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民政坛》2010,(4):36-37
李林2010年3月8日在《学习时报》上撰文《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标志性成就,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法律体系的形成,并不意味着法律体系已完善。  相似文献   

2.
《公民导刊》2009,(7):2-2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闭幕会上强调,今明两年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关键时期,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确保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3.
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今后的任务是要完善这一法律体系。这个任务同样十分艰巨。首先,需要制订、修订、协调法律规范和改革完善司法体制、机制的任务比较繁重。其次,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不少困难,其中包括:没有直接可资参照的法律体系,要靠自己摸索;中国的国情复杂,但又要确立统一的法律体系和内容,完善的难度较大;缺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经验等。以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做好以下工作:进一步树立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理念,发挥立法主体的作用,凸显立法审查功能和创新立法等。  相似文献   

4.
法律体系是一个国家法制建设的载体,也是一定时期社会价值观体现。经过三十多年的法制建设,我国于2010年宣布已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和谐社会成为我国社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价值观。我国应以此为指引,进一步完善已建成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5.
《人大论坛》2009,(7):1-1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6月27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闭幕会上强调,今明两年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关键时期,立法工作的任务艰巨而繁重。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确保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6.
刘友凡 《楚天主人》2011,(12):14-16
2011年3月10日,吴邦国委员长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郑重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法律体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如何进一步完善这个法律体系,尤其是如何发挥地方立法的作用,是我们从事地方立法工作的同志需要认真思考的一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不仅使我国的立法工作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同时也使我国的法治建设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一历史阶段,如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何进一步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将是法;台建设面临的两大任务。  相似文献   

8.
《山东人大工作》2009,(2):62-62
据《光明日报》报道,不久前,中国法学会的一个课题研究组在研究今后5年立法规划时,在法学界做了一个问卷调查,90%的专家认为刑法类法律制度已经比较完备;78%的专家认为社会法这个法律部门的法律制度很不完备;其他几个法律部门也还有不少重要法律需要制定。特别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所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任务仍然相当繁重。  相似文献   

9.
徐华 《人民政坛》2012,(9):11-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以宪法为统帅的多层次多部门的法律规范体系正式确立。这标志着立法工作的重点将由构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转向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无疑是一个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大》2009,(17):11-12
本次常委会会议,会期不长、内容重要。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各项预定任务,会议开得很成功。 集中开展法律清理工作,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科学、统一、和谐,确保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1.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本次常委会会议,会期不长、内容重要。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各项预定任务,会议开得很成功。 集中开展法律清理工作,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科学、统一、和谐,确保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2.
法言 《中国人大》2011,(11):32-38
2011年3月10日,吴邦国委员长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为了加强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配合“六五”普法,本刊将连续刊载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唐智宏 《湖湘论坛》2002,15(4):67-68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二一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①尽管十五大报告确认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还只是在孕育之中,但框架性的当代中国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②探讨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特征,首先应当界定“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论域。众所周知,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理当属于“当代中国”的范畴;而法律体系一般是指一个国家的法律规范以宪法为基础,构成一个法的部门界限清晰,上下、左右、前后的关系相互协调、和谐…  相似文献   

14.
李林 《中国人大》2011,(3):24-2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为我国法学研究的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条件,同时也对加强法学研究、尤其是加强对我国法律体系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多部门、多层次法律规范构成的法律体系。法学理论工作者应当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为契机,把握好新形势下法学理论研究的正确方向和新任务新要求。  相似文献   

16.
《云南人大》2006,(9):18-18,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核心、不同法律门类和不同效力层次的法律规范组成的有机体系。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80年至今,我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制定地方性法规工作中取得了巨大成绩。地方立法保证了我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马海燕 《中国人大》2009,(17):33-33
“二○一○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要求肯定可以按时实现,大家等着二○一一年全国人大会议时听报告吧。”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乔晓阳这样信心满满告诉中新社记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核心,由七个法律部门和三个层次法律规范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相似文献   

18.
监督法专章对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做了规范。这是在立法法已有的立法监督规定的基础上,在新形势下为维护法制统一与尊严,对法律监督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与深化,必将更加有效地从总体上保证我国以宪法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内部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9.
高绍林 《天津人大》2010,(12):14-15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标,党的十六大作了重申,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任务。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就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几个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并且宣布“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标任务。这也就在党的文献中正式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此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进一步确认和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