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山艺术"是辽宁大众文化的领军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辽宁大众的思想水平和精神境界。"本山艺术"既有积极因素,也存在不足。辽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借助"本山艺术"形式,提升其文化内涵,全方位多角度建构"本山艺术",使其成为辽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推手。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是近年来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众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及实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及制约因素;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及应注意的问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理论深度;实证性研究材料匮乏;提出的一些举措缺乏实践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在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解决好的两个重大问题。在边疆民族地区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及各民族友好相处,还可以提升党在民族地区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进而筑牢党的执政地位。在边疆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做到:一是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任务及内容要求;二是正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边疆民族地区推进的困境;三是积极探索在边疆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要达此目标,需要把握好几个基本维度:民族性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形式维度;科学性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维度;大众性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维度。  相似文献   

5.
赵岩 《世纪桥》2010,(1):38-39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正式提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命题。笔者认为,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要明确和解决三个基本问题:第一,什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二,为什么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三,如何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文在厘清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因,并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侯静 《党的文献》2011,(6):58-62,85
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被进步知识分子消化吸收后,在20世纪30年代更广泛地传播开来。学术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范围,涉及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等广泛领域。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学者们围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目的任务、实现途径等问题进行了自觉而深入的探索,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必须采用生动浅显的语言、民族的表现形式、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宣传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还在于他们能自觉地在党的领导下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进行正确把握和引导,以保证其健康、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成功经验,这些经验可以概括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条件;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保证;走群众路线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方法;与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论战与较量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8.
解决重大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观要求和推动力,从而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的。因此,应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在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21世纪的今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日常生活如何对接?马克思主义如何抵达人们心灵深处,真正有效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些都是今天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文艺大众化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大众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基本原则和路径选择等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这一思想对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大众化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以来,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各领域的学者着重从基本概念、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传播、大众化路径等视角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展开研究,提出诸多颇有启发性的学术观点。尽管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顺利推进提供了理论支撑,但由于大众化研究中的一些前提性学术问题还没有解决,使得很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问题仍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们需要在总结近五年以来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研究的成就及不足,加深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解,扩宽理论层次和理论视野,以便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研究及其现实践行。  相似文献   

12.
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找准着力点。可以说,坚持解放思想,推进理论创新,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与党员干部带头学习相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保障;关注现实,走进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之路;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理论研究和宣传队伍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保障;构筑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平台是推进马克思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高乃云 《求实》2012,(10):8-11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重大战略意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境遇较为复杂,表现出理论创新不足、针对性不强、传播方式落后、传播人才专业化水平不高、管理测评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分析透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现实问题,积极构建适应新形势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和长效机制,是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有效性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4.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成功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启示,主要包括:第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引导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第二,强调在党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三,把在知识分子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放在全国各阶层的首位;第四,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相统一.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效果。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途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此,需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载体;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调机制;完善全员育人机制;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第二课堂联动机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6.
围绕"公众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力量"这一基点,阐述了三个层面的问题:反思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力量,让公众参与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公众参与什么才能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境下,公众如何参与才能有效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大众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这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含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历程和要求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自马克思主义创立以来,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经典作家都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他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化、民族化和通俗化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背景下,重新梳理和总结经典作家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和实践经验,对于我们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列宁在领导苏俄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始终十分重视理论教育和武装大众的问题。列宁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防止用肢解的、修正的、教条的马克思主义"化"大众。他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联系客观实际,也就是要与俄国社会发展的现实任务、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大众化的实际对象相联系。他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运用学校课堂、通俗化的语言、媒介、实践生活等多样化的载体形式。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德育的重要任务,如何提高教育效果、拓展实践路径是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对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育效果和实践路径进行调查分析,力求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并为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育效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