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针对当前大学审美文化深受大众文化影响的问题,从文化学、文化社会学的角度,论述了大学审美文化的基本特征,分析了作为精英文化的大学审美文化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所产生的变异,并就借鉴大众文化、提升大学审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温华 《理论月刊》2008,(3):121-124
本文在阐明当代视觉文化与大众审美意识的概念、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分析了视觉文化时代的艺术的教育功用与"娱乐功用"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艺术的娱乐功用是以教育功用为前提的,娱乐的观看快感满足了人们低层次的最基本的心理需求,而人们的价值需要是会沿着一定的层级需要上升的.人们已经逐渐地在追求审美对象的审美价值,以求获得极大的审美愉悦,由初始的耳目愉悦逐渐走向精神愉悦,反映了受众对优秀的艺术作品的审美需要,同时优秀的艺术作品也反映了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解读能力与审视能力.本文还对图像艺术的审美价值、审美关系与审美创造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孔建平  岳峰 《求索》2010,(12):202-205
上世纪末出现的"审美文化"中的"审美"一词源于"Aesthetics"的日文意译"美学",但后者本身就歧义丛生。鲍姆嘉通用希腊文"Aesthetics"来命名一门学科,本意是论证对感性的研究有价值,但他用"美"来为感性价值正名,引起诸多混淆;维科在《新科学》中没有使用类似的词汇,却为文学所表达的先于反思的感性价值做了有力辩护,对西方现代美学影响深远,也与中国诗学相契合。当下流行的"审美文化"实际上多指"时尚文化"或"艳文化",其内涵与"美学"的核心价值缺乏学理关联。  相似文献   

4.
张胜冰  魏云 《思想战线》2001,27(6):67-71
由于少数民族社会的现代转型造成文化传统的失落与神话思维的崩解,其审美文化的原创性面临着破坏与消解的危险.少数民族审美文化在现代化背景下所面临的"保存与发展"的困境,应首先从理论上进行探讨.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研究应以民族文化活动为基点,以集中体现民族审美意识的民族艺术为中介,在田野工作的基础上广泛运用民族心理学、民族伦理学、民族语言学、文化人类学以及民族社会学等相邻学科的方法,建立艺术哲学的比较视野,以取得该学科领域的新突破,拓展美学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5.
在人们物质生活极大提升的今天,在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冲击下,审美文化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异,其中之一就是审美转向了日常生活之中、身体之中。本文通过对审美文化、日常生活、身体等概念的辨析,以及对它们在当下审美文化中的表现的描述与分析,揭示出审美借助现代、后现代文化重新审视日常生活及其身体,在其中发现美、创造美,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它唤醒的或者参与的日常生活会使人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会使人更加愿意生活,更加愿意在生活中看见、创造并体验审美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湖湘文化作为传统儒家文化的一个分支,其精神内核中蕴涵着丰富的和谐精神。这种精神始终贯穿于湖湘文化的发展中,无论是其历史传承、哲学思考、传统的经世致用学风,还是敢于破旧立新的革命精神,都体现了湖湘文化既遵从于传统文化的和谐内核,又别有发展的独特风貌。这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邵文东 《新东方》2009,(10):38-40
海南黎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它独特的审美价值。本文从文化审美的角度,就海南黎族传统村寨民居文化、传统织锦文化、传统民谣文化中的审美价值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8.
中西美学范畴与当代审美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创造美的活动是与人们审美消费的需要息息相关的。从以美学基本范畴为表征的审美消费的走向看 ,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度的不断增强 ,“和谐”将逐步成为人们审美的主流 ,“自由”也将作为新的美学范畴而登上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9.
肖双荣 《求索》2011,(5):122-124
受到上世纪中叶以来各种哲学思潮的影响,环境美学对传统的先验论美学理论持批判的态度;审美时尚的短暂流行也证明了审美理想和美的本质的虚幻性。因此,从文化方面来理解环境一词的审美文化学不再徒劳地追问隐藏在美的现象后面的最终本质,转而直接关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丰富多彩的审美现象。  相似文献   

10.
李应龙 《求索》2005,(9):97-100
如果说传统美学的理论基础是以追究世界的本源问题为最终目的的,那么,实践存在论从人的世界的三维文化视野来理解人的世界存在,它的目的是现实地筹划和创建人的世界存在的文化态势,其价值目标指向人的世界存在不可逆的发展方向。在这个意义上,实践存在论所理解的美学是文化美学。文化美学可以分为相互包含的两种模式:一种是微观美学,或称哲学美学,它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概念,其终极关怀是人自身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另一种就是本文提出的宏观美学,或称文化美学意义的审美阐释学。它以审美阐释为核心概念,具有鲜明的宏观价值指向和文化建设功能,其终极关怀是人的世界不可逆的持续发展及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审美研究的文化转向,指的就是:在实践存在论的基础上,由微观美学转向宏观美学,由现有的认识论美学和体验论美学转向文化美学。在我们看来,“转向”正面地建设性地为美学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广阔天地,是当代人的世界存在及其人的生存需要和实践的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11.
李思飞 《青年论坛》2011,(3):143-145
服饰是透射一个民族艺术哲学理念的重要窗口。中国传统服装美学一方面受到儒家礼教规范及伦理道德的影响,注重"美"与"善"的相似性,缺乏对人体之美的正视与研究,把服装审美创作看作传播教化、塑造人格、维护礼制的形象表征,遮蔽人体曲线,宽衣博带;另一方面在道家思想统摄式思维观照下,追求衣饰与人体在整体审美上的和谐,淡化人体特征而凸显精神气韵。西方服装美学注重"美"与"真"的共同点,求真务实地强调人体曲线,以探求表现人体的本质美为审美理想。如何承袭中国传统美学智慧,又借鉴西方服装美学求真精神,创造出中国服装独有的时代语言,是中国当代服装设计师们面临的一个意味深长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王德胜 《思想战线》2005,31(2):80-86
当代艺术的大众化努力,标榜并正在不断实现着艺术与当代大众的广泛对话,其基本核心是艺术活动、艺术家、艺术作品与当代大众日常生活状态之间的相互趋近和认同,艺术、艺术家和大众由此获得了共同体验和表达对于当代生活/世界的情感与文化价值态度的新的可能性.这种艺术的大众化努力,在与大众对话进程中将成功地架设艺术自身与大众日常生活的文化通道,日渐改变艺术的传统职责,并在当代审美文化中实现现实生活方式向艺术活动、日常生活经验向艺术经验的"跨越".  相似文献   

13.
中华指纹文化是中华民族先人通过对指纹进行长期观察、运用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从某种程度上讲,其与四大发明具有同等意义。数千年来,指纹作为中国人的身份象征、证明凭据和诚信标志,大量应用于社会管理与民间交往等众多领域,成为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中华指纹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创造力完美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代表。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宪法制度与其法律文化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宪法秉承了人类文明中许多重要的价值理念,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它同时也受到西方文化的某些偏执性和局限性的影响,因而欠缺了对宪法的现代性因素的发掘力和整合力。宪法的现代性因素是构建现代民族国家政治文明以及国际和谐的基石。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四个基本特征现阶段特色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以及文化建设思想的日益成熟,使其具有高度的自觉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现阶段特色文化由此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平衡性决定了特色文化具有很强的不平衡性;文化的继承性发展规律以及我国深厚的文化传统使现阶段特色文化表现出复杂的传统性.  相似文献   

16.
该文分析了商品的"客观品质"与消费者的"主观品质"之间的关系,认为对商品品质的认同最终会转化为对商业标记即品牌标识的认同,形成品牌效应,而商品品牌建设的基本进路是传播商品特色。因此,该文认为,古镇作为文化遗产也应当传播古镇文化旅游产品的特色文化,并提出古镇文化旅游产品以特质文化打造品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水族审美意识探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水族在长期的历史、社会生活实践和生存环境中 ,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观和审美意识。它集中体现了水族人民完善的、美好的、合乎理想的生活观念 ,是水族文化的深层构成。  相似文献   

18.
“贝叶文化”十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张荐华 《思想战线》2000,26(5):36-38
"贝叶文化”的研究代不乏人,近年已有专书专论出版.综观研究所及,史论俱佳,但略嫌细碎;评价公允,但疏于定位.时人对博大精深的"贝叶文化”,还等待着一种框架性的描述和恰如其份的定位,这便是"十论贝叶文化”的归旨.  相似文献   

19.
民族文化的价值及其经济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施惟达 《思想战线》2004,30(3):92-96
民族文化是多元的,具有价值的二重性。民族文化要成为产业经济价值的载体,必须以文化主体的价值为核心。立足对"我者"的使用价值,才会有对"他者"的交换价值。如果缺乏真正的"文化自觉",要保护民族文化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20.
姜飞 《思想战线》2006,32(3):66-70
布迪厄质疑“谁是话语的主体?”即使拿媒介曾经具有的无比灵动的审美知觉来进行辩护也无济于事,主体已经消失在媒介话语的地平线上。媒介是人的延伸,但延伸的是假肢,在媒介化生存的大背景下,主体已经被媒介话语运动场中的主体所替代,主体不再审美,带着媒体假肢冒充上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