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12年以来,关于中国梦的研究一直是学界理论界高度关注的课题。2015年国内外专家、学者根据各自不同的学术背景,围绕着中国梦这个基本核心从不同的视域和维度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在"中国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中国梦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系"、"中国梦的重大价值"、"国际社会视域下的中国梦及其评述"、"实现中国梦面临的风险及其需要汲取的历史教训"、"实现中国梦的路径选择"等问题上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对这些成果进行归纳和整理,对于认识当前中国梦研究的进展及不足、推动学界继续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梦"不仅成为中国的大众话语,也引起了国外官方、媒体与民众的广泛关注。有人称赞"中国梦"是和平发展之梦,也有人批评中国梦是美国梦的复制、个人梦的终结,甚至世界其他国家的噩梦。毫无疑问,"中国梦"在国内释放了无穷的正能量,然而,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中国不能忽视世界的声音而自说自话,必须正面回应国际社会对"中国梦"的猜疑与非议,阐明"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区别,合理宣传"中国梦",探寻"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3.
《观察与思考》2013,(9):F0002-F0002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拟在全省开展"中国梦"理论征文和研讨活动。  相似文献   

4.
《前进论坛》2013,(7):20-22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时阐述的"中国梦"。"中国梦"之于国,是民族复兴的梦,是国家富强的梦。"中国梦"之于己,则是要做好13亿分之一,以踏实的行为践行梦想。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更是每个农工党党员的梦。本期刊出六省主委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5.
《今日浙江》2013,(13):32-33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委《关于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要求,6月上旬省委宣传部组织召开了全省青年社科理论工作者中国梦学习座谈会,6月下旬  相似文献   

6.
正人生如船,梦想是帆,每个人都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梦,而我们,同属于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国,懂得了个人幸福与国家梦想的关系,每个人心中又升腾起关于国家社会的梦想,我相信,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燃烧着这一个伟大的梦想,那就是—中国梦。"中国梦"是什么?与"美国梦"不同,"中国梦"是个人的,是国家的,更是民族的。"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  相似文献   

7.
回顾和梳理2014年度"中国梦"研究文献可以发现,内涵、外延和与其他梦的比较是当年度"中国梦"研究的主要场域。就前者而言,学者们主要从如何全面理解"中国梦"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史的角度展开了深入研究。就中者而言,学者们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个面向对"中国梦"的外延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就后者而言,学者们主要从"中国梦"与"世界梦"、"中国梦"与"美国梦"的比较角度展开研究。总体而论,当年度"中国梦"研究成果丰硕,亮点迭出,呈现了理论学术界关注度高、官方扶持力度大、国际性特征显现、自反性认识突显等年度特征。  相似文献   

8.
任民 《今日浙江》2013,(12):7-7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省委宣传部、浙江日报报  相似文献   

9.
紧密跟踪当前"中国梦"研究的动态和进展,梳理和归纳"中国梦"研究的相关重大问题,有助于推动学界深入对"中国梦"本质内涵、重大意义、实现路径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从而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闫莉 《理论月刊》2014,(1):30-33
"中国梦"的主旨内容和目标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它的提出符合我国基础国情,契合人民群众的根本需要,凝聚了社会共识,激发了创造活力,具有客观历史必然性。"中国梦"具有丰富的内涵,体现为理想与现实、国家与个人、民族与世界的统一,从而得出实现"中国梦"的应然路径,即"把中国梦付诸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寻找中国梦与中国力量的共同支点"和"把中国梦与中国精神相融合"。厘清"中国梦"生成的逻辑、精神实质及其实现路径,对于引导民众正确理解中国梦内涵本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内外部的共同合力。"独特机遇论"乘势助力中国梦的发展。中共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继续推进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而"独特机遇论"的提出是对海外关系的正确定位和对丰富的海外资源的运用和涵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海外关系的开放是改革开放的首要内容,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打开了走向世界的大门,促进了"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大大丰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必须坚持"以侨为本"理念,保障和涵养海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梦"是基于我国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目标而提出的一种新理念,有着深厚的哲学意蕴。换言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梦"的解读具有深层的合理性和广泛的解释力。改造世界是"中国梦"的出场路径;社会有机体是"中国梦"的现实图景;自由全面发展是"中国梦"的本真意义;人民群众是"中国梦"的主体力量;实践创新是"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是一切中华儿女在现阶段对个体、集体和整体愿景的一种现实追求和理想目标。它不仅是一个全新概念,更是一个理论体系。"中国梦"囊括了整体、集体和个体三个层面的愿景,熔炼了三个层面的梦想,成为一个梦想的集合体。就三者的辩证关系来说,整体梦是目标导向,集体梦是组织保障,个体梦是行动力量。因此,要实现中国梦,首先要激发个体的创富热情和行动活力,在合法框架下尊重个体的需求并提供其实现个人愿景的公平机会;其次要顺应社会组织发展的多元化潮流,在市场体制中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或民间团体的利益整合和保障功能;最后要坚持"和而不同"的中国精神,凝聚共识和力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追求人民幸福、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之梦。  相似文献   

14.
扈航 《青年论坛》2014,(1):41-46
中国梦的实质,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高校作为文化传承的基地和文化创新的主体,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承担着神圣的使命。本文阐释了中国梦视阈下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内涵,提出了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指出高校应当成为文化传承创新的引领者、策划者和担当者,努力构筑实现中华民族美好期盼和价值愿景的精神殿堂。  相似文献   

15.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其核心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本质是人民之梦。中国梦体现了近代梦、现代梦与当代梦的统一,国家梦、民族梦与人民梦的统一,中国梦与中国世界梦的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质上是实现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其奋斗目标是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两面大旗,是包容最广泛的中华民族每一分子的最大公约数,既能够充分体现并尊重各个社会阶层多样性、差异性的存在,也能够形成空前的、牢固的政治诉求一致性,是引领协商民主制度正确方向的两面旗帜。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两面大旗是“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基奠,舍此无他!越是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这两面旗帜,就越能够真正实现“爱国同心”,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就越能够在共产党周围聚集起更加浩浩荡荡实现“中国梦”的千军万马。  相似文献   

17.
2014’辽宁政法理论年会以"司法改革与公平正义"为主题,组织辽宁省政法系统的法律工作者就司法体制改革、法律监督、中国梦与法制建设、量刑规范化、政法队伍建设等多个论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展示了辽宁省政法系统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8.
白洁 《青年论坛》2013,(6):15-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梦”不但引起了国内的热议和讨论,还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究其原因,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新一届中国领导人的政治宣言以及“中国梦”所体现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分不开的.国际社会对“中国梦”进行了高度的评价,体现出广泛的认同感,但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梦”也存在一些疑惑.我们应该继续增强“中国梦”的有效认同,同时要积极化解疑惑,构建良好的国际环境.总之,实现“中国梦”要充分利用国际机遇,积极应对国际挑战,在国际环境中历练自身,成就梦想.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国情把握和实践需要,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主题,提出诸多长远的和阶段性奋斗目标。党在民主革命时期逐梦的历史轨迹的当代启示是:实现中国梦,必须善于根据中国国情和具体历史条件的变化,制定切合实际的纲领和奋斗目标,并找到使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和依靠力量;实现中国梦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  相似文献   

20.
中国政治学恢复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以来,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但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政治学提出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基于政治学研究的特殊属性,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实现政治学术研究与政治实践求真、求实、求善、求美的价值取向,才可能实现二者结合与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