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共同富裕百年探索实践,是忠实坚守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为指导、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化解共同富裕阶段性难题的光辉典范,是归根到底马克思主义"行"的生动诠释。  相似文献   

2.
党的二十大报告始终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刻的价值逻辑。“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初心的实质内容,是党的精神谱系的灵魂,规定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目的,是党一切工作的根本价值导向,是评判工作得失成败的根本价值标准;这一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以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实践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制度基础;这一思想有着完善的价值结构,人民既是价值主体也是价值客体,既是价值目的也是价值手段,是在人民实践中主体和客体、目的和手段的辩证统一;这一思想体现在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理想信念、党性党风之中,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特别体现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之中,以及以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经济制度和体制,文化事业、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和国家安全体系建设等各个领域;这一思想以人民全面共建共享为实现路径,以全面发展的人民为价值主体和依靠力量,以人民的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为最终价值目的。  相似文献   

3.
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守好“三农”基础、主动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前提。当前,我国已经开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新阶段。从共同富裕的实践主体和实现途径看,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主体和重要途径。要把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放在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下谋划,坚持党对乡村振兴的集中统一领导;全面深化乡村领域改革,释放发展活力;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增强乡村振兴发展的平衡性;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和民生改善。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与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共同富裕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什么样的共同富裕以及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在为什么要实现共同富裕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等科学论断,明确“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在实现什么样的共同富裕上,明确新时代的共同富裕是分阶段实现的全体人民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富裕;在如何实现共同富裕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体系化创新,构成了新时代稳步推进共同富裕的科学理论体系,为新时代的共同富裕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引。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百年探索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以人民解放为主题的人民观时期,以人民当家做主为主题的人民观时期,以人民温饱为主题的人民观时期,以人民发展为主题的人民观时期。在百年人民观的探索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宝贵经验,体现为坚守人民根本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遵循人民满意标准,确保人民利益至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发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观,要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自觉践行初心使命;着力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与世界各国携手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城乡二元体制的刚性和系统性,是我国在创造史无前例经济奇迹的同时,产生的中等收入群体增长相对较缓、贫富差距相对较大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推进共同富裕必须突破的中心所在。在今天和未来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实现农民真正市民化和自主选择、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市偏好政策的全面取消等,缩小城乡差距乃至使其消失,是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本文围绕深化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这一中心命题,尝试从制度创新、农村农业产业升级、基本民生保障、社会公共需求、农业财政制度和城乡治理体制六个方面提出一套实践路径和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7.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有其历史进路与现实逻辑,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路径。解决好社会主要矛盾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是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奋斗目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必须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凸显个人全面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8.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人民的热切期盼,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理想追求,其具有内在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共同富裕的核心内涵主要体现为:全民富裕、全面富裕、共建富裕、渐进富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需要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支撑共同富裕,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保障共同富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共同富裕,着力改善民生兜底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9.
朱庆葆 《群众》2022,(11):23-24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强调“只要始终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回首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谱写出这样壮丽的民族复兴新史诗全部的秘诀,就在于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性、时代性和人民性。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如期实现,当代中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新发展阶段。站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把握新发展阶段中国法治现代化的未来走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大时代课题更加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大命题,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即为:“我国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国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  相似文献   

12.
杨振家 《创造》2021,29(9):4-1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①在新发展阶段,如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发展必须直面的问题.自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首次提出"获得感"概念后,习近平总书记在诸多场合对"人民获得感"的内涵和提升理路作出了阐释和说明,丰富了"人民获得感"的理论内涵.立足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和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阶段性新特点新任务,为更好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理论遵循.  相似文献   

13.
新发展阶段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立足于现实的中国国情和生产实践,探索符合人民利益、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路径。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要真正落到实处,首先要在价值层面明确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终极追求,从而为共同富裕提供根本的方向性指引。其次要在制度层面为共同富裕提供根本保障,通过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推进共同富裕。再次要在具体的体制机制层面逐步完善共同富裕的保障机制和动力机制,为共同富裕的落实提供坚实支撑。  相似文献   

14.
王晓红 《群众》2022,(24):14-1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明确了共同富裕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深入贯彻二十大精神,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征程上,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人民期盼的幸福生活已成为江苏承载“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的重要任务。为此,需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高水平的共同富裕。激发市场主体的创富活力,  相似文献   

15.
社会制度的融入是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基本保障和重要机理。在新时代,随着我国的政策基调转向“共同富裕”,以共同富裕为核心的政策制度势必会成为形塑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重要力量。社会工作与共同富裕之间具有一定的耦合性,可以将社会工作实践应用于促进共同富裕。但传统社会工作的“西方立场”以及具有的“去社会化”“实证化”倾向却无法回应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属性、宏观议题以及本土实践智慧。基于此,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型社会工作实践范式的建构,将有助于超越现有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局限,进而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共同富裕型社会工作的实现路径需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价值立场,以反身性实践为重要方法构建理论知识,以微观与宏观相结合为服务取向明晰介入特征,以制度融入为发展策略塑造实践内容。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的解放、人的需要、人的发展、人的自由和人的价值等人学问题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逻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传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走出一条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从人学理论溯源、历史发展脉络、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等维度阐析中国式现代化,有助于深刻认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在新征程上继续重视人民力量、推动人民创造性实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国新  黄亚如 《创造》2023,(11):44-48
<正>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和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显著成效,共同富裕成为迈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的一项重要任务。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必须从多层面深刻把握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不断探求实现共同富裕的多种途径,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深刻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意义,坚定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信念,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走向实践的思想基础。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向实践的转化有三个基本向度:一是转化为实践主体的思想观念,这个过程是通过思想的发展、信念的统一实现的;二是转化为新时期的政策、制度和法规,也就是把理论形态和观念形态转化为可操作性的制度形态;三是转化为社会实践活动,这是"四个全面"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最终目标,是理论创新的最终目的与崇高使命。  相似文献   

19.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我国有其深厚的历史脉络、现实逻辑和实践路径。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从站起来、立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历程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路;改革发展所取得的经济成就、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和科技发展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实逻辑;坚持党对共同富裕事业的领导、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财富观考察与审视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形式、性质,以及财富生产的本质、制度、逻辑与结果,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过程中剥削与贫困的二重积累进行了实然阐述。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与扬弃,马克思构想了人类未来社会形态的应然图景,并确立了未来社会的根本价值目标,即共同富裕。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共产主义社会,生产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标,劳动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人们共享社会财富,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共同富裕已成为党和国家事业中更为突出的现实主题。新时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践行之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财富观视域中的共同富裕思想,根本性地超越了当今西方世界福利国家政策,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与世界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