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1776年7月4日建国,迄今226年。在这短暂的200多年里,美国经济、社会发生着巨大变化。从一个殖民地变成世界上经济最强的国家,引起不少国际、国内机构及专家学者的重点关注。日前,本刊记者有幸就相关话题采访了我外交部北美洲、大洋洲司参赞张昆生。张原为我外交部驻美大使特别助理,美哈佛大学博士,是美国问题的专家。观察记者:张参赞,您对美国经济、社会深有研究,可以向我们介绍一下美国发展的大致情况吗?  相似文献   

2.
邰言 《黄埔》2013,(2):144-147
1979年初,邓小平开始了历史性的首次访美。作为驻美大使,柴泽民见证了邓小平在美国访问的全过程。他回忆说: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接连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袭击我驻南联盟使馆;美国国会炮制《考克斯报告》,鼓噪“中国威胁论”;李登辉鼓吹“两国论”,向分裂中国迈出了极为危险的一步。台湾当局还大肆向外国采购高技术武器,鼓动美、日将其防卫合作范围扩大到台湾海峡,要求美、日将台湾纳入“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已经走过50年辉煌岁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如何进一步增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应对强权政治的挑战和军事威胁;中国人民解放军如何履行好维护国家安全、捍卫祖国统一的神圣职责,打赢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技术局部战争,这是国人关注的重大问题。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政委李继耐中将。  相似文献   

4.
《友声》2009,(2):6-7
<正>能为这个激动人心的图片展揭幕是我莫大的荣幸。2008年11月15日,我和中国驻美大使周文重先生在亚特兰大共同为秦始皇兵马俑展剪彩。如果说那个展览展示了中国古代辉煌的历史和伟大的文明,这个展览记载了当代中美两国人民不断加深和日益重要的友谊。  相似文献   

5.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后,政府的一举一动始终是老百姓最为关注的焦点。而回头翻开这一页页日历再看时,普通民众就政府应对我驻南使馆被炸这一事件所采取的措施,是否理解、认同或满意呢?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从事不同职业的普通人。 “从各方面看,处理得都非常稳当。当时政府必须考虑,到底怎样对中国有利。”  相似文献   

6.
国家利益:冷战后国家间关系整合的根本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东剧变标志着冷战时代的结束.在冷战后的10年中,美俄关系由蜜月期演变成疏离期,美欧关系由美国分别居西欧和东欧的绝对优势变成欧洲联盟与美国平等对话,美日关系由克林顿时期的冷淡逐渐到布什政府时期的升温,中美关系则经历了李登辉访美、美国轰炸我驻南使馆以及美国飞机撞毁我军飞机等重大波折.  相似文献   

7.
传家宝     
10年前我和我的夫人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我国驻美使馆工作,在圣诞之夜,我们应好朋友瓦里奥夫妇的邀请,出席他们举行的圣诞节家宴。  相似文献   

8.
《春秋》2001,(3)
1998年3月11日,李肇星飞抵华盛顿履新,成为中美建交近20年来最年轻的中国驻美大使。李肇星是近10年来中国150余位驻外大使中惟一的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农家子弟,少年梦幻中国第六任驻美国大使李肇星1940年出生在山东胶南县(现为胶南市)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这位始终保持着农家子弟本色的  相似文献   

9.
<正>2023年2月5日,星云大师圆寂。从新闻中得知后,我马上拿出一串念珠,两本书。念珠是星云大师亲手所赠,书有星云大师的亲笔签字。往事历历,静夜回顾,告别星云大师。2009年世界佛教论坛在台北举办前夕,我正在台湾驻点采访,从台北赴高雄佛光山采访星云大师。那次面对面的采访给我最深的感受是,星云大师不以高僧大德的威仪示人,而是真僧只说家常话,面带微笑,语调平和,几句对话后,让我感觉是在和一位扬州口音的长辈聊天。那场采访星云大师没有惊天动地语,也没有深奥说教,但却是我采访生涯中最难忘的,因为每次回味都有所得。  相似文献   

10.
如果面临内外困境的美国被迫卷入新的中东战争,美国霸权的衰落将指日可待9月12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就美驻利比亚大使史蒂文斯遇袭身亡讲话时自问:"今天许多美国人都在问,实际上我也问我自己,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这怎么会发生在一个  相似文献   

11.
1979年,美伊两国关系急剧恶化。11月4日伊朗学生占领美国驻伊使馆,将66名美国人扣为人质。另有6名外交官逃到加拿大驻伊使馆。为了救出这6名美国人,中央情报局(CIA)秘密策划,成功地将6名外交官护送出伊朗。最近,负责执行这次拯救任务的CIA特工安东尼奥·门德斯在因特网上披露了这次行动的详细经过。  相似文献   

12.
国务委员吴仪日前在上海出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外资工作会议”时指出,关于中国加入WTO的问题,现在之所以国内有这样那样的议论,都是因为不了解情况而且受到美国的误导。加入WTO,是中央的决策,是经过权衡利弊后作出的决策。权衡的结果还是利大于弊。至于中国加入WTO的前景如何,吴仪表示,目前只能说前途未卜,任重道远。在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我驻南使馆之后,没有任何气氛可资继续谈判。现在中国与美国、北约成员国、欧盟都暂时中止了谈判,但和非美、非北约的国家还在继续接触。  相似文献   

13.
《友声》2004,(3)
2004年2月27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在北京举行中美《上海公报》发表32周年纪念会。国务委员唐家璇、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美国驻华大使克拉克·雷德、对外友协会长陈昊苏、副会长李小林、中国前驻美大使柴泽民、朱启祯、李道豫以及全国侨联副主席唐闻生等出席了纪念会。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美国著名女作家海伦·斯诺纪念活动5月2日在美国康涅狄格州麦迪逊镇举行,来自中国、英国、日本和韩国以及美国12个州150人参加了纪念活动。 出席纪念活动的主要中方人员有:专程从北京前来的黄华和何理良、驻美大使李道豫、  相似文献   

15.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IsraelEpstein),1915年出生在波兰华沙,1917年跟随父母移居中国。1931年后在英文《京津泰晤士报》和《北平时事日报》工作。1933年与斯诺相识,1937年在斯诺创办于北平的英文杂志《民主》从事编辑工作。抗日战争期间,作为美国合众社记者奔赴南京、广州、武汉及山东台儿庄前线采访。1938年应宋庆龄邀请赴香港参加“保卫中国同盟”中央委员会,主持英文半月刊《新闻通讯》,积极宣传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并争取国际援助,同时在香港《南华早报》、《孖子刺报》当兼职记者。1939年,他撰写了《人民之战》一书,生动地介绍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历程。1941年底香港沦陷,他被日本侵略军关进集中营,逃脱后转移至桂林。1942年,抵达重庆,任美国《联合劳动新闻》记者。1944年6月,随中外记者团访问陕北和晋绥抗日根据地,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并将见闻写成多篇文章在美、英、澳大利亚、印度等国的报刊上发表。返回重庆后,继续从事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活动,援助中国人民夺取民族解放的最后胜利。1945年经印度、英国抵达美国,担任美国《联合劳动新闻》总编辑,在美期间仍然关注中国人民的革命进程,积极参加美国的民间进步组织——“争取远东民主政策委员会”,为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加深中美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做了大量的工作。1947年,在美国出版了《中国未完成的革命》一书,详尽阐述中国抗日战争的全过程和战后中国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王惠宇 《长白学刊》2012,(4):114-119
抗战胜利后,美国在中国东北主要城市重设领事机构。驻中国东北的美国领事机构位于远东美苏对抗的最前端,最初为近距离地观察苏联在东北的活动及苏联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发挥其特有的作用;1948年后,在中国政权更迭、美国对华政策未定之际,美国领事机构坚持留在中国东北,企图充当插入苏联和中国共产党之间的"楔子",但这一设想并未成功,最终被"挤出"东北。  相似文献   

17.
1979年1月1日,中国和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30年来,在几代中国领导人、历任美国总统和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在曲折中不断前进,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福祉,也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身影     
中国驻美大使馆新任总领事吴冬梅到任中新网消息,当地时间3月29日晚,中国驻美国大使馆谢传勤公使代表大使馆举行招待会,欢送即将离任回国的参赞兼总领事邱学军、参赞兼副总领事张健青,同时欢迎到任的新任参赞兼总领事吴冬梅和参赞兼副总领事王士彤。新任驻美使馆参赞兼总领事吴冬梅女士籍贯海南,1997年至2001年任中国驻美国旧  相似文献   

19.
外交部长唐家璇今天代表中国政府再次就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导弹袭击我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事件向美国驻中国大使尚慕杰提出严正交涉。唐家璇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导弹袭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馆舍的损坏,这是对《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基本  相似文献   

20.
2007年lO月1日,笔者来到位于纽约曼哈顿中心区的美国共产党全国总部,采访了美共全国主席山姆·韦伯先生.韦伯介绍了美共目前的状况以及他对中国发展道路及中美关系等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