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今年是“五一口号”精神提出75周年。历经75年的发展,尽管我国国情已经有了巨大变化,但“五一口号”精神却并未在历史进展中被消磨被遗忘,依然发挥着重要的历史影响。新时代,我们应当充分挖掘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化价值,继续继承和发扬“五一口号”的精神,充分发挥中国新型政党体制的优越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凝聚奋斗力量。  相似文献   

2.
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5周年之际,发掘“五一口号”的优秀传统文化意蕴,重温多党合作的辉煌历程,对于传承民主党派优良传统、推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好地发挥新型政党制度的治理效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1948年4月30日中共发出了号召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共商国是、成立联合政府的"五一口号",得到了各爱国民主人士热烈的响应。这一历史事件成为中国民主政治的里程碑,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篇章,有着非凡的历史意义。能够引起共同血脉的华夏仁人志士的共鸣,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的影响有关。"五一口号"的提出体现了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均平惠民"的思想;凸显了积极进取、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担当意识;表现出了放眼未来、海纳百川的坦诚胸襟。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五一口号”的发布,是中国政治发展史上“里程碑”事件,它开启了多党合作、“协商建国”的新征程。从历史上看,“五一口号”意味着政治共识的达成,有赖于政党间积极的政治互动,在共同目标、机制构建、文化认同这三个层次逐步展开。从现实来看,在新征程上,要弘扬“五一口号”精神,必须扩大利益交汇,“寻求最大公约数”;完善协商机制,“有事大家多商量”;增进文化认同,“画出最大同心圆”,广泛而深入地凝聚社会共识,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团结奋斗。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新征程的首要任务是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优秀企业家作用。新时代优秀企业家精神所包含的“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核心内容,都可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找到思想依据和力量源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文化基因,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营养和理论智慧,对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论断,是我们党取得一次又一次伟大胜利的重要法宝。从“何以结合”“结合什么”和“怎样结合”几个维度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逻辑。在理论、历史和世界视角中充分领会其时代意义,续写新辉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动二者相结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在内容与形式上将其进行积极转化。  相似文献   

7.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了《纪念“五一”节口号》,提出建立一个由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等组成的联合政府,由此形成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本文正是分析了“五一口号”的发布历程、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阐述了精准领会“五一口号”在新时代的精神内涵;“五一口号”发布的历史价值将再次呈现与升华;不忘初心,继承“五一口号”的政治立场、民主精神和优良传统等“五一口号”的新时代启示。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五一口号”把政治口号和文化口号统一起来,把“团结”的原生价值和“共识”的目的价值统一起来,形成协商建国、共同奋斗的综合价值,反映党团结领导人民共同奋斗的总体价值,体现党引领各民主党派合作发展的长远价值,彰显推动中华民族复兴这个最高的目标价值。“五一口号”开启了中共与民主党派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建设新中国的历史进程,反映了中共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从文化政治学向度的感性认识转向文化哲学向度的理性认识,实现了政党建设、国家建设和社会建设多重向度的价值跃迁。  相似文献   

9.
<正>“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总书记强调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高度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因素。在新时期,要充分发掘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内在关联,鼓励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两创”,进而增强文化自信,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扬光大,赋予其中国特点和中国色彩。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重大论断建构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可能”新的解释学范式,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增强文化自信和推进文化创新达到了新高度。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逻辑契合、理论架构,进一步把握二者之间共同的价值追求,有利于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赋予新的文化底色和思想底蕴。  相似文献   

11.
1948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决定用发布口号的方式来表达“全国人民一致行动,为建立新中国共同奋斗”的政治意图。于是,亲自代表中共中央起草了鼓舞人心的“五一口号”。“五一口号”共23条,全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重大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12.
1948年4月30日,中国共产党《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发布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积极回应,表示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起为建立新中国而团结合作。“五一口号”吹响了建立新中国的集结号,奠定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基本政治格局。新征程上,重温“五一口号”,深刻把握“五一口号”的价值意蕴,有助于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自信,彰显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新型政党制度优势,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相似文献   

13.
“五一”口号的历史意义与当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的价值在于给予人们以当代启示。对“五一”口号的历史意义的挖掘和利用,可以获得深刻的当代启示。“五一”口号的历史意义是:“五一”口号是讨伐专制独裁统治的宣言书,为推翻蒋家王朝统治提供了强劲的精神动力;“五一”口号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动员令,对于帮助各民主党派认知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本质,确立共产党执政地位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五一”口号是建立多党合作制度的集结号,为形成有中国特色政党关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五一”口号给予我们的启示有:源于口号价值取向之启示,源于口号内涵意义之启示,源于口号时机背景之启示。  相似文献   

14.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发布了“五一口号”,震撼人心,意义重大。“五一口号”迄今已提出七十五周年,其丰富的精神内涵以及历史启示意义是与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相关重要论述思想相契合的,“五一口号”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根基和政治原则相一致的,继承好“五一口号”精神,必将能更好地促进新时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更有效地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更广泛地凝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国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15.
“五一口号”是共产党在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向全国人民提出的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建立真正民主新政权的行动纲领,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进程。从“五一口号”的发布,到今天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的不断完善,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发展理念,人民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充分享受了民主的权利。  相似文献   

16.
武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武术课程肩负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和责任。本文分析了高校武术课程涵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探讨了高校武术课程涵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不足之处,提出了高校武术课程涵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路径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李冰治水使四川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治蜀兴川的光辉典范。其治水蕴含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鲜明科学性,敬畏生命、仁民爱物的显著人民性,因势利导、因时制宜的突出实践性,是传统文化历史与现实贯通的具象呈现。李冰治水充分反映了实践与认识、整体与部分、对立与统一、联系与发展的哲学思维,正确把握了尊重自然、综合治理、趋利避害与治蜀兴川的科学方法,与新时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中国”“美好生态环境需要”“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核高度契合,深刻诠释了新时代生态哲学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底层逻辑。传承中华文脉,要不断推进以“李冰治水”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众化和时代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转化和新发展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18.
培育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上。对于儒学公共精神的重视与开掘,即是阐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进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弘扬“两个结合”,即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间意欲实现相结合的前提,便在于把握二者的思想契合性。可以说以儒学公共精神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精神气质、价值理念与制度理想等维度上具有鲜明的契合性。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著名的“五一口号”发布60周年。“五一口号”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和党的统一战线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五一口号”的历史价值可概括为三大“历史起点”。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中共“五一”口号发布及新政协会议召开50周年纪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