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的集体智慧。毛泽东和邓小平在借鉴和反恩苏联模式的基础上,接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最终找到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探索与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探索是一脉相承的,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形成路径,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的集体智慧。毛泽东和邓小平在借鉴和反思苏联模式的基础上,接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最终找到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探索与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探索是一脉相承的,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形成路径,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天津支部生活》2012,(12):48-49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在改革开放30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  相似文献   

4.
1975年经济整顿在党的经济工作史上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5年邓小平领导的经济整顿在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是推进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一次尝试,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次探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初试验,是中国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先声".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并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紧扣“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以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展开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形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历史视野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长期探索的宝贵财富,根植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必将指导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并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正确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也加深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科学理解。攀枝花的开发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集中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若干典型特点,它是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缩影和代表。  相似文献   

8.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放眼全球,风云变幻。如果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仍然处于低潮,那么,改革开放以来,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则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是什么推动了中华民族越来越显示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归结起来就是:“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9.
党员应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10.
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睹、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的不懈追求。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就其奋斗目标而言,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改革开放40年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开拓创新、接力攀登,持续探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三步走"战略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逐步形成、不断完善。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  相似文献   

12.
穆敏 《理论学刊》2007,3(11):22-26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基础上,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对的重大课题。但是,由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缺乏深刻认识,导致一个时期内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曲折过程。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科学分析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那时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全新探索、开拓的历史时期,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党的十七大报告对29年来改革开放历史经验进行了新的概括,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共产党人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新中国成立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主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奋斗历程、辉煌成就、持续探索、实践经验,综合运用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国际视野,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主题。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一方面努力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另一方面与时俱进,努力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不断提出新观点、创造新形式,从而把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体现中国特色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社会主义模式。从我国现实状况来看,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公民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主义模式正在逐步形成之中,目前已经初具雏形,但还没有定型,有待于今后在实践中进一步变革、发展和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5.
正党内协商民主是为满足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实际需要而展开的民主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实践拓展,也是对西方社会质疑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重要理论与实践回击。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协商民主进行持续接力研究,首先应明晰其实践脉络,其次应探讨其重要特征,进而总结其当代价值。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协商民主的历史实践自吹响改革开放伟大号角伊始,中国共产党走过  相似文献   

16.
信息     
《天津支部生活》2010,(10):52-53
中央支持经济特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 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时强调,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进行的一个伟大创举。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三次突破"凡是论",不断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和不断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真正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波澜壮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中国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成为共产国际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的一面旗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力、活力和潜力无可辩驳地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没有别的什么主义能够  相似文献   

19.
王长平 《新长征》2009,(10):8-10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全会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揭开序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开始开辟,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邓小平理论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中国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20.
贾建芳 《红旗文稿》2012,(24):11-1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升了科学发展观的地位,扩展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进一步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从纵横两个角度规范和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信念以及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以"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更明确地揭示了各阶段探索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贡献及其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