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人民主体思想的逻辑进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作为现实规定中的自为存在物,现实性、能动性、自觉性、实践性是马克思恩格斯人民主体思想的逻辑起点,呈现的是人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确证过程。资本逻辑视阈中人的主体性被消解、多元劳动诉求与多样价值需求相异化,超越资本逻辑、践行人的逻辑是修复人本异化、实现人民主体的逻辑中点。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关联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真正和解是马克思恩格斯人民主体思想的逻辑旨归。历史主体、评价主体、价值主体反映人民话语,人民话语的现实表达是马克思恩格斯人民主体思想的逻辑延展。从逻辑缘起、逻辑中点、逻辑旨归、逻辑延展,层层递进,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逻辑进路。  相似文献   

2.
杜艳华  夏学花 《求索》2014,(3):4-10
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性思想是他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以资本主义社会为依据,对以理性为核心的现代性进行反思、评判及重构而形成的思想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性思想体系的形成,具有充分的主客观条件。欧洲丰富的现代性思想遗产和先发的现代化运动为其形成提供了思想源泉和现实土壤;欧洲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成为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和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推动力;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的根本转变,即由唯心主义转变为历史唯物主义,从革命的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是他们深刻认识、批判和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根本条件;而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优秀思想品格、高尚的道德情操、为人类自由和解放而奋斗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促使其世界观发生转变并走向共产主义的内在动力;敏锐的社会洞察力也是他们创立现代性思想体系不可或缺的主观条件之一。深入研究这屿条件.对于我们准确把握这个思想体系的内容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孙永芬 《前沿》2008,(11):52-56
回顾西方民主理论发展的历史,人民主权理论不仅是近代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也是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一面旗帜,而对这一理论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政治思想家首推卢梭。卢梭人民主权论的理论基础是主权论、契约论和权力合法论;卢梭人民主权论的主要内容是: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并且是不可分割、不可转让、不可代表的。尽管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在二十世纪的西方日渐式微,并备受争议,但不可否认,其不仅是时代的产物并影响了历史时代,还在于它体现了人类对政治追求的理想和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民报刊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期的报刊思想,它既是他们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前的报刊思想,又是马克思主义报刊思想的最初起点。抓住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这个最初起点———“人民报刊思想”,认真研究其实质、核心、掌握其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对于完整、准确地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和新闻理论,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乔以明 《理论月刊》2009,(5):107-109
从价值角度看,法治的价值透视出法治与人民主权之间的密切关系,我国的法治建设是党领导人民依法治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即实现人民主权,因此如何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应当是衡量我党领导人民建设法治国家成功与否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郑敏 《前沿》2006,(4):6-9
本文着眼于邓小平人民利益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历史背景和时代要求,探析和论述了邓小平人民利益思想的形成既是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又是勇于探索和不断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人民主权原则是美国《独立宣言》的重要精神,不过基于经验主义的政治知识观,联邦党人在联邦制宪过程中,却对在美国宪法制度中彻底贯彻人民主权原则持有疑虑态度,依照联邦党人的构想,最终形成的宪法体制仅仅是一个形式化的人民主权政体。  相似文献   

8.
佟德志 《思想战线》2011,37(1):71-74
在主权的归属与实现、主权的边界及其限制等方面,法国与美国的人民主权观念存在着诸多差别,构成了两种现代化的路径。由于更多地接受了代议制、法治等要素,美国式的人民主权观念成功地实现了现代化,成为西方宪政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阶段始终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始终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性。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时代背景,不断地提出、继承和完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与生态文明思想密切相关的理论观点,最终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目标明确,任务艰巨,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各种风险。深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风险思想,尤其是经济风险,政治风险,社会风险,文化风险,以及生态风险等思想内容,对于我们批判借鉴西方风险社会理论,正确应对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平 《岭南学刊》2011,(2):127-130
马克思恩格斯最早论及人的社会化问题并明确了人的社会化的依据、被加速的动因、理想目标三个基本问题。人的社会本质是人的社会化的内在依据和必然要求,劳动、生产的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加速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的社会化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12.
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的演化过程中,有一个迄今尚未得到清楚认识的原则性转向,即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认知先于修辞"的原则向后世马克思主义的"修辞先于认知"的原则的转向.依照前一条原则,理论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揭露真相、发现真理,其间,修辞服从认知的需要;凡是符合这一原则的理论就是科学,反之则是意识形态.可依照后一条原则,对理论来说,为谁说话、说什么话、'怎样说话是首要的事情,至于所说的话是真是假反倒是次要的事情,也就是说,认知必须服从修辞的需要;据此,一切理论都是意识形态.这一转向可以称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的"修辞学转向",这是一个很成问题的转向.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思想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公平问题有大量论述,重温这些理论对于实现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邓兆明 《岭南学刊》2005,1(5):35-39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新唯物主义哲学的过程中,不仅继承了哲学史上优秀思想成果,而且提出了许多创新的思想和观点。这些思想观点主要体现在哲学研究对象上的创新、在哲学思维方式上的创新、在社会历史观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共和国”思想主要是围绕“社会共和国”、“无产阶级专政”、“民主共和国”、“议行合一”、“社会解放”等范畴进行理论论证的。据此,我们可以从中归纳出五个方面的基本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6.
夏建国  曾艳 《湖湘论坛》2010,23(5):17-23
作为一种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必须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大众化,在于其理论的阶级性即无产阶级性,在于其理论的实践性,还在于它的国际主义原则。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恩格斯进行了积极探索,采取了相互融合的几种有效方式,大大提升了无产阶级的认识,使马克思主义逐渐传播开来,形成为改变世界的现实的物质力量。马克思恩格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和实践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化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化是指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取向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及心理意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化思想内含人与自然实现本质统一的价值观、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统合的生态实践观、利用自然与复活自然一体的生态制度观、享用自然资源与节约自然资源互动的生态消费观。认真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化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先进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周少岐 《岭南学刊》2007,1(5):91-95
冒天启先生在《坚持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构建中国的经济学新体系》一文中,对马恩原创思想的理解有失客观和公正。"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不是构建股份制。即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必须把交换价值与价值决定区别开来,否则就等于把价值与商业价值即价格混为一谈。劳动价值论得以建立的事实依据完全是马克思那个时代的客观存在,就是在今天地球上的某些地方也没有变。只要是雇佣劳动存在,只要是市场(商品)经济,它就不可能变,劳动价值论也就不可能没有适用性。恩格斯晚年发表的《卡.马克思<1848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反思了他和马克思1848年前后对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条件和进程的判断失误,绝不是否定《共产党宣言》中的那些基本观点,更不存在什么否定暴力手段、主张"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思想或观点。  相似文献   

19.
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环境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认为: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统一的纽带。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私有制的存在,自由自觉的劳动不复存在,存在的只是异化劳动,劳动的异化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扭曲的深层根源。为了从根本上恢复人与自然的天然的关系,必须扬弃异化劳动,从源头上解决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许进品 《桂海论丛》2009,25(4):11-15
以解析社会形态为逻辑起点,以社会形态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为视角,在对社会主义进行哲学定论基础之上对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内容进行科学预测,是马克思恩格斯认识社会主义的理论思维和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