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许青 《青年论坛》2009,(3):34-37
高校共青团凝聚力建设面临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新趋势,高等教育改革带来的新要求,网络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新挑战等所带来的新环境。高校共青团凝聚力要实现三个转变,包括参与主体的转变,工作模式的转变和沟通渠道的转变。除此之外,通过多种形式组织青年、用先进的思想引领青年、尊重和服务青年学生合理的利益诉求并服务于广大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加强高校团干部队伍的自身建设,也是高校共青团凝聚力建设的四个工作着力点。  相似文献   

2.
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等新媒体的日益普及和发展,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深刻影响。新媒体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拓展了载体、提升了实效,也影响了校园文化的导向性、凝聚力和影响力。高校要通过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促进多媒体融合、切实提高新媒体素养等途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3.
王东红 《前沿》2013,(10):191-192
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如何创建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是摆在各高校党建工作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本文从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学生党支部发展的现状出发,将"学习型组织"理论引入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构建了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凝聚力建设机制和党支部成员竞争力提升机制,力求强化学生党员主动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党员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4.
姜崇辉  赵军祥 《传承》2013,(8):68-69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强学风建设,促进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应进一步重视学生党建工作的实践和创新,将发展党员程序规范化、业余党校实体化、支部生活常态化,突出学生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影响度和实效性,促进学风建设。  相似文献   

5.
廖阔 《传承》2012,(12):16-17
高校学生党组织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党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发挥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基础。推进高校学习型学生党组织的创建是应对形势变化,建设学习型校园的必然要求,是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有利于促进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传承》2016,(3)
高校辅导员应守住安全稳定底线,做好日常安全教育工作,建立健全新生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班级、学生个人成长档案,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安全,从思想政治教育、班级班风学风建设、培养班级学生干部队伍、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几个方面加强学生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7.
《传承》2016,(10)
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娱乐性等多元文化特征,有较高的课程开发优势。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高校文化建设中,不仅能丰富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又能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起到文化传承和加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为党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提供思想保障。高校党的建设是整个党建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加强高校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将极大的促进和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的水平,增强高校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力地推动高校的改革和事业发展,对党的事业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深远的意义。一、高校思想理论建设的根本是用邓小平理论武装高校全体党员干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理论上的最大收获,就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成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面旗帜,成为我党坚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  相似文献   

9.
高校辅导员队伍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的主要力量,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工作队伍是高校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必然要求,更是做好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保证,因此如何有效的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持续健康发展,加强辅导员队伍长效机制建设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王兵  杨宝 《重庆行政》2015,(1):106-108
当前高等院校中,班级的影响和凝聚力正在逐渐变小,学生社团的影响力日趋增大。学生社团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扩大求知领域、丰富大学生内心世界的重要媒介。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变化,社团日益成为校园里凝聚力和号召力最强的群体,它有效形成了一种文化氛围。高校社团无论从数量、规模还是从性质、风格上看都是丰富多彩的,形成了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势。2004年,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16号文件的精神,共青团中央与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意见》要求各个高校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重要性、明确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积极支持大学生社团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不断健全大学生社团发展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1.
在新形势下发挥高校学生信访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重要意义。高校学生信访工作具有信访主体的代表性、信访信息的快散性、信访发生的周期性和信访工作的教育性等特点。高校学生信访工作所内蕴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包括保证功能、调节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转化功能,增强这些功能就必须提高对学生信访工作的认识,完善学生信访工作机制和建好信访工作队伍。  相似文献   

12.
郑陈荣 《桂海论丛》2007,23(3):84-86
关怀和关怀教育,不仅是人们情感交流的行为,更是做好高校学生工作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维护社会及校园安全稳定,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实践表明,从关怀教育入手.创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手段,着重抓好高校毕业生、经济困难学生和后进生三个特殊群体的教育工作,才能进一步扩大和延伸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从而充分体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切实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13.
论警察院校人文教育中尚武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学校的特殊性质和专业特点,公安警察类高校的《大学语文》课,应加强对学生尚武精神的培养。公安警察类高校在人文教育中倡导尚武精神,以传承民族文化,振兴民族精神,再造民族魂灵,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铸造忠勇警魂。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呈现出新的特点。作为党联系青年学生的桥梁和纽带,高校共青团组织对于大学生思想的引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经过对甘肃省6所高校大学生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全面反映了高校共青团组织对大学生思想引领的现状,力图发现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促进高校共青团组织对大学生思想引领的路径探寻,以求更好的促进高校共青团学生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公安院校的建设、公安工作的发展都对当代公安院校学报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公安院校学报必须及时转变观念,对学报定位、质量评价指标提升、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现代化建设等方面予以积极探析,寻求质量提升的有效方法与途径,从而有效发挥其服务教学科研,促进公安学科发展,繁荣学术理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田浩 《青年论坛》2008,(2):72-73
学生社团对于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既是高校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提高工作实效的必然选择,也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针对当前学生社团组织的相对松散性,成立的相对自发性,指导的相对薄弱性,方式的相对滞后性,提出了“思想上引导、数量上推进、运作上整合、质量上提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学生社团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7.
胡杰 《青年论坛》2011,(5):42-45
高校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摇篮和主要阵地,需要构建高校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激励机制,把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做实、做细、做长。在探析了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激励机制的内涵和意义的基础上,着重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激励机制提出了合理的构建,即信息交流机制、原则双轨运行机制、激励效益评估机制和评估信息反馈机制的动态运行系统模式,激励青年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提高,培养出合格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18.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是柄双刃剑,它的广泛应用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更提供了发展的机遇。文章从挑战和机遇角度,研究了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探讨了高校利用网络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高校“青马工程”的培养,旨在帮助高校大学生骨干学习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了解国情,认识社会,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但是,高校“青马工程”的开展,在培养实践过程应该更好的总结经验,采取多层次、立体化、互动学习的培训模式,要立足于高校创业教育的视角,立足于大学生全面成才发展的需要,将理论和实践相融合,设置符合“青马工程”培养需求的创业教育机制,建立“青马工程”创业教育评价标准,从而完善“青马工程”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0.
陈刚 《青年论坛》2003,(4):87-88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给学生工作带来了许多挑战 ,高校学生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高校学生工作的新变化 ,积极迎接挑战 ,努力探索以宿舍、社团、网络为支撑 ,以大学生成才服务保障体系为平台 ,以学生骨干队伍为生力军的高校学生工作模式 ,保证高校学生工作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