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锋队》1995,(Z2)
郭兰英入党记郭兰英很早就提出了入党申请,而且一直为之努力了几十年。但是,每次在党组织审批新党员时,她都因为群众意见太多而不能如愿。又一次新党员审评会开始了。一贯以仗义执言著称的中国歌剧舞剧院的老院长、著名词作家乔羽,此时照样心直口快:"我说郭兰英是有...  相似文献   

2.
记得电视节目中曾播出一条消息,说的是山东省的一位农民靠种苹果致富。他种的苹果质地优良,此外,他还另辟蹊径,在苹果尚未成熟之前,有选择地在果子上刻上“勤劳致富”、“恭喜发财”等吉祥词语,待果子成熟后,卖出了好价钱。不久前,在报上又见到《老汉卖瓜刻“名言”》的消息见8月2《贵阳晚报》社会新闻版。该老汉是贵阳安井村有点文化的人,在金瓜上所刻的“要想建设快,坚决反腐败”、“人无钱财莫灰心,有子送入学堂门”等语,更有警示、祝福之意。这一南一北的两位农民,所作所为真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之所以比别人略高一筹,…  相似文献   

3.
鲁迅的真伪     
舒展 《唯实》2001,(5):69-70
1928年春,鲁迅收到一位女大学生马湘影的来信,说年初在杭州孤山承蒙先生允许,给我经常通讯并指导……鲁迅当即回了一信,说我已十年没到杭州去了,孤山见面一事,纯属子虚乌有。鲁迅又托住在杭州的青年作家许钦文打听,才知道是有一个姓周的人,在城外教书,自称“鲁迅”,说他作过一本《彷徨》,销行八万册云云。 这段冒充鲁迅的历史轶事,最近在电视连续剧《鲁迅与许广平》中播出了。情节有点变动:鲁迅和许广平站在假鲁迅院外土墙边,听他如何陶醉自吹。他俩淡淡苦笑,一走了之…… 这个骗子属于“小儿科”,鲁迅并没有愤怒揭发,…  相似文献   

4.
金纲 《前线》2011,(4):61-61
编辑安东拿来《三平斋夜语》嘱我说点什么,并介绍说作者九思,实是一位官员,“但他的书很有意思,很耐读,不见时下官僚习气.却多书香书卷之气,而且很有点不俗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吴志菲 《党史纵览》2010,(12):10-14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呀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呀地方……陕北是好江南,鲜花开满山.开呀满山;学习那南泥湾,处处是江南,是呀江南,又学习来又生产.三五九旅是模范……”这首由贺敬之作词、马可谱曲的脍炙人口的歌曲——《南泥湾》.经著名歌唱家郭兰英之口.唱遍了大江南北,唱得家喻户晓,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陕北有个好江南——南泥湾.然而,人们并不知道朱德与当年开垦南泥湾有着紧密的联系.他是开垦南泥湾的倡导者和决策者。  相似文献   

6.
诗言志,歌咏言,歌与诗历来是体现时代、社会、风俗、民情的窗口,所谓“观世俗之盛衰,演民情之流变”是也。郭兰英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时代的歌王,她演唱的歌因鲜明、典型地体现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特征而人以歌名,歌以人传,歌和人均在一个时代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这就使以再现郭兰英演唱生涯为主的十二集音乐电视连续剧《郭兰英》(中央电视台、山西电视台联合摄制)具备了沉重厚实的文化历史意蕴,也具备了较强的现实意义。中国革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贫苦农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作为主力军参加了革命,因此,作为时代文化主流…  相似文献   

7.
“郭兰英是我国的人民艺术家,她的演唱艺术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特别是具有山西黄河文化的基础,是对山西民歌和山西梆子的延伸与发展。她的艺术魅力不仅表现在有较强的民族性,还表现出世界性。时至今日,在我国众多的民族唱法的演员中,还很少有人可以超越。” ──李瑞环  相似文献   

8.
蒋光宇 《奋斗》2005,(1):56-56
咱们中国字的组词是颇有点意味的。有的词与词就差那么一字.其义便大相径庭。就说“马虎”吧.粗枝大叶的意思。而倘在“马虎”之后加个“眼”.成了“马虎眼”,那就完全是另回事了。它指掩人耳目的蒙混障眼之术。所说打“马虎眼”.诸位大都晓得吧。  相似文献   

9.
在办公室里,我听到一位同志打电话问询某一单位“财务公开”情况,隐隐听得电话的那一头有点颇不耐烦的声音:“别老是催,到时候给你们公开就是了。”我愕然了,财务是为谁“公开”?难道是仅仅为了应付纪检监察部门的检查?!我觉得,首先可以肯定一点:那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对财务公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还会觉得纪检监察部门的胳膊伸得有点“长”了;因为我还曾亲耳听到一位乡镇领导在上级布置财务公开时,不屑一顾地说道:“怎样理财我们知道,何须纪委唠唠叨叨……”过去在农村基层工作时,我曾多次参与搞计划生育工作,不止一次地…  相似文献   

10.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之所以享誉中外,不仅在于他对京剧艺术的创造性贡献,而且在于他那高尚的为人之德,特别是他那凛然不可欺的民族气节。正如一位俄罗斯艺术大师对他评价的那样:“梅兰芳的艺术魅力之所以超越国界,一是其高深的京剧艺术造诣使然,二是他伟大的民族气节征服了人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客厅艺术大师”缔造者 “我们不卖家具,而是客厅的艺术!”——特莱威集团总裁 蒋勇 历经中国家具界风起云涌近30年的淬炼,“特莱威”已成为“客厅艺术家”的代名词。好一句“我们不卖家具.而是客厅的艺术”,与其说这是特莱威总裁蒋勇的对经营企业的座右铭和指南针,不如说这是中国家居界战略思维高度的代名词。唯有如此,中国家具企业方可跻身世界顶尖家居之林!  相似文献   

12.
同仁,藏语中称之为热贡。译意为:金色的谷地。梦想成真的地方。在这片神奇土地上传承和发展的热贡艺术是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独有的文化特色.是青海省旅游开发的重要“板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一朵耀眼的“奇葩”.已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大美青海宣传平台上一张世界级的“金名片”。同仁县坚持把热贡文化产业作为农民持续增收的富民产业来抓.培植了一项富民产业.“点亮”了农民的新生活。  相似文献   

13.
电视剧《蚁族的奋斗》在安徽卫视播出之后.中国农业大学的官方微博在第一时间提出了抗议.原因是该剧多处情节和台词有“诋毁”农大之嫌.深深伤了农大学子的心。为此要求电视剧制作方和播出方道歉。(2月24日《北京日报》)  相似文献   

14.
刘金祥 《奋斗》2007,(4):53-55
易中天、于丹、阎崇年之后.2007年初河南大学的王立群教授成为《百家讲坛》推出的又一位“学术超人”.由王立群主讲的“读史记”才播出五期,《百家讲坛》收视率再创新高。看着“读史记”收视率节节攀升.大有超“品三国”赶“讲论语”的态势。无论是阎崇年、易中天、于丹还是王立群,毕竟通过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这一媒介引发了日益火爆的读史热,对这一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产生的深层诱因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理论与当代》2012,(2):55-55
毕诗成在12月7日的《中国青年报》上撰文指出:一位知名医学专家近日讲:他所在医院最近发布内部通知,以后患者看病住院“不管是谁打招呼一律排队”,这不只是因为敬畏规则,更源于一种无奈——找关系打招呼的人太多了。规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杠杆,但只要有点权的、有点钱的、有点朋友的,大家就总想着“我自己是个例外”,而规则是“留来管别人的”。到医院看病,  相似文献   

16.
1920年10月的一天,秋风萧瑟,落叶纷飞。坐在江西省甲种工业学校教室里听课的方志敏颇觉有点寒意。蓦地,外面传来“号外”、“号外”的喝声,使他一怔。课后,他走出教室一看,原来是南昌《民国日报》印发的一张“启事”.宣称本月下旬某日美国法学、社会学博士、客座教授江亢虎将在南昌百花洲演讲.题目是《论在中国推行无政府主义的必要性》。颇引人注目。这时的方志敏经过五四运动的战小洗礼.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再加上来南昌后阅读了诸如《新青年》等进步书刊,他不仅是一位坚定的爱国主义者,而且正沿着社会主义理想目标而求索,对…  相似文献   

17.
《党的生活》杂志约我写稿.而且,是为专栏写稿;我始而踌蹰、婉拒,继而欣然应约,这其间,有许许多多的想法。想法之一是,作文化人在党刊上撰文,总觉得有点“那个”,所以,始而踌蹰、婉拒。是啊.很难。党刊严肃,这是自然的;而我的文章一严肃,便会让读者——多数是党员干部——生厌乃至责清:你一个文化人怎么竟对我等“严肃”起来?好吧,不“严肃”,换一个路数,不妨“嬉笑”为之,可是,一“嬉笑”,又怕有违刊物的性质。“怒”又“怒”不得,“笑”又“笑”不得,多难!所以,我始而拒之。可是,编辑同志说,我的文章,大家都…  相似文献   

18.
卢振国 《党史博览》2010,(11):36-38
2009年,在开展“双百人物”评选活动中,吴焕先被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2009年8月1日晚,中央电视台在《人民英模》栏目播出了吴焕先的英雄事迹,题为《骁将英名留陕甘》。吴焕先的英名及卓著功勋,已载入史册。然而,吴焕先及其家庭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悲惨遭遇,至今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9.
不久,我去息烽温泉洗澡,刚进浴室门便有一位朋友笑问:“您亲自洗澡呀?”当我惊诧之际,满座已响起一片笑声。显然,这是一句笑话。接着便有人谈到,时下这等笑话很是流行,“亲自睡觉”。‘亲自吃饭”,事至‘亲自生病”等,都经常听到。为何流行此类笑话?笔者‘令自”思索一番,略有所悟。不必言及“亲自”而言及“亲自”的,原非始于笑话。某单位领导倒一直属单位了解工作情况,那个单位的负责人说:“首长亲自来着望大家,是对我们的鼓舞和鞭策。”一级之差,百步之遥.价内之事,‘守自”岂非“添足”之语?还有某部门的一位办公室…  相似文献   

20.
常识告诉我们,越是高雅的艺术,越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经典,一开始接触都有点欣赏不了,要学会欣赏,得靠熏陶。比如芭蕾舞、交响乐,都可以作如是观。这是洋的,再看中的。以文学为例,先不说《诗经》、楚辞,就说唐宋八大家的美文,不通古文,断不了句子,就够你琢磨的了。既不懂复不通,欣赏就谈不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