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监督是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与现代民主政治的有机结合,是网络政治的重要功能之一。网络监督是民众通过互联网平台,在表达切身利益、反映自身诉求、关注社会热点的过程中,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行为。网络监督作为信息时代媒体监督的新形式,具有传统媒体无法相比的巨大优势。与其他监督形式相比,监督主体的广泛性、监督方式的多元性和监督过程的公开性是网络监督的独有特征。网络监督有利于畅通群众利益表达渠道,健全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有利于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有利于提高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2.
网络反腐是信息时代反腐的新途径,以其便捷、高效、安全、廉价之优势在反腐败工作中大显神威,尽管还存在一些缺陷,但是网络反腐意义非凡。网络反腐使得体制内监督不足的缺陷得到了有效地弥补,社会监督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凸显。网络反腐有利于公民参政议政意识的培养和公民社会的培育,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法制及法治中国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监督作为一种新的监督形式,呈现出特有的新鲜活力,反腐倡廉热点事件通过网络曝光并最终得到了有效查处,使网络监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力量,对党员干部的舆论监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优势和积极作用,摆脱网络监督的困境与负面影响,探索反腐倡廉网络监督载体建设,对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4.
刘廷华 《新东方》2012,(2):54-58
利用网络监督反腐具有便捷高效、抗干扰能力强、监督成本低和消除民众不满情绪等优势,但也存在信息甄别困难、过早泄露信息、可能侵犯合法权利以及网络舆论易被操纵等不足。因此,要正确认识网络监督的作用和不足,加强对网络监督的法律规范,合理引导民众积极正确地利用网络进行监督,建设好网络监督平台并健全网络监督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网络舆论监督及其规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舆论监督是行政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舆论监督极大地提升了公民的话语权,具有问责主体广泛、问责通道多元、问责成果高效等突出特点。网络舆论监督也是一把双刃剑,目前,网络舆论监督的缺点主要表现为网络暴力和媒体审判。因此除了从制度、技术、伦理三个维度需要加强对网络监督的正确引导和合理规范外,还需要从加强传统媒体对网络监督的监督、规范网络报道的内容和方式等方面进行有效监督,从而追求一种健康、理性的网络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学已经受到国内外教育界的高度重视,网络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上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基于网络教学支撑平台的教学模式具备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的优势,体现出以人为本,自主学习的特点。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网络多媒体课件将发挥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前网络监督正成为中国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然而网络监督这一新兴事物的弊端也不容回避。网络监督面临一些新问题,具体表现如下:1.信息良莠不齐,影响舆论监督的效力。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交互性和开放性,使网民在虚拟世  相似文献   

8.
网络舆论对社会舆论走向的引导作用日益彰显,标志着中国舆论监督已进入新媒体时代。论述了新媒体时代中国舆论监督在监督理念、监督主体、监督方式与监督范围等方面所作的范式转换;从舆论监督的有效性、公平性、正义性和合法性四个方面对新媒体时代中国舆论监督面临的实践困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中国舆论监督面对困境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公安研究》2010,(5):92-93
王瑞娟在《理论探索》2009年第6期撰文认为,网络监督具有增强公权能力、降低法律监督成本、减少腐败行为、推进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的功能优势。目前,我国网络监督呈现出勃勃生机,但也存在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络暴力侵犯个人权利、网络监督缺少制度化的规范和管理等问题。推动网络监督良性发展,应建立和完善网络监督的制度化平台,  相似文献   

10.
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明确了人民法院具有司法拍卖的权力。网络司法拍卖相对于传统司法拍卖而言具有四点优势:零佣金;标的物变现快;监督力度大;竞拍者众多。目前我国的网络拍卖模式包括浙江的淘宝模式、重庆和南京的产权交易中心模式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组建的人民法院诉讼资产网模式。对于网络司法拍卖,应进一步明确拍卖网站的权利和义务,对拍卖公司进行适当监督和管理,完善拍卖的程序、技术和配套措施,不断扩大网络司法拍卖执行标的的范围。  相似文献   

11.
杜立聪 《人民论坛》2013,(8):139-141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防治腐败已成为关系国家命运和民族复兴的重要工作。网络反腐作为近年出现的新兴事物,因其在信息流通方面的独特优势被广泛应用,但是这种优势也是_把双刃剑。网民监督作用是维护公民对政府公信力的必要手段,但也要对民间监督组织的反复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12.
任会明 《前沿》2011,(20):46-48
互联网的普及、公众民主意识的觉醒、尚未健全的反腐机制以及民意表达渠道的不畅,这些因素极大地促成了网络监督的勃兴。但是,现实中我们对网络的可操纵性、非理性以及民意背离性等弊端应予以审慎、理性的审视,以规制网络监督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抢占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上的制高点,依法规范网络监督,建立网络信息快速反应机制,建立政府引导的网络监督模式,从而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13.
谈谈互联网时代廉政建设与网络监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若辉 《湖湘论坛》2009,22(4):20-23
中国的廉政建设正在打上互联网的烙印,网络监督正在成为推进廉政建设的一个有力杠杆。网络监督对现实权力实现制约,呈现出以权力制权、以权利制权、以民主制权、以德性制权的特点。网络监督是现实廉政监督体系的有益补充,借助网络监督推动廉政建设是一个逐步探索和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监督机制创新是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谋求自身发展的关键所在。网络反腐的优势在于,通过网民监督机制的构建,弥补中国共产党原有监督机制在监督主体、群众监督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使网络反腐融入党的监督机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李威 《大连干部学刊》2011,27(12):40-43
近年来,网络问政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解读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使得政府与民众的信息交流更加透明顺畅,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网络问政是信息社会的一种新生事物。对于我国行政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网络问政在我国政府管理工作中已经开始运用.但是其发展还存在一些现实困境。如网络法律缺失,问政缺乏保障;网络监督缺位,问政信息不安全:网络社会虚拟,问政者身份识别缺失;网络舆情泛滥,问政信息真假难辨等。因此,必须找出相应的解决路径,从而提升政府的民主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监督机制创新是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谋求自身发展的关键所在.网络反腐的优势在于,通过网民监督机制的构建,弥补中国共产党原有监督机制在监督主体、群众监督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使网络反腐融入党的监督机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7.
郑毅 《人民论坛》2012,(35):62-63
在网络环境中,"草根"的网络监督易表现出问题集中、反响强烈、意图指向公共管理的特点,其能够对政策制定和权力运作产生影响。在网络法治化的背景下,为发挥"草根"网络监督的正面效用,构建和谐、合法的网络环境,应通过建立网络舆情分析机制,加强网络监管立法等对其进行培育与规范。  相似文献   

18.
杨超 《公安研究》2011,(3):74-77
发挥网络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全民监督作用,推进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成为当前亟需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当前网络监督面临的主要困境,公安机关要正确认识网络监督的是与非,科学统筹网络监督的守与攻,妥善把握网络监督的紧与松,区别对待网络监督的利与弊,深刻反思网络监督的堵与疏,最大化发挥网络监督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就拿这些年来讲,网络舆论的监督越来越强势和犀利。如果说当年南京一局长因一包高档烟在网络曝光而导致贪腐问题败露,是网络监督的牛刀小试,那么,前些日子“表哥”、“房叔”的落马,则愈发显现了网络对官员开展监督的力量。但在这些现象背后,老慕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监督的重点究竟应该放在哪里?  相似文献   

20.
邓易元 《人民论坛》2010,(11):36-37
网络监督在促进政府廉政建设、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实现社会理性善治方面,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但由于网络具有自发性、隐蔽性的特点,网络监督也存在着现实困境。因此,必须完善法律制度,使网络监督规范化,大力填补制度空白和盲区,真正发挥网络监督在促进社会良性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