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有企业在公司化改制中已建立了相当完备的法人治理结构 ,然而在实践中法人治理结构却出现了许多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企业的内部人控制。探究法人治理结构失灵的原因 ,主要有两点 :第一 ,所有者虚位 ,亦即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不明确 ,无法有效地行使对公司的最终控制权 ,使得经理人控制公司的现象频繁发生 ;第二 ,是法人治理结构一开始设计就忽视了应该建立以董事会为中心的治理结构 ,从而形成了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制度性缺陷 ,其失灵也就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2.
浅析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需要解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所谓公司治理结构,狭义是指有关公司董事会的功能、结构、股东权利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广义是指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其目的在于通过一定的治理结构使得资产诸方面权力在分离的状态中能保持有效的约束及监督,使诸方面资产权利的掌握及运用严格受到相应资产责任的制约,从而达到诸方面利益的均衡,以保证效率的提高。本文所涉及的主要是狭义的公司治理结构。一、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关系1.股…  相似文献   

3.
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 ,也是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本文结合国有股减持的有关问题 ,就如何完善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过程中的治理结构作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大特区党风》2002,(1):26-28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对加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江总书记指出:“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依靠体制创新抑制腐败现象,是我们在实践中取得的一条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当前已到了非常关键的攻坚阶段。自1983年以承包经营为突破口拉开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帷幕以来,至今已整整15年了,期间,我们尝试了除“全面私有化”以外的各种可能方式,国有企业改革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正是在...  相似文献   

6.
我国国有企业人事制度的模式是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与较低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劳动密集型生产和“低工资高就业”政策相适应的。这个制度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生产力水平低下、职工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机械化程度很低的国家来说,曾一度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国有企业的改革,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这就要求企业内部各方面的改革要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前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讨论大都集中在如何实行政企分开和重组、管理国有资产上,而忽视了对现代公司机制如何运作以及这种机制赖以生存的制度环境的系统研究.而这恰恰是国有企业走出困境的关键所在.一、代理行为倾向公司治理机制所要解决的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造成的“代理人”问题.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们(代理人)很难忠实地服务于委托人(全体人民),其原因有两点:第一,代理人也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经济人,他们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欲望而不会无条件地为他人服务.第二,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来源于委托人对代理人的行为(努力程度的大小和机会主义行为的有无)和条件秉赋(例如能力、风险大小以及  相似文献   

8.
当前,收入分配方面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而深化国企分配制度改革是整顿分配秩序的重要途径.国有企业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应该尽快理顺企业内部各种不同身份职工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合理科学、有升有降的职工薪酬调节、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产权主体多元化进展缓慢,国有股“一股独大”。我国很多国有企业在开始股份制改革时,没有吸收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国有股“一股独大”,造成企业产权比较单一。这种不合理的股本结构导致了多方面的问题:一是由于国家股股东权力的执行机制不健全,结果导致政企不分,企业目标政治化或内部人控制,内部人滥用股东资产和公司资源,企业目标偏离股东价值最大化。二是这种股权结构刺激和便利了大量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关联交易。三是公众股东对上市公司缺乏有效的直接控制力。目前,我国在深、沪两交易所的股票发行总股…  相似文献   

10.
范德群 《唯实》2001,(11):39-41
《中共中央关于国企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而国企公司制改革的实质是 ,推动国企的商事化、法人化 ,使国有企业真正变成法人 ,即建立起产权明晰、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法人。建立合理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是实现独立法人的核心 ,是保证国企改革成功的关键。目前有些国有企业虽然实行了公司制 ,但只具“公司”之名而无公司之实。一是国企改制后的公司中虽然建立了股东大…  相似文献   

11.
一、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 美国经济学家哈特认为,在以下两个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公司治理问题将产生.其一,组织成员之间存在着代理问题,或者说是利益冲突问题;其二,存在着交易成本,从而代理问题不能通过一个完全合同来解决[1].也就是说,企业无论大小,存在代理问题和不完全合同的情况下,公司治理问题都将产生.公司治理可以看作是对初始合同中没有特别规定的问题作决定的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12.
<正>潍坊市编办着力抓好全省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工作座谈会的贯彻落实,采取四项措施,推进试点改革。一是加强试点配套制度建设。为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作为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配套文件之一,以市委、市政府两办文件印发了《关于推进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了试点改革的目标任务和主要内容等。以组织、编制、财政、人社四部门文件印发了《潍坊市推进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  相似文献   

13.
怎样提高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效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步伐的加快,怎样提高企业的治理结构效率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用“内部人控制”命题来解释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特征不符合我国实际;而“行政干预下的经营者控制”命题则能更客观地描述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特征。遒循“股东至上主义”逻辑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常常会陷入两难选择;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逻辑则是一种更好的选择。沿着这一“共同治理”的思路,本文提出了提高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效率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4.
<正>一、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内涵和作用建立健全公益性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是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公益事业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根本措施。其主要作用包括:(一)完善事业单位运行机制、提高效率。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政府和举办单位、事业单位、服务对象以及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决策,可以有效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事业单位通过落实法人自主权,建立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  相似文献   

15.
走出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改革之路──邓小平国有企业改革思想初探顾海良最近三年多来,在对邓小平同志的经济思想的研究中,我们较多探讨的是他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一系列理论观点。毫无疑问,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上的这些理论观点,包含了...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其中国有企业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主力作用。但与此同时,国有企业负债率却节节上升。过高的负债率,是当前困扰国有企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这对于企业经营及资金良性循环形成巨大的压力。债权对于企业是偿还性资金,企业不但要还本,还要付息。结果企业经营所得相当大部分以本、息形式流出了企业。这就是为什么一部分高负债率的企业,产品有市场,现金流量很大,而企业自身始终摆脱不了经营亏损局面的重要原因。这类企业如果自有资金比例比较高,结果就会大不一样。因为股本金一般可以交易但不能自由退…  相似文献   

17.
转轨时期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段强 《新视野》2001,(6):57-59
按照委托——代理理论,公司企业由于实现了资本终极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因而企业的资本所有者与资本的使用者发生了分离。作为资本的所有者,公司股东不必都亲自经营、管理企业,而作为资本具体占有者及使用者,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往往没有资本所有权,他只是代为企业股东经营管理企业。然而由于资本的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的利益的不一致,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存在及不能用完全合约来规定企业经营者的所有行为的话往往会产生企业经营者不认真履行职责及滥用权力等“内部人控制”问题。内部人控制问题无论是在西方国家公司企业还是在…  相似文献   

18.
企业产权的结构安排是消除企业组织内部滋生的偷懒现象和道德风险,并进行有效监督,提高效率的制度保障。企业制度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激励机制问题,二是经营者选择机制问题。企业制度是通过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安排来解决这两介问题的。管理体制及经营体制的不完善,是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国有企业产权结构改革的主方向是将国家所有制改为混合所有制或将国有企业民营化。  相似文献   

19.
桑田 《世纪桥》2016,(7):22-23
国有企业作为党执政的经济基础和国民经济的支柱,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主体,能否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将决定国企改革的成败,党的领导则是国企改革必须坚持的前提,如何在改革中将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相结合,是未来国企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西方国家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经验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西方国家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一般模式 各国对国有企业的称谓不大相同,在美国称为政府企业,在欧洲国家称为公共企业,日本称为公营企业,我国台湾称为"国营"或"省营"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