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个代表"和"以德治国"两个重要思想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是一种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面向21世纪,深入研究并努力推进"三个代表"和"以德治国"的良性互动,对于进一步完善党的自身建设,早日顺利实现治党和治国的最终目标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为此,对"三个代表"和"以德治国"两个重要思想的研究、学习和实践应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之对我们的工作和实践产生更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仪式和象征是当代中国基层政治运作的重要机制,实现着动员、沟通、约束和奖惩等各种功能.当代中国基层政治重要的仪式化活动是集会和会议,无论是"肯定性"还是"否定性"的集会和会议都在一定程度上创造出某种"剧场"效应,基层的政治控制和权力运行因此得以实现.基层权威通过对仪式和象征这种"控制艺术"和"权力技术"的运用,推动着基层政治过程和政治生活的展开.  相似文献   

3.
"问题"与"主义"二者之间既"对立",又"统一".从史的角度看,马克思是一个研究"问题"的人,"主义"在他那里是与"问题"相一致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是谈"问题"的"主义"."问题"、"主义"、"马克思"之间相脱节的问题和种种不良倾向应该被克服.  相似文献   

4.
法家法律观和"法治"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家,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言人,是中国古代诸子百家中主张"以法治国"的一个学派.本文分析了法家对法律的概念、本质、起源、作用等基本法学理论的独到见解,以及法家推行"法治"的理论基础和推行"法治"的方法,剖析了法家的"法治"绝非真正意义的法治,它和儒家的礼治都是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统治手段.  相似文献   

5.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是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非凡的创新精神的体现,它明确了党的历史使命,规定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必须遵循的主要原则,开创了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李德才 《工会论坛》2002,8(2):41-41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阐明了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实践"三个代表",必须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把工会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7.
"和"与"争"分别是中西方法治价值选择的基点,不同价值基点的认可,使中西方做出了不同的价值选择.中国传统法重"德治"、"民本"、"无讼"、"等级有序",而西方传统法注重"法治"、"人本"、"正义"以及"人人平等",这最终促使中西方形成了迥然不同的法律文化,并走上了两条不同的法治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不仅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而且也是巩固和发展21世纪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对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产生着巨大的力量支持和推动作用.统一战线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必须围绕统战工作的特点和实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巩固和发展新世纪的爱国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9.
"革命党思维"和"执政党思维"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邵艾青 《理论前沿》2003,(12):22-23
"革命党思维"围绕"夺权"这一中心任务展开,经济上关注的中心问题是生产关系变革,政治上主要代表旧制度中处于被压迫地位的中下层劳动阶级的利益,意识形态上以"东风压倒西风"的"两极对立"思维为特征."执政党思维,,是围绕"建设"这一中心任务展开,经济上特别关注的是生产力发展,政治上代表的是包括多元利益群体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意识形态上以强调社会各阶层根本利益协调和统一的"共生共赢"思维为特征.  相似文献   

10.
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了一些消极的态度,在一些地区或部门,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滑坡现象,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思想政治工作中"位"与"为"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要角色定位,主动赢位,积极创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