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关注     
《政协天地》2012,(4):54-55
儒学的命运 儒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在近代则连受批判,失去主流、统治地位,而被边缘化。儒学的衰微是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社会转型和文化革新、文化转型的结果。伴随着古代社会结构的解体,儒学势必随之衰微。  相似文献   

2.
李立 《统一论坛》2013,(6):88-91
儒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主流,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儒学的根在祖国大陆,同时也与台湾文化发展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3.
黄勇  王艺帆  何艳萍 《前沿》2012,(5):179-182
在后现代主义中,出现了反传统、反权威等特征的文化思潮,主流文化遭遇非主流文化"楞次定律"的作用,这种文化动态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全球蔓延渗透。非主流的文化给传统意义上的主流文化带来了冲击,它并未能停止或者扭转主流文化作为主体和主导的地位,但是却阻碍了主流文化占据垄断的独裁地位。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不管现代文化怎样的色彩斑斓,怎样的气势夺人,维系整个中华民族的纽带和基础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恰恰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改造扬弃并形成中国现代主流文化的历史过程.本文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中的基础地位与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及怎样在统一战线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扬 《统一论坛》2009,(6):43-44
儒学是两岸共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两岸共同的文化根基之一。儒学是中国传统思想主流,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儒学的根在祖国大陆,同时也与台湾文化发展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6.
应关注西方新保守主义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容提要鉴于当今西方思潮的主流是新保守主义(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只是政治和文化保守主义的工具),在美国它不仅已经成为一种政策,成为社会思想观念的主流,而且得到了学理上的支撑;鉴于近代以来的西方思想史上并不是自由主义独步天下的历史,保守主义也占有一定的地位;鉴于保守主义比自由主义更直率、更坦白,其所言与所行更加一致,更有益于我们把握问题的真相,重视其思想,警惕其行动,借鉴其经验教训,吸取其合理的成分,在当今时代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人文知识分子创造的精英文化以及伴随着近代工业发展而出现的大众文化,构成了当代中国多层次文化体系的主要内容。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当代中国多层次文化体系建设,就是要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以及大众文化三者关系的基础上,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主流文化、马克思主义与精英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研究中国教育以及传统,溯源其文化根源和哲学内核,道家的自然论说及儒家的中道传统便是其主流。道家文化以其特定意义的自然之"道",强调教育应该合乎"自然";儒家文化注重社会伦理,强调"学道"之核心。然而,社会的进程乃传统与现代不断冲突和演化的过程。康有为"学为时异"的"经世致用"教育观以及五四时期"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理念堪称中国近代传统教育典范,促成了中国教育的本土化和现代化,诠译了中国哲学传统的教育使命。  相似文献   

9.
李立 《台声》2008,(2):36-38
儒学是两岸共同历史文化遗产,是两岸共同文化的根基之一。儒学是中国传统思想主流,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与祖国大陆的文化发展。而且与台湾文化的发展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儒学在台湾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播和发展。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将有助于促进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1949年迄今60年来的文学历程,我认为主要是三种潮流的消长、博弈的过程.这三种潮流就是国家权力建构的主流政治意识形态(主流文学)、传承近代和五四新文化精神传统的人文启蒙文学,以及由个人经济利益和市场价格所主导的商业化写作.从今天的情形来看,或许还很难判断60年文学历程中究竟哪股潮流势力占有一股独大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乡村社会中作为治理精英的乡绅却在近代“废科举、兴新学”和“乡村自治”的过程中丧失精英地位。乡绅衰落的原因是:丧失文化权威而与下层民众疏远、传统精英流动渠道消失致其与下层民众隔离、乡绅自身异化进而与民众冲突、民众中产生新的精英给其沉重打击。  相似文献   

12.
自由主义作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思潮渊远流长,是现代资本主义文明发生发展所依托的重要思想理论,是现代文明的基本思潮之一。西方自由主义传人近代中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也对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具有思考和启示意义。近代中国的自由主义正是西方文化传人中国以后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碰撞的结果,自由主义思潮与中国近代社会密不可分。这里试图从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产生的悖论以及西方自由主义与传统儒学的关系的角度,探讨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发展演进历程,并且进一步从西方自由主义思想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对照,比较分析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发展流变,以此为我们今天的思想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作为舶来品近代才传入中国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及本世纪初全球化四个阶段,对中国社会和传统文化造成了较深远的负面影响,其影响包括消解主流文化价值、阉割民族文化特质和危及国家文化安全等。鉴于此我们必须从坚定道路、理论、制度自信,坚守历史自觉,坚持文化信仰等途径予以积极应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将历史虚无主义消解于无形。  相似文献   

14.
大学校园亚文化是与传统校园主流文化相对立的另类文化,其表现形式有Hip-Hop文化、网络文化、课桌文化等,该文化具有一定的消极性,因此我们要加强校园主流文化建设,对其予以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15.
在对原始民族、少数民族和边疆民族的族群文化及其历史进行的研究成为近代中国民族学主流的情况下,罗家伦从近代欧洲民族及民族国家兴起的历史与理论出发,对民族、民族性的构成要素、形成过程及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与类型等民族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阐释,并最终落实到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点上。他对民族基本理论的阐释在20世纪40年代具备了较高的理论水准,在近代中国民族理论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开拓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网络后亚文化语境下,亚文化与主流文化间的风格、抵抗、收编等对应关系与模式都发生了变化,网络呈现出多元的文化图谱,文化互动、融合的过程中充满张力。"90后"甚至"00后"亚文化群体对主流文化、传统文化并不是完全排斥与抗拒的,只是需要以他们的方式表达才能产生共鸣,因此当《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传统纪录片节目遭遇二次元文化B站,传统文化基因与互联网文化基因发生碰撞,传统文化在二次元的解构与建构中,产生了奇妙的文化融合,主流文化经历了一场文化裂变,在网络化的过程中被赋予新的内涵。在社群化传播的效应下,亚文化形态进入主流文化是对主流文化进入网络的一次文化逆袭。这对文化内容输出者重新思考平台及传播将带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陈理慧 《理论月刊》2008,(8):120-122
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汹涌澎湃的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入侵,被城市文化鄙弃与排拒的乡村文化非但无法融入到城市主流文化中去以优长互补的形式提升自己的文化品质,反而在其冲击下走向分化、崩溃。民间道德文化的体现者刘高兴既无法融入到城市主流文化中去,对道德堕落的城市文化进行改造,又无力改变、拯救处于道德崩溃中的传统文化,只好与自己置身其中的传统文化体系一起走向历史的终结。  相似文献   

18.
体育与人文精神构建关系密切,人文精神是体育的价值抽象,体育则是人文精神的外在表现。在以儒道教义为主流的中国传统社会,体育和体育精神的缺失以及气功养生型文化的张扬,导致国人身体素质低下和人文精神的衰变。近代体育是“西学东渐”的产物,这种“西化”的竞技运动和教育模式,包容身体锻炼和人格培养,将身与心、灵与肉辩证地统一起来,折射出与中国传统文化迥异的体育精神和文化哲学。回溯体育与近代人文精神的重建,剖析中西文化哲学的差异,解读体育精神并将它融入现代教育理念,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培育现代体育精神。  相似文献   

19.
饮食生活的演变与社会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饮食生活的演变与社会转型华中师大副教授姚伟钧长达数千年里,中国传统文化无论在精神形态,还是物质形态上,都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这种优越地位已不复存在,唯有中国饮食文化却在不断走向世界。然而就在中国饮食文化走向世界的同时,酉学东...  相似文献   

20.
康有为的历史哲学思想不仅包括其独树一帜的公羊三世说和大同社会的历史理想 ,也具有中国近代思想家的共性思想即历史变易论和古今之辨的历史发展观 ,其历史哲学思想在中国近代历史哲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以康有为思维体系中的主流思想内衍生出的历史哲学成份 ,分析康有为的历史哲学思想的内容、特色和历史地位 ,并试图以此为一侧面展示出中国近代历史哲学思想的变易进化性、鲜明时代性、中西融合性和继承发展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