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新《公司法》的先进理念与公司诉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新《公司法》)于2005年10月27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获得通过,并将于2006年1月1日施行。新《公司法》一改旧法行政管理法规的面孔,抹去旧法计划经济的痕迹,针对公司实务的迫切需求,秉持现代公司法理念,大幅调整了旧法  相似文献   

2.
王栋 《检察风云》2024,(7):28-29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23年12月29日修订通过,并将于2024年7月1日起施行(以下简称“新《公司法》”)。新《公司法》较之现行《公司法》(即2018年修正版,以下简称“现行《公司法》”)有了较大的改动。《公司法》修订后在公司股东权利、义务和责任方面发生变化,本文就较为突出的调整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刑事诉讼法》,对1996年的《刑事诉讼法》作了多达110处修改。关于执行程序一编的规定,1996年的《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旧法)原有条文17个(自第208条——224条),2012年的《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法)  相似文献   

4.
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并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新《公司法》)。此次修订的新《公司法》分别在第26和81条对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制度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体现了未来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浅谈“过渡期”的执法郎庆义修订后的《刑法》于1997年10月1日正式施行。这标志着我国的刑事执法工作进入了一个由旧法向新法的“过渡期”。“过渡期”的执法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既要受旧法的制约,又要受新法的影响,在法律适用上比较复杂,是摆在各级执法人员面前...  相似文献   

6.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通过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确立了我国非公开发行证券制度,有关规定如非公开发行证券,不得采  相似文献   

7.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公司法》.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公司法的第三次修订.此次修订较之前两次在修订的内容和力度方面有重大突破.对学术界和企业界呼声很高的问题作出了创新性规定.与原《公司法》相比.新《公司法》除增强了公司自治力度等外.主要有下列三方面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8.
2011年1月13日,法国官方公报公布了第2011-48号仲裁改革法令,同时附有评述报告。这是法国30年来第一次对包含于《法国民事诉讼法典》中的1981年仲裁立法作出全面修订。法国这次仲裁法修订既涉及国内仲裁也涉及国际仲裁,新规定包含在《法国民事诉讼法典》第1442条至第1527条中。除个别条款外,新法将在2011年5月1日生效。法国仲裁业界已经为修订法国仲裁法游说良久,这次修订遵循了法国一贯的对仲裁友好并勇于创新的传统。新法的目的是维护巴黎在国际仲裁界的领先地位。官方评述报告阐述道:三十年后,这次改革有必要将仲裁领域的案例法整合起来,也有必要对现有的条文进行补充以保持其功效。报告也特别提到,新法引入了外国法中已经被证明有用的一些规定。此次仲裁法改革,极大地增强了外国仲裁使用者和观察家对法国仲裁法的知晓便利度。译者根据法国知名仲裁法专家Emmanuel Gaillard先生的英文本,将该法全文译出,同时择要注释说明了新法较旧法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格言解析 特别法优于普通法是处理法条竞合关系的一项原则.当一个行为同时触犯几项法律时,必须根据一定的适用原则决定对该行为适用哪一项法律.例如,在时间上,后法优于先法、新法优于旧法,或者新法废止旧法的适用原则.当然,新法并不是废止一切旧法,新法废止与其冲突的旧法.此外,新普通法并不优于旧特别法.即当一个行为同时触犯了新的普通法与旧的特别法时,应当适用旧的特别法.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了《公司法》,这是继1993年制定1999年第一次修订以来的第二次修订。这次公司法的修订得到了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的认可,中国政法大学的江平教授、赵旭东教授作为专家组核心成员对此次修改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但是,本文对新公司法的出资形式条款提出了质疑,并对劳务、信用是否能作为出资形式以及如何作为出资形式做了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11.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10月27日午表决通过修订后的公司法,这部法律于2006年1月1日起实施。修订后的公司法与原公司法相比,有人形容新公司法是原公司法的“脱胎换骨”,有着极大的制度创新,甚至会带动相关法律的修订,对社会经济生活尤其是公司设立及治理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新公司法中作为法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的一人公司得到立法者的承认,其存在的合法地位终于通过法律形式加以了明确。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该法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这次修订是对  相似文献   

13.
2005年中国修订了公司法,本文试图对离岸公司法和修订后的中国公司法进行比较,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公司利用离岸公司这一形式进行投资的情况下,这一比较应当有其价值。本文主要选择《维尔京群岛国际商务公司法》①(以下简称维尔京公司法)作为离岸公司法的代表和中国新公司法进行简单比较,从公司形式及设立、资本和股份制度、公司治理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4.
《商务与法律》2005,(1):43-5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是1993年12月29日由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5次会议通过,并自1994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公司法的公布施行对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推动国有企业改制和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公司法施行十年多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逐步完善,我国社会经济形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革,然而《公司法》却仅在1999年和2004年有过两次微幅的修订,公司法仍然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因此社会各界要求进一步较为全面地修订公司法的呼声一直不断。  相似文献   

15.
谭玲 《行政与法》2000,(5):46-47
我国《公司法》自<1994年7月1日起实施,至今已经整整六年了。1999年12月25日九届人大常委会第 13次会议对《公司法》进行了一次重大修订,修正后的 《公司法》变更规定了国有独资公司设立监事会的条款,新增加规定了对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无形资产出资、发行新股和申请上市的有关条款,是《公 司法》的一大进步。但是,这一修订并没有从根本上弥补和解决我国《公司法》现有的不足与缺憾,还需结合六年来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一次全面的修正与完善,使 我国《公司法》更具合理性和操作性。 一、界定发起人概念,明确发…  相似文献   

16.
2006年4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公告: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82次会议通过的《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一)》(以下简称《若干规定》)自2006年5月9日起施行。修订后的公司法对原公司法作了较大修改,在总体结构上由原来的11章增加为13章,具体条文虽由原来的230条减少到219条,但如果考虑到删除的近50条有关管制性的规定,以及纳入证券法中的有关上市公司的规定,新公司法在条文及内容上实际  相似文献   

17.
修订后的《公司法》(简称新《公司法》)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与1993年版《公司法》(即旧《公司法》)相比,在财务制度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方面的变化将给企业会计核算带来较大影响,本文试做探讨。  相似文献   

18.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新《公司法》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修改好该法,上海市国际商务法律研究会和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和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人大法工委”)副主任李飞很想听听德国公司法专家对我国《公司在(修订草案)》意见的要求,社科院在外事处的积极配合下,与德国阿登纳基金会和上海市工商局于去年2月22日联合举办了“中德完善公司立法研讨会”。李飞副主任等四位负责修改公司法的全国人民大法工委立法专家与三位德国公司法专家和上海有关研究人员,面对面对《公司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草案”)逐条进行了深透的研讨,效果甚好。  相似文献   

19.
从近几年行政审判工作中反映的情况来看,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适用法律、法规应明确和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新法与旧法之间的时间效力关系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立法机关也对原有的一些法律、法规作了与之相适应的废、立、改。这样就出现了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取代旧有的法律、法规的情况。随之也就产生新法与旧法之间的时间效力关系问题。对行政相对人的行为和行政机关的处理均在新法生效之前的,应适用旧法;对行政相对人的行为和行政机关的处理均在新法生效之后的,应适用新法。实践中对此无疑议。但是,对行政相对  相似文献   

20.
《法律适用法》的颁布意味着我国国际私法的法典化告一段落,但它与旧法之间的平行有效模式则面临着规则冲突导致的适用难题。在目前的宪政和立法框架下,"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原理难以适用于新法与旧法之间的关系,"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原理也不能用于确定新法与《民法通则》等全国人大制定的旧法之间的优先次序。走出这一迷宫的关键在于对《法律适用法》第2条作出合理的解读,确立《法律适用法》适用上的双轨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