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门警花     
“国门警花”盛敏来自内蒙古大草原。28岁的她有着军人的朝气与飒爽,也有着草原人的质朴与热情。她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成为像父亲一样的军人是她儿时的梦想。带着对人民军队神圣的向往,1998年从中央民族大学法学系毕业后,她毅然放弃留京工作的机会,走进了军营,成为满洲里边防检查站一名光荣的边防警官。2001年5月初,完婚不到一星期的盛敏接到一纸调令,没来得及品味二人世界的甜蜜,便走进了烟台机场边防检  相似文献   

2.
正来自哥伦比亚的珍妮没有靠她发布在社交媒体上的白色保时捷卡宴和红色兰博基尼赢得大批朋友,却引来了哥伦比亚联邦警察的注意。据报道,珍妮是迈阿密众多网红之一,她每天的生活不是开着豪车逛奢侈品店,就是度假,而她的父亲只是一名中级海关官员。她奢侈的生活引发了哥伦比亚警方的注意,并由此展开了调查。结果发现,她的父亲从2012年开始接受贿赂,受贿至少60万美元。  相似文献   

3.
她是本可以留在大城市工作的名校硕士,却义无反顾追随身为警察的丈夫来到边境小村,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她害怕寒冷,不习惯北方生活,却最终扎根在中国最北的地方. 她就是漠河市北极镇中心学校教师郭素丽,她和丈夫——黑龙江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大兴安岭边境管理支队观音山边境检查站教导员赵鲁杰共守祖国北极,在这片寒冷的土地上书写着温暖的爱情童话.  相似文献   

4.
武警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边防支队老黑山边防派出所教导员李雅智,将青春年华奉献给深山几百户群众,18年与一望无际的巍巍山峦和百姓群众结下了不解之缘,把一名边防警察的爱民故事演绎得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5.
50%的亲情     
清香木 《党课》2012,(10):81-82
父亲去世后,照顾继母的责任落在了我和哥哥身上。母亲去世两年后,原本是父亲下属的她嫁了过来,不过因为担心我和哥哥受委屈,她一直没有要孩子。  相似文献   

6.
陈香梅在中美两国名闻遐迩,不仅因为她与美国"飞虎队"将军陈纳德的传奇爱情故事,更因为她穿梭大洋两端、海峡两岸,为促进中美友好,推动两岸交流,做了许多官方不方便做的工作。一1925年6月,陈香梅出生于北京的名门。父亲陈应荣是英国牛津大学  相似文献   

7.
正刘思齐,毛岸英的妻子,毛泽东的儿媳。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处于孩提时代的刘思齐跟随父亲陈振亚、母亲张文秋从延安取道新疆赴苏联,不料滞留在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后被新疆边防督办盛世才逮捕,坐了4年牢狱。小小年纪的她,就品尝了人生的艰辛与苦难。  相似文献   

8.
这张压题照片,是一名警察在十多年前拍的全家福。这名警察,就是通渭县公安局法制股股长李建明。乍一看,没人会怀疑这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谁能想得到,就在这张照片的背后,却上演了一幕幕令人扼腕的人间悲剧———就在这张照片拍后不久,照片上这个聪明漂亮的小男孩就因病而成为植物人,在病床上一躺整整八年;就在今年元月的一天,这名警察突发脑溢血,竟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就在父亲牺牲的第二天,正当所有亲属和同事沉浸在悲痛之中时,这个聪明伶俐却十分不幸的儿子也离开母亲、妹妹跟随父亲而去……他热爱警察这神圣的职业李建明…  相似文献   

9.
在西藏边防官兵心中,马泽碧的名字跟喜玛拉雅山一样响。自1961年她被分配到西藏民政工作岗位上后,便与拥军优属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近40年来,她踏遍了边防哨卡的山山水水,谱写了一曲曲拥军优属的动人颂歌。新时期部队建设有些难题需要地方政府帮助解决,每遇此...  相似文献   

10.
小时候,父亲常带她去爬山, 站在山头远眺台北的家。“左边有山,右边也有山,这是拱抱之势,后面这座山接着中央山脉,是龙头。好风水!”有一年深秋,看着满山飞舞的白芒花,父亲指着山说,“爸爸就在这儿买块寿地吧!”“什么叫寿地?”“寿地就是死了之后,做坟墓的地方。”父亲拍拍她的头。她不高兴,一甩头,走到山边。父亲过去,蹲下身, 搂着她,笑笑:“好看着你呀!”十多年后,她出国念书回来,又跟着父亲爬上山头。原本空旷的山,已经盖满了坟,父亲带她从坟间一条  相似文献   

11.
文中主人公的父亲是高宫,家庭条件优越。初恋时因为她“传统保守”,男友另觅新欢。后来为了避开世俗,她作出惊人之举:从大都市嫁到山区去。然而,在短暂的“幸福时光”后,她发现对方看重的不是她,而是她父亲这个事业跳板……  相似文献   

12.
<正>在八师一四三团花园镇,只要提起朱梅,人们总会挑起大拇指头夸赞她是一位不离不弃的好女儿好儿媳。因为她相继用了26年时间的坚守,在伺候送走了自己的母亲后又来伺候自已的婆婆。朱梅出生在一四三团,长在一四三团。1989年母亲患上偏瘫病后,为了伺侯和照料母亲,便与父亲一起照  相似文献   

13.
王士琴,满族人,1914年4月18日生于吉林。据王士琴生前对笔者讲述,她的祖父是俄罗斯与中国交界处的一个少数民族,是个什么族她已记不清了(后据其女回忆应为赫哲族)。后来因为生活所迫祖父流落到黑龙江省,和当地一个满族姑娘结了婚。当时,中国是在满清政府统治之下,因此,王士琴的父亲便随母加入了满族。6岁左右时,王士琴随父亲迁居到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  相似文献   

14.
5个字的情书     
母亲有一封信,被她收在放证件的袋子里,而且压在最底下,是我在帮她找东西时,偶然发现的。看信封上的邮戳,已是二十多年以前,因为时间的缘故,使得原本白色的信封已经发了黄。见信封上是父亲的字迹,我很奇怪,母亲小时候因为家里条件不好,兄弟姐妹又多,没能有机会上学,所以大字不识几个,她哪能看信呀?而且,父亲为什么要给母亲写信?于是,我就玩笑着问母亲:"妈,爸还给你写过信啊?是不是情书呢?"  相似文献   

15.
1986年,一位50多岁的劳动妇女在天安门前毛泽东纪念馆至为虔诚地瞻仰毛泽东遗容。她思绪万千。因为在她火红的年轻时代,曾先后受到过这位领袖的两次接见。她就是40年前的新中国第一位(艹穴)囤工李风云。 李风云,1933年11月13日出生于营口县前邱坎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6岁,父亲忍痛将她送给人家当了童养媳。1951年  相似文献   

16.
父亲盖房     
父亲并不老,今年55岁,却已经亲手建造了三处房子。其间的酸甜苦辣,我多次听他谈起。父亲第一次建房是1963年。由于发生大洪灾,家中几间茅草屋被冲垮了,父亲无处安身,只好暂时借住在大伯家中。当时年仅15岁的他,在大伯、二伯的帮助下,肩挑手推修建了几间又矮又小的土房,总算有了个栖身之地。那几间小土房我没有多少印象,因为我只在里面度过了幼年。听母亲讲,当时她与父亲相亲时参观的是大伯家几间宽敞的正房,谁知结婚时新房却是旁边那几间破烂、阴暗的小土房。后来,母亲与父亲带着我们三姐妹一起挤住在小土房里,一住就是10年。因为厕所与房间…  相似文献   

17.
陈浩,贵州边防总队政治处干事,在十年的军旅生涯中,他曾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获得嘉奖,连续四年被评为“优秀警察”,分别被评为总队优秀共产党员、优秀边防卫士标兵、优秀党务工作者、全省公安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他所带的中队曾连续两年被总队评为“达标先进中队”,被贵州省委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2000年被公安部边防局评为“基层建设标兵单位”。特别是2001月10月,他被公安部选派赴东帝汶执行维和任务期间,获得东帝汶帝力地区警局司令颁发的“贡献奖状”、联合国颁发的“和平勋章”和联合国东帝汶维和警察总部颁发的嘉奖证书,为中国警察赢…  相似文献   

18.
拍案惊奇     
《廉政瞭望》2011,(23):40-41
一人分饰七角 21岁的中国传媒大学女生杨某,通过网络聊天认识了一名30多岁的铁路警察。交往中,杨某虚构父亲是警界高官,舅舅是房地产商,并与这名警官发生了性关系。之后,她一人分饰7个角色,以欺骗和恐吓手段诈骗勒索共计30余万元.导致这名警官欠下外债,  相似文献   

19.
雨川 《廉政瞭望》2012,(2):62-63
6年前,因为父亲携公款潜逃,15岁的女孩黄冬梅做出了人生中第一个重大承诺——替父亲填补4万余元公款窟窿。最终,她用4年青春兑现了承诺。女孩承诺替父还债在2004年前,黄冬梅的家虽不丰裕,但一家三口倒也其乐融融。父亲黄健东  相似文献   

20.
东平  王凡 《党史纵横》2007,(8):30-33
小小年纪的陈业,也像《红灯记》中的铁梅那样,有着"数不清的表叔"。父亲虽为国民党的大学教授,一家人却过着十分清贫的生活,因为要把节省下来的钱支援"表叔"和党的事业。陈业的父亲被捕后,被关在南京监狱,陈业和妈妈在南京度过了一段极为艰难的日子。直到父亲出狱,陈业一家来到了延安,父亲成为延安大学中唯一一个具有党员身份的大学教授。陈业童年的故事是刻骨铭心的。她觉得,这不仅是她个人的经历与财富,也希望后人能从这些故事中了解那个年代,了解那一群为了理想和信念而生的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