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户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作为参政党的民主党派,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助于民主党派增强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自觉性,加强自身建设,发挥参政党的功能和作用。民主党派在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2.
中国各民主党派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友党,在“互相监督”的基础上,“肝胆相照”成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的方针,党的三代领导人和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在长期的合作共事中,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事例。  相似文献   

3.
60年前,以各民主党派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口号”为标志,开创了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篇章;以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共商建国大计为标志,揭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序幕。60年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要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60周年为契机,继承传统,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定信念,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1947年下半年,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阶段。国民党当局对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充满了敌意,并宣布民盟等民主党派为非法团体;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各民主党派的同时也对民主党派的“中间路线”进行了批评;民主党派在“中间路线”幻想破灭的同时,加强了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即“五一口号”)。“五一口号”的提出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的积极响应,这对促进新中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建立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影响延续到今天。  相似文献   

5.
民主党派自20世纪20年代后期出现在中国的政治舞台,在八十多年的政治生涯中,从国民党统治下的在野党,到参加共产党领导的联合政府,成为社会主义的参政党,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走过了从爱国主义到新民主主义再到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各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这是对各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历程的科学总结,是对民主党派性质和政治地位的科学论断。这一概括简洁、明确,符合民主党派的实际,必将有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的政治基础,有利于民主党派充分发挥参政党作用。  相似文献   

6.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监督作用,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一项战略方针,也是实行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处理执政党与参政党党际关系的正确方针,其重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长期合作。因此,互相监督是长期共存的基础,长期共存是互相监督的前提。本文系作者在重新学习这一方针之后,侧重于互相监督的三个层面,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7.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搞好民主党派工作,是我们要不断深入思考和研究的世纪性问题,也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问题。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把民主党派工作推上一个新水平,必须在“求真”、“求高”、“求深”、“求精”、“求实”、“求情”上下功夫,使民主党派的参政党形象更完美,影响力更悠远,更深地植根于广大的人民群众之中。一、“求真”“求真”是指民主党派要力求更真诚地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当好中国共产党的助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点,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  相似文献   

8.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到民主党派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团体”,然而1957年的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彻底转变八大对民主党派性质的认识,民主党派的性质由“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团体”变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中共对民主党派性质认识的转变有其复杂的原因,主要是中共对国际形势的观察和认识,中共对国内形势的严重估计,以及各民主党派对自身认识的不足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及民主党派自身的发展,新世纪的中国民主党派已经演变成为以“振兴中华”为奋斗目标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知识分子政治组织;中国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具有阶级属性一致性和政党性质差异性的辨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报刊等材料,论述了民主党派媒介形象的一个侧面——“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文章对“亲密朋友”这一概念进行了梳理.从中国共产党的主导作用、媒体的直接作用、民主党派的从属作用以及受众的支持作用四个方面,分析了民主党派这一媒介形象得以构建的原因。文章认为。新形势下还需要着力构建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媒介形象。  相似文献   

11.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发布了“五一”口号,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回顾“五一”口号的提出过程,以及半个多世纪以来各民主党派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光辉历史,“五一”口号的发布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正确有效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2.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各民主党派在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团结合作、共同奋斗的历史进程中,各自都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在新世纪新阶段,要把民主党派建设成为高素质参政党,就要把老一代创建、发展民主党派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一代一代传下去,坚定不移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抵制“政治多元化”、“政党轮替”等错误思潮的影响,在政治上与中国共产党保持高度一致,在多党合作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13.
民主党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浅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社会”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温馨词汇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新的执政目标,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校准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作为与中国共产党密切合作的参政党的民主党派,必须适应这个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挥优势,凝聚力量,积极建言献策、参政议政,真正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实绩,这既是时代赋予民主党派的历史使命,也是民主党派必然的、正确的历史选择。一、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对民主…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各级统战部门积极支持民主党派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职能,凝聚了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的思想共识。如何更好发挥民主党派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的作用,实现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干在一起”,宝鸡市委统战部通过长期实践,不断摸索,创新提出“党派工作协同协商”,引导各民主党派发挥优势,付诸行动,担当作为,协同推进党的中心工作。  相似文献   

15.
民主党派是同心共筑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几十年来,中国民主党派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追寻中国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爱国主义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6.
“同心思想”产生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与民主党派同心合作的历史和实践: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实现了从争取民主党派与之同心到领导民主党派与之同心;另一方面,各民主党派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奋斗,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7.
解放初期,面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形势、任务发生根本性变化,一些民主党派领导人认为民主党派为之奋斗的目标、任务已实现,已无继续存在的必要,纷纷酝酿“光荣结束”。在此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及时出面,劝止民主党派“光荣结束”,并严厉批评了共产党内一些人在民主党派存废和历史作用问题上的错误思想,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终于使民主党派得以存在下来。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体现在“和合”文化、“修身”文化和“善缘”文化三个方面。其中,“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核心、最有代表性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既讲求同舟共济、和谐统一,又体现了“和而不同”的文化传统,从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团结合作的政党关系,  相似文献   

19.
重温“五一口号”,回望我党和各民主党派通力合作的60年光荣历史,激发各民主党派主人翁意识,继承优良传统,积极参与中国民主政治的实践,坚持完善多党合作制度,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同开创未来中国。  相似文献   

20.
历史的发展往往依托于彪炳千秋的历史事件,中国的多党合作史亦然。“五一口号”发布得到纷纷响应,就是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公开、自觉地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转折点和里程碑。历史是面镜子,中共发布“五一口号”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积极响应的史实昭示我们:中国共产党为追求民主团结矢志不移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是立身之本;中国多党合作政治格局的形成与发展,有其历史必然性;坚持和发展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必须充分运用好“统一战线”法宝,求同存异,凝聚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