项梁是项羽的季父,古人兄弟排名喜欢用"伯仲叔季",项梁在兄弟中排行最小,所以项羽称他为季父. 项梁这个人不是个安分的人.他曾经因事受牵连,被栎阳县逮捕入狱.  相似文献   

10.
《党政论坛》2011,(10):51
1966年,周恩来总理在北京新街口总政排演场审查出国节目时,对京剧《霸王别姬》中的项羽,从头至尾连用了六个"一"字开头的成语,这六个成语不仅把项羽的性格特征和失败的全过程刻画得入木三分,而且妙语连珠,风趣幽默,画龙点睛,每句成语都运用得恰到好处,听罢令人既哑然失笑,又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1.
统一与分裂是社会之大势之必然,非个人之意愿可决定,项羽失败实违大势而为所至。由此应认真研究统一与分裂的社会大势与个人及社会政治群体的关系及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党政论坛》2011,(20):51-51
1966年,周恩来总理在北京新街口总政排演场审查出国节目时,对京剧《霸王别姬》中的项羽,从头至尾连用了六个“一”字开头的成语,这六个成语不仅把项羽的性格特征和失败的全过程刻画得入木三分,而且妙语连珠,风趣幽默,画龙点睛,每句成语都运用得恰到好处,听罢令人既哑然失笑,又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3.
依《史记》本纪编撰之主旨,司马迁将项羽列于本纪,是企图指出项羽在天下大势发展中,"统一——分裂——统一"与"德治——力治——德治"两种趋向相结合点上所起的重要作用,从破解历史命题、接续农民起义、"虐戾"灭亡秦朝、主命分王天下、精神万古永存五个方面,依次揭示出项羽功绩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4.
鸿门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宴会,刘邦通过巧妙的周旋与众人的帮助,逃回了军营,为日后争夺天下奠定了基础,可以说,鸿门宴是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一次宴会.直到今天,鸿门宴的故事依旧为人们津津乐道.然而,人们长期探索却又迷惑不解的一件事情是:项羽为什么没有诛杀刘邦? 对于项羽不杀刘邦的原因,世人多认为是项羽缺乏雄才大略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作为第一个论证宪政民主的人,洛克认为,自然状态下人享有天赋自由且生来平等;人们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自由、平等权利和财产安全,才订立契约、建立社会的.所以,法律是对自由的保护而不是对自由的限制;政府和法律都应该把保护人民的福利作为自己的唯一目的.  相似文献   

16.
金钟 《各界》2011,(6):70-71
翻阅中国历史,发现历史上的中国人信奉“胜利哲学”,秦汉以后的中国历史其实是一部胜利者编导的谎言。 中国人对“胜利”的热情远远大于“正义”。但胜利者未必就是正义者。这方面最生动的例子是项羽和刘邦。  相似文献   

17.
卢获秋 《党政论坛》2011,(16):58-58
秦末时,刘邦和项羽都不是读书人,却走上争霸天下的舞台。后来,晚唐诗人章碣写了一首《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烬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意思是说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巩固一统江山,没想到夺了大秦江山的人恰恰不是读书人,这简直是莫大的讽刺。后人往往借用“刘项原来不读书”这句话作为“读书无用论”的证明。  相似文献   

18.
读过一点历史的人,不会不知道"七君子"的,王造时便是"七君子"之一,并且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个.王造时是江西安福县江南乡人,1903年9月2日出生在一个小商人之家.小时聪慧好学,过目成诵,被乡人誉为"神童".  相似文献   

19.
《党政论坛》2008,(2):21
股市风险影响经济 最令人惊讶的是,大家都知道中国股市存在泡沫,但似乎没有几个人在意.像李嘉诚这样的亿万富翁和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这样的权威人物都发出了警告,但大家就是置之不理.证券公司正忙着给数百万中国人开立股票交易账户,这些人都梦想着一夜暴富.  相似文献   

20.
王景甫 《学理论》2008,(13):90-91
提出这个建议,是因为薛宝钗第一个向世界披露了人工养蟹的信息。 蟹,是一种家族庞大的水生动物。人类(或者把范围限定为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食用蟹类,目前没有查阅到确切的记载,但是认识蟹却是非常久远的事情了,《礼记》等中国古代典籍,都提到蟹或以蟹的特性来比喻人的活动。鲁迅先生曾以“第一个吃螃蟹”,来比喻人们对未知事物和领域的探索和开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