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盛翔 《瞭望》2005,(28)
贪污和浪费——仿佛一对同胞兄弟,提“贪污”必提“浪费”,打小就是这么顺口读下来的。可是,他们当下的处境却大不一样:贪污是犯法,浪费似无罪。公职人员大手大脚花纳税人的钱不心疼,政府机构浪费资源再严重也无人受罚。  相似文献   

2.
日月 《瞭望》2005,(29)
贵刊第18期曾刊登过关于我国电信行业资源浪费的情况,其重复建设相当于闲置了一个“三峡”。其实,电信为了所谓的市场竞争,导致了资源的浪费不说,对百姓的干扰也是  相似文献   

3.
赵家鹏 《党政论坛》2013,(12):56-56
一份来自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的批示,在中国掀起一股“厉行节约、杜绝浪费”风潮。批示是在一份新华社“内参”上作出的,内容是“坚决杜绝公款浪费”。  相似文献   

4.
一周网谈     
《瞭望》2007,(25)
因有媒体的调查显示90%的民众认为政府部门的浪费比个人更严重,政府浪费现象引起了网民热评;国家将试点推行“省管县”改革的有关新闻,也深受网民关注;而北京酒仙桥地区“票决拆迁”的新闻,则在网民中引起热议。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对于绝大多数领导者来说,要求他们不贪污,可以做到;要求他们不利用手中的权力,在财、物上搞显性浪费,基本也能做到;而要求他们在工作中力戒诸如决策性浪费、政策性浪费、资源性浪费等各种隐性浪费,往往就不一定能做到,由于普遍缺乏这种意识与觉悟,以致在工作上无意中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一、要努力减少决策性浪费 只要我们留心一下报刊上的披露和周围的事实,就不难  相似文献   

6.
农业是黄河的“用水大户”,同时也是“浪费大户”,实行大水漫灌的宁蒙灌区被称为节水“老大难”。日前,记者先后到黄河上最先进的节水灌区——甘肃景泰灌区和宁夏中卫灌区,对建立农业节水机制问题进行了调查。节水难,最难在工程甘肃景泰灌区是一个大型电力  相似文献   

7.
跑冒滴漏,是能源浪费的现象之一。太多的跑冒滴漏,加上其他形式的能源浪费,共同形成了中国能源投入的低效率。所以要“拧紧节能龙头”,从每一个人、每一个行业做起。耗能大户自然也就是节能重点。切实推动节能还得靠机制。这方面发达国家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阮明 《瞭望》2004,(34)
被称为“鸟巢”的2008奥运会主体育场——国家体育场工程暂时停工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 注。这一“瘦身计划”是7月底北京市按照“节俭办奥运”的理念实施的。政府投资工程,哪怕意义再重大,也要量入为出,讲求实用节约,避免资源浪费。科学的发展观,要求各级政府要从基本国情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的岁月蹉跎是可悲的,若是岁月蹉跎再加上心灵被奴役,那就更可悲了。前者之可悲,在于浪费了人生;后者之更可悲,在于蹉跎者浪费了人生还自以为挣得了人生。十年前零零整整的岁月中,我不正是那悲而又悲的蹉跎者吗? 我出生在50年代后期,落地之日起就被划到“少数人”子女的类别里,因为父亲被不明不白地推进了“右派”阵营。然而,社会一再教导我,遗传不会千篇一律地简单重复“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的法则——党的阶级路线是:出身成份不由己,道路可以选择。坚信这个理论,也是善良愿望的驱使,  相似文献   

10.
最近,有位领导同志谈到,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待工作岗位要“三不要”:一不要浪费岗位,二不要“利用”岗位,三不要作贱岗位。思忖再三,觉得很有些道理。不要浪费岗位。岗位绝不仅仅是干部个人养家糊口的“饭碗”,更主要的是党的组织量才使用、代表人民赋予一定权力以使干部为民造福的“阵地”。干部之于岗位就好像哨兵之于哨所,一刻都懈怠不得。每个岗位都重要,每个岗位都寄托着党和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1.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整理这些资源的拾荒者,对社会和谐也有着特殊的体会在刚刚度过的十一“黄金周”中,当千家万户欢快地享受着长假休闲消费所带来的欢乐时,在一些大城市中,不少从事拾荒和废品收购的“破烂王”却没有闲着,“黄金周”里市民超常消费的大量废弃物给他们着实带来了真正的“黄金”。在他们中间,有通过自身劳动改变生活质量的快乐,也有对城市居民浪费、工作“软环境”  相似文献   

12.
湖北襄樊市委组织部黄进:市场经济时代,人才是被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来使用的。商品都有保质期,人才的价值也是有时间因素限制的,其实用效能和价值潜能只有在“保质期”即最佳使用周期内才能全面展现、深度释放。当前忽视人才 “保质期”而导致人才资源浪费的情形很多。有的企业,人才从发现到启用,从有名无实的“骨干”到名至实归的经理或总工,要一级一级地熬,黑头发熬成了白头发,人才超过了“保质期”,才算是 “成熟” 了,才被提拔重用。这种人才浪费在党政机关里就更为严重,年富力强时没有脱颖而出、发挥才干的机会,等到年资俱…  相似文献   

13.
当前,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在不断地向纵深发展,同时也遇到了来自旧经济体制内部的重重阻力.生产资料“国家所有制”是旧经济体制的核心和基础,如不触动这一“基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就难以确立.根据笔者对一些国营企业所进行的调查表明,现有的“国家所有制”是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和造成生产资料大量浪费的根本原因.因此将生产资料“国家所有制”转换为“企业所有股份制”是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的根本途径,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4.
日月 《瞭望》2005,(31)
贵刊第25期刊登的“走私物品处置难凸显法律真空”一文,走私物品处置难,不仅造成了一些资源的浪费,而且使海关支付了大量的管理费用。其实,对待走私物品,我们也应该本着与时俱进的观点,只要是走私物品,  相似文献   

15.
文山日高、会海益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过去,我们反对文山会海多从效率上指斥,实际上,巨大的经济浪费并由此造成的行政成本过高已经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先说这“文山”吧。“文山”压得机关部门喘不过气来,机关一般要有一半以上的人员忙于收集情况、草拟文件、呈报送审、打印校对、上报下发。“文山”也牵扯领导者极大精力,每天送到领导者案头的文件、简报总有几人摞,曾有领导无可奈何地说:“每天这么多的文件简报,我就是什么也不干,也读不完啊!”尤为严重的是,“文  相似文献   

16.
《求知》2013,(5):62-6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谢宝富在今年2月28日出版的《环球时报》中撰文指出,谈到节约,很多人想到的是党中央“改进作风八项规定”和“六不准”,认为无非就是少摆鲜花、少吃鲍鱼、少戴名表之类,而忽视了其背后的制度性因素。实际上,在浪费表象的背后有很多制度性因素在“鼓励”浪费。诸如.依据上年度预算额和机构规模而不是绩效来制定预算的财政制度.实际上奖励的是失败者和“能够证明开支合理的人(而非节约的人)”。  相似文献   

17.
热词     
◎光盘行动 指在饭店就餐时,倡议人们将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光盘”离开饭店。这一行动是由北京一家民间公益组织推行的公益活动。“光盘行动”提出的背景是中国日益严重的“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活动的主题是: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  相似文献   

18.
人民网《透视公款吃喝》一文披露,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公款吃喝支出,1989年为370亿元,1994年突破1000亿元,2002年达2000亿元,2005年突破了3000亿元,2010年和2011年,每年至少一万亿元。《人民日报》发表系列文章批判“公款吃喝”,问诊专家“上百个红头文件为啥管不住公职人员一张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批示“浪费之风务必狠刹!”《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反浪费”是一项政治任务》。可见,治理公款吃喝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政治的高度。  相似文献   

19.
《团结》2003,(3):32-33
转型经济下的“非典”大局 乔其兴2003年5月9日在《国际金融报》上发表文章指出,中国经济转型期的社会特征,对疫情的防控有着独特的影响。这是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区别所在。 首先,城乡二元制的社会结构使人口的流动率偏高。这在流行病发生时,不仅增加了疾病防控的难度,而且,由于“交通经济”产生的福利较少,所以,一定的程度上也隐含着资源配置的浪费。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消费“变奏曲”愈演愈烈。春秋期间,堪称曲中高潮。过节放假,本来是休息。可是,观钱财之浪费,精力之牵扯,体力之消耗,习气之俗陋,说近几年的春节是一场“战斗”,亦不为过。每个阶段都是紧张繁忙而又颇需花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