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法言法语     
《中国卫生法制》2012,(4):40-40
行政责任的追究、行政责任的免除与行政责任的承担行政责任的追究(The investigating of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是指在确定行政责任的基础上,有权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和方式强制有责任的行为主体履行一定的义务的行为。有权追究行政责任的组织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发布了损害群众利益行为行政责任追究试行办法。其中明确规定.各级行政机关,法律、法规、规章授权或者委托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国有公共服务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损害群众利益的31种行为,将被追究行政责任。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发布了损害群众利益行为行政责任追究试行办法.其中明确规定,各级行政机关,法律、法规、规章授权或者委托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国有公共服务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损害群众利益的31种行为,将被追究行政责任.  相似文献   

4.
公务员行政责任追究立法是行政法制建设的重要环节。解决当前公务员行政责任追究制度不规范现象,必须加强公务员行政责任追究立法。公务员行政责任追究立法,在立法模式上应采用半统一立法模式,在立法思想上应贯彻宁疏勿密立法思想,在立法原则上应坚持教惩结合立法原则。  相似文献   

5.
论国家行政责任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国家行政责任法的概念国家行政责任法是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具体的行政违法行为及其所承担的法律后果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国家行政责任法是一种特殊的法律规范。首先,它是行政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法中对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违法行为所适用的罚则,也是行政监督、行政审判和解决行政诉讼争议的基本法律依据。其次,它又是国家赔偿法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家赔偿法是规定国家机关违反法律侵犯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合法权利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的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政府官员参与安全事故瞒报事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这暴露了我国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追究法律制度的一些问题。本文首先剖析了安全生产行政责任的内涵及性质,并指出我国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追究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追究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行政责任概念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责任概念主要在行政法学和行政学上使用,多种行政责任定义具有明显的差异和区别。本文主要对行政法学研究的行政责任概念和行政学研究中的行政责任概念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并着重阐明行政学的行政责任概念的定义、性质和内容,从而为行政学研究和思考行政责任问题提供一个确定的、适宜的概念基础。  相似文献   

8.
经济犯罪行政责任是同一经济犯罪行为可能同时产生的多种法律责任之一。经济犯罪行政责任具有不同于一般行政责任的特征,其特征与经济犯罪行为密切相关,并具有不同的具体体现。揭示经济犯罪行政责任的特征,并强化对其的研究,有利于正确界定和把握其归责原则、类型划分及其构成要件、承担形式等,从而有利于确保对经济犯罪分子行政责任的及时、正确追究。  相似文献   

9.
彭冰 《法商研究》2004,21(6):16-23
有效的法律责任体系是证券律师功能发挥的重要保障。在中国 ,目前证券律师承担的法律责任方式以行政责任为主。对中国证监会历年来处罚证券律师案例的实证分析表明 ,在《证券法》生效之前 ,对证券律师行政责任的追究主要依据《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 73条 ;而现行《证券法》第 2 0 2条规定以主观故意作为追究证券律师行政责任的条件 ,使得在《证券法》生效之后证券律师行政责任的追究面临巨大的困难。必须修改第 2 0 2条的表述 ,才能建立有效的证券律师法律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10.
环境监管行政责任实现不能,是指因多种因素的制约或影响,行政责任追究主体对已经客观存在的、应依法追究行政责任的环境监管违法行为,不追究或者不能追究行政责任的情形 它是当今中国环境行政责任实现方面所存在的最为突出、危害性最大的问题,也是制约我国环境监管实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导致环境监管行政责任实现不能的原因复杂而多元,其中环境监管行政责任制度严重缺失、环境监管及其行政责任实现的体制障碍、传统发展观与政绩观的阻却、以“官本位”为代表的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行政伦理失范的影响等是最直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各国在确定检察机关的性质时有一共性,即客观存在这样的理念——检察机关应当是一个完全立足于公正和正义的机关,检察机关应当有权代表国家利益、社会公益提请法院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提请法院确认某一民事法律关系或某一行政法律关系的效力,进而追究违法者的刑事、民事和行政责任。因此,检察机关在三大诉讼中应有公诉权的根据,亦在于此。具体来说:  相似文献   

12.
现公布《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的行政道德建设还存在着不足,并且已经成为影响现代化发展的阻碍,而行政责任是行政道德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是行政道德建设完善的着眼点,所以要提高公职人员的行政道德就必须从健全责任追究体制,增强行政责任意识的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法治社会中,权利保护体系的周密设计、责任主体二元身份的应“域”转换以及行政责任与民事责任“质”的差异共同造成了行政法律责任追究领域行政责任与民事责任竞合这一独特、鲜见的现象。而数理映射原理的巧妙引入则有助于我们解决行政责任与民事责任竞合的问题,并进而归纳其一般处理规则。  相似文献   

15.
行政责任论,是行政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它一直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环节和研究课题.要推广实施公务员制度,建立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依法行政规范政府行为,提高行政效率,必须加强公务员的行政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有效地防范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北京市政府制定了《北京市关于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该规定已于2001年6月3日公布实施。现将该规定全文刊发,供各地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7.
政府作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组织,必须建立起一套责任机制。对于任何主张民主的社会来讲,责任机制是基本因素,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法治国家,必须健全行政责任制度。而建立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权力和责任的适当配置,责任落实的个体化,建立发达的信息机制,完善行政伦理道德机制,是行政责任制度在我国的进路。  相似文献   

18.
行政责任理论是行政法治建设的基石,但目前对其所进行的研究与其本身的重要性不成比例。虽然理论界与实务界对行政责任渐趋关注,但无论是传统的行政责任理论还是新近的行政责任学说,都尚存可质疑之处。循科学视角重构行政责任主体理论,建立以公务人员为责任承担主体的行政责任制度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现有学者观点为载体,从行政责任的界定、我国行政责任归责原则、我国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现状分析、我国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的建设建议等方面对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的研究进行梳理,以澄清行政责任追究制的一些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今时代,"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公民基本权利神圣不可侵犯"以及"有权利必有救济"等原则已经成为民主法治国家的必然特征,它们构成了行政权力的根本源泉与限制,由于责任是行政权力运行的必然约束,不受约束的权力会导致腐败,因而这些原则也确立了行政责任的理论基础。其中,归责原则作为法的规范功能的集中体现,指导着具体法规范的制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行政责任的归责原则是行政责任理论的核心,所以这些原则也顺应着法治控权等理念。纵观法制发展史,沿着民事责任归责原则演进的轨迹,我们可以发现,归责原则发展的进程,也就标志着民事责任制度发展的进程,民事责任制度的发展就是以归责原则为基本线索而展开的。但与民法学界关于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研究的繁荣局面相比,行政法学界关于行政责任归责原则的研究则相对滞后。如何确立行政责任的归责原则以及应确立哪几种行政责任的归责原则,目前尚没有通说,这与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目标严重相悖。因此,本文将借鉴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的研究成果,总结行政责任可以采用的几种归责原则,最终提出我国适宜采取的归责原则体系,即建立一个包括过错、违法为原则,兼顾严格责任、公平责任等归责原则在内的多元化归责原则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