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数民族地区自古以来就有利用乡规民约保护生态的传统,这些乡规民约在今天仍然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生态保护部门的认可为乡规民约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中发挥作用提供了法律依据,民族区域立法极大地推动了其保护作用的发挥,而乡规民约自身的实践为其在生态保护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2.
林业是"三农"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其兼具资源与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生态文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独特性,将在乡村振兴伟业中发挥出重要作用。该文以宁波地区为主要研究样本,从生态建设筑起扎实基础、产业建设增强经济实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乡村风貌三方面分析、总结林业的现实作用和宁波的经验做法,为推动乡村林业发展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3.
乡规民约是农村居民约定俗成的社会行为规范。但一些乡规民约内容与法律法规存在冲突、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加大乡规民约建设难度、实施效力低下削弱乡规民约效力等现实问题,阻碍了乡规民约对农村社会治理作用的发挥。为此,需要从建设内容、建设力度、保障机制着手,进一步促进乡规民约作用发挥。  相似文献   

4.
滇池流域具有独特而丰富的传统生态文化,体现在谚语、宗教信仰、劳动习俗、民间歌谣、节庆、风俗习惯、法律制度、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 既有观念、制度层面的生态文化,也有物质层面的生态文化。观念层面的生态文化主要包括“护生、爱物”的生态伦理、“万物相生相克”的生态哲学等|制度层面的生态文化主要包括保护生态环境的乡规民约等|物质层面的生态文化主要包括“取用有节”“变废为宝”“崇尚节俭”等。研究滇池流域传统生态文化,不仅可以保护传承其优秀的传统生态文化, 而且也将有助于为滇池保护治理问题提供重要的智慧启迪与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5.
乡规民约能够助力农村社会形成合理有序、良性互动、协同共治的格局,在乡村社会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当前我国一些地区存在的"重规轻约"现象,我们需要保障基层民主,强化村民的有效参与;需要建立健全乡规民约实施机制,注重与法律、政策的对接;需要调适乡规民约的内容和程序,重塑乡规民约的道德培育功能,从而助力农村社会协同共治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该文提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需要构建和完善包含环境资源法律法规、环境政策和保护环境资源的乡规民约的多元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7.
生态扶贫将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既能发挥贫困户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又能在保护生态中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是生态脆弱地区和生态保护区开展脱贫工作的重要措施。然而,我国生态扶贫还处于探索发展的阶段,存在着参与主体、实现路径单一,发展模式简单,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是深入推进生态扶贫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8.
传统乡规民约何以实现现代化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立磊 《人民论坛》2020,(14):140-141
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乡规民约的某些方面已经脱离了社会发展和乡村治理的现实需要,面临现代化转型问题。传统乡规民约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为传统乡规民约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有效资源。传统乡规民约的现代化转型需要秉承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在取其精华的同时,创新其转型路径,拓展新内涵,完善新功能。  相似文献   

9.
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散性与生存困难性,使得对其的保护和发展都依赖于政府发挥主导性作用。城市旅游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中有着独特的作用。政府要以城市文化主题的多样性为发展目标,构建网络生态、旅游生态的文化生存生态,注重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10.
揭芳  苏静 《学习与实践》2023,(10):131-140
明清时期,乡村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生态资源压力。乡村社会素有诉诸乡规民约开展自治的历史传统,乡村生态资源管理规约也由此生成。乡村生态资源管理规约主张协力同办、共育共治资源,公平严切、和谐共享资源,以时节取、严行保护资源,追求人与人团结共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实践路径上,乡村生态资源管理规约以一定地域的乡村民众尤其是民众组织或群体为主体,以内部精英为主导与核心,以成员的共同认可、自觉遵守为基础,以官方意志和力量的介入为重要时代特征。当前,乡村生态资源管理规约可以为乡村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提供地方性传统知识和规则惯习的补充与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国有林场改革方案保护森林和生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森林与生态保护制度是首要任务。国有林场是我国生态修复和建设的重要力量,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大规模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保护国家生态安全、提升人民生态福祉、促进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国有林场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12.
国家法律与乡规民约的冲突和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法律未能在乡间有效贯彻时,乡规民约历来起着重要作用。即使是在法制健 全的今天,乡规民约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应该关注那些在法律体制之外的,并且能对法律 体制的有效运作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因素,以期社会在法律规范下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政策瞭望》2012,(12):65-65
为进一步健全福建省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加大对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财政转移支付,最近,福建省委省政府下发了《福建省生态保护财力转移支付办法》,决定在已有支持生态保护的各类专项资金存量不变的基础上,从2012年起建立生态保护财力转移支付制度。据悉,今年福建省财政新增安排的生态保护财力转移支付资金为5.21亿元。增设的生态保护财力转移支付资金作为财力补助,由相关地区统筹安排使用。为增强县(市、区)保护生态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同时鼓励其采  相似文献   

14.
黄河流域农业文化遗产的类型、价值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黄河流域农业文化遗产保育了生物多样性,发挥着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发掘、保护、利用和传承农业文化遗产,对于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王环境、促进流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黄河流域是中华农业文明的发祥地。其悠久灿烂的农业文化历史,加上不同地区自然与人文的巨大差异,创造了种类繁多、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农业文化遗产。这些农业文化遗产保育了生物多样性,发挥着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发掘、保护、利用和传承农业文化遗产,对于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促进流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古代少数民族政权关于保护自然环境的措施和法令、少数民族乡规民约和习惯法、以及风俗习惯等有关环境保护内容的概述,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历史上保护生态环境的特点和经验,并就当前加强民族地区环境保护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是一项关系到我国民族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成败的系统工程。探讨了民族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均衡机制,实证了考虑直接成本、机会成本的核算方法是生态补偿标准的下限。生态补偿标准应该在不低于这个下限范围内才有激励生态保护行为。由此出发,在系统总结民族地区生态补偿中已有的直接成本、机会成本的核算范围的基础上,建立了民族地区生态补偿直接成本核算的一般性框架,提出核算机会成本计算方法,可有效提高生态补偿标准核算准确性、科学性和可接受性,为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提供了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丽江纳西族的社区资源管理传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东巴文化“人与自然是兄弟”的传统观念对社区资源管理有着深刻的影响 ,丽江纳西族村寨社区资源管理有许多传统习俗 ,包括社区组织、管山员和乡规民约的种种社会功能 ,以及良好的社区资源使用与管理方式。只有充分发扬各民族传统文化中所存在的理性生态保护意识 ,调动民众的生态保护自觉性 ,完善传统的社区资源管理机制 ,才能保护好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正>"生态,是最大的民生。"云南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朴素的生态保护观念,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往往也生态优良。根据《云南省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规划(2016年—2020年)》,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云南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重要的一项民生工作。此行,我们发现,有一个名为"公益诉讼"的新事物,在云南民族地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所谓公益诉讼,是指对法律规定范围  相似文献   

19.
正在市场经济和区域竞争发展的背景下,生态保护补偿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或重要工具,在平衡和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生态补偿机制从最初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开始,对象逐渐扩大到矿产资源开发、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流域等领域,到现在几乎涵盖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领域。特别是,201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相似文献   

20.
乡规民约是我国传统社会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秩序起到促进作用。本文以王阳明的《南赣乡约》为分析文本,通过分析乡约的内容、组织特征、推行效果和内在作用机制,总结了传统乡规民约所积累的历史经验,探讨了这一历史经验对于村民自治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