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艰苦奋斗是一个历史性范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艰苦奋斗有着丰富的新内涵和时代要求.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既要继承传统,更要开拓创新.要着重从思想作风、价值取向.工作作风、精神风貌等方面弘扬艰苦奋斗精神,通过创新理念和方法、营造氛围、建立健全制度和机制等措施,努力在全党全社会形成艰苦奋斗的务实之风.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和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
江主席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再次号召全军要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坚持勤俭建军。认真学习贯彻江主席的指示,对新形势下教育官兵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促进部队党风廉政建设,加快部队现代化建设步伐,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艰苦奋斗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人民军队靠艰苦奋斗起家,也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艰苦奋斗,就其本质意义而言,是一种为了实现既定目标,不畏艰难困苦,一往无前,顽强进取的  相似文献   

3.
在保持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是思想理论基础;正确认识保持艰苦奋斗精神的现实意义是前提;赋予时代内涵是活力所在;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是根本保证;保持党的艰苦奋斗精神,还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诸种问题。  相似文献   

4.
联系台、站艰苦创业的发展历程,在正面教育中进一步领悟艰苦奋斗精神的真谛和价值。 安徽广电发射总台对干部职工思想状况进行认真分析后,认为干部职工有四个方面的认识误区:一是“艰苦奋斗过时论”,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再提艰苦奋斗“不合时宜”。二是“自我感觉良好”论,认为传输发射台、站工作非常辛苦,已经做得不错了。三是“与己无关论”,认为艰苦奋斗是领导干部的事,与基层职工关系不大;四是“无能为力”论,认为社会上奢侈享乐风气蔓延盛行,个人做得再好也无力扭转。  相似文献   

5.
阎希伦 《湖湘论坛》2003,16(3):52-53,64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在新的历史时期 ,继承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具有新的内涵和价值。必须从实际出发 ,采取有效措施 ,使这一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6.
何成学 《桂海论丛》2008,24(5):27-29
在保持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是思想理论基础;正确认识保持艰苦奋斗精神的现实意义是前提;赋予时代内涵是活力所在;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是根本保证;保持党的艰苦奋斗精神,还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诸种问题。  相似文献   

7.
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南生 《湖湘论坛》2009,22(1):31-33
价值问题是同人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为人类社会做贡献,人的自我价值只有通过人的社会价值才能表现出来。因此,要培养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必须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处理好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关系,处理好义与利相统一的关系,处理好艰苦奋斗与合理享受相统一的关系,还必须批判剥削阶级的利己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8.
延安精神是我党的传家宝,它包括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艰苦奋斗和廉洁奉公等,具有极强当代价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化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坚定理想信念等方面都需要发扬延安精神.  相似文献   

9.
李成远 《传承》2009,(2):77-79
延安精神是我党的传家宝,它包括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艰苦奋斗和廉洁奉公等,具有极强当代价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化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坚定理想信念等方面都需要发扬延安精神。  相似文献   

10.
艰苦奋斗精神,近年来虽不断进行教育,但有的收效尚欠理想。不少人对艰苦奋斗精神的认识仍停留在表浅、直观和素朴的阶段,这是此项教育难以深入的一个症结。艰苦奋斗是个历史范畴,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它有如下内涵:讲政治,干四化,是它的本质;围绕中心,顽强拼搏,是它的核心;干群一致,同甘共苦,是它的保证;顾全大局,无私奉献,是它的价值取向;健全法纪,加强监督,是它的社会条件。有了对艰苦奋斗精神的理性认识前提,付诸实践就顺理成章了。  相似文献   

11.
继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必须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上划清艰苦奋斗与骄奢淫逸的原则界限。只有认真明辨二者的是非界限,才能在实践中自觉艰苦奋斗,力戒骄奢淫逸,科学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丰碑,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践行初心使命,在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历程中锤炼形成的。这些精神内容丰富、立体鲜活,但贯穿其中的核心理念和本质属性是相同的,它们都包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等等。我们要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核心理念,让红色基因不断迸发出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3.
杨月庭 《湖湘论坛》2003,16(3):10-10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革命战争年代 ,艰苦奋斗精神是不屈不挠、与敌人进行武装斗争的流血牺牲精神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艰苦奋斗精神是自力更生、勤俭建国的精神 ;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 ,艰苦奋斗精神则是开拓创新的拼搏精神。新的历史时期 ,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党员干部更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首先 ,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新时期搞现代化建设 ,必须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广大党员干部应该清楚地看到 ,搞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最大困难 ,就是资源…  相似文献   

14.
黄义超 《桂海论丛》2003,19(3):11-13
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步时 ,我们要正确认识艰苦奋斗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统一性 ;充分认识艰苦奋斗建设小康的重要性 ;丰富艰苦奋斗新内涵 ,从而把党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5.
邹永达 《创造》2003,(5):40-40
艰苦奋斗作为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在新形势下,尤其需要发扬光大。但近几年,有些单位在进行艰苦奋斗教育时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一些党员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对进行艰苦奋斗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模糊认识:一是觉得进行艰苦奋斗教育无非是老一套,没有多大意思;二是认为现在都什么年月了还讲艰苦奋斗,担心进行艰苦奋斗教育与当前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合拍;三是有的领导干部对进行艰苦奋斗教育觉得“理不直,气不壮”,有畏难情绪。出现这种情况,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同志没有把握时代特征的基础上,认识艰苦奋斗,离…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郑培民,在担任领导职务近二十年时间里,廉洁从政,艰苦奋斗,尽职尽责,鞠躬尽瘁,真心诚意地为人民谋利益,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品德,忠实地实践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赞誉,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从价值选择、价值追求、价值评判、价值实现等维度,分析研究郑培民精神的哲学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17.
刘吉梅  李朝阳 《前沿》2007,(4):12-14
实践证明,党保持执政地位需要党员干部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社会主义非竞争性政党体制中长期执政更需要党员干部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党员干部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前提条件是必须破除关于艰苦奋斗精神“过时论”的认识误区,关键是实现对艰苦奋斗精神要求的制度化,重点是建立、健全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8.
艰苦奋斗、勤俭建国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追求享乐、奢侈浪费的思想作风是与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思想作风根本对立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划清艰苦奋斗、勤俭建国与追求享乐、奢侈浪费的界限,对于弘扬艰苦创业之正气、抑制奢侈浪费之歪风,保证我们国家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事业生机勃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东北全面振兴,需要大力开展文化建设,凝练现代东北核心价值。作为现代东北核心价值的主要来源,劳模精神具有鲜明东北特色、东北方式,应当是东北全面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探索劳模精神与东北全面振兴的融合,应从基本立场层面理解"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号召勤于劳动、勤于创造;从核心目标层面理解"勇于创新、争创第一",号召敢于创新、善于创业;从价值追求层面"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号召乐于平淡、服务人民。  相似文献   

20.
我们党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强调艰苦奋斗的重要性。从党的几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艰苦奋斗的论述中,我们深刻理解了艰苦奋斗是推动中国社会变革,赶超世界先进国家,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因此,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