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宗良 《新视野》2008,(1):10-12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一系列执政的新经验,发展了党的执政理念和社会主义观,其中包括提高社会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全局中的地位,并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把人民民主视为社会主义的生命等等.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必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民生的改善必须以扩大人民民主作为政治保证,而改善民生、扩大人民民主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党的建设"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执政能力建设就是要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以便带动全党,"使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的期待";先进性建设就是要"使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2.
孙洁 《实践》2012,(9):17
这一讲,我们同大家谈谈科学发展要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这一话题。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对此作了明确部署。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推进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是我们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着眼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的工作要求。我们怎样深刻领会、全面把握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社会建设的精神实质呢?  相似文献   

3.
人民群众主体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坚持人民群众主体论是共产党执政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执政60年的基本经验.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已进入一个十分特殊、十分关键的历史阶段,坚持人民群众主体论的根本性、决定性意义和要求更加突出.在当前形势下,坚持人民群众主体论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关键的是要高度关注民生,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点,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最根本的就是要努力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真正解决好为了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执掌政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越是困难时刻,越要高度关注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是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当前经济发展中的困难,我们要更加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  相似文献   

5.
脱离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之后最大的危险。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政治信仰和执政理念。中央和省委提出,要按照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把民生、民情和民意,时刻抓在手上,放在心头。这既是对各级党组织的政治要求,也是广大党员干部应有的政治自觉、政治责任。放在心头,重在有情。要做群众贴心人,对改善民生真上心、真热心、真关心,把改善民生作为谋发展、抓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中培养和增进爱民、亲民、为民的感  相似文献   

6.
刘建高 《求贤》2007,(10):47-47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套学所所长李培林在最新一期出版的《求是》撰文指出;改善民生,是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点;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则是保证民生持续改善的前提。1.改善民生是中国改革的目的,改善民生离不开改革。我们要从改善民生出发.继续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2.改善民生是发展的目的,民生问题要靠发展采解决。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叉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如何不断加强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一直是我们党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三个代表”是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基础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结合点。具体来说,始终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既是党的领导的核心内容,又是巩固执政的经济基础的根本保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既是实现党的思想领导的必然要求,又是巩固执政的思想基础的支柱;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是党的领导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又是巩固执政基础的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8.
吴世民 《前线》2010,(12):26-27
<正>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解决民生作为执政的重要内容、作为财政投入的主要方向,保障和改善民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9.
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它关系到我们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到我们党的历史任务的完成,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回顾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史,可以说,巩固政权是我们党执政的前提,发展经济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改善民生是我们党执政的目的.巩固政权,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但是,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对我们党执政提出的挑战不一样,对执政能力的要求不同,执政的重点也不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重点的与时俱进充分表明,我们党是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相似文献   

10.
不断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和建设发展的一条红线。苏区时期的民生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面临局部执政,解决民生问题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在艰苦的条件下苏区党和政府为解决民生问题,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也积累了一系列经验,包括:民生是立党治国之本、发展经济是民生之根、社会建设是民生之路、共享和公平是民生之向。这些宝贵经验给我们在新形势下解决民生问题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社会建设,民生为重。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改善民生的论述,是历次党的代表大会中文字篇幅最多、观点最鲜明、要求最具体、论述最深刻、内容最丰富的。党的十七大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  相似文献   

12.
提高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东昊  贺静 《实践》2005,(4):13-1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一要求在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显得尤其重要和迫切。建设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一直十分重视改善民生。然而,党对改善民生的认识和决策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历程。应该说,改革开放的前20年是将改善民生从属于经济建设的,民生的改善相对滞后。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党作出了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决策,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布局,推进了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额尔敦仓 《实践》2008,(3):33-33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民生问题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这也为民政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民政与民生密切相关,解决民生问题是新时期民政工作新的生长点和发展点。各级民政部门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不断强化"以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民生问题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这也为民政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民政与民生密切相关,解决民生问题是新时期民政工作新的生长点和发展点。各级民政部门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不断强化以  相似文献   

16.
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强调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这一概念的提出,使我国社会  相似文献   

17.
论政府改善民生的责任和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  张雪琳 《求实》2008,(4):59-60
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生问题关乎社会治乱与政权兴亡.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同时,改善民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应成为政府执政的优先目标,并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来切实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就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问题,并把改善民生作为基本国策。它是党的根本宗旨,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判断一切工作和是非得失的标准。因而,以人为本的民生观是具有永恒主题价值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19.
我们党是执政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是领导胜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和最根本的问题。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是党在新世纪要解决的历史性课题之一。要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中国的社会发展、政治变革等各个领域,在努力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就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问题,并把改善民生作为基本国策.它是党的根本宗旨、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判断一切工作和是非得失的标准.因而,以人为本的民生观是具有永恒主题价值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