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维护全球超级大国地位,美国多年来一直采取包括武力威慑、政治施压及经济制裁等诸多强制手段在内的"持械经商"方式在国际上谋取不平等经济利益。近年来,由于国内经济长期不景气,美国"持械经商"正出现强化趋势,而这种方式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是基础,国际经济秩序不稳很容易造成其他秩序动荡。所以正确认识美国"持械经商"本质并妥善应对是维护中国核心利益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维护国际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国际责任。  相似文献   

2.
国际安全的实质是共同安全,有赖于国际社会在安全观念和安全战略上的基本共识。由于20世纪纪以来全球国际体系的形成及其文化多样性,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巨大变革,尤其是民族主义与大众政治的兴盏、超级强权的出现及其意识形态对立,此种共识或价值基础已相当“稀薄”。在战略文化上,存在着对抗型与合作型的差别;在安全观念上,存在着对国家安全、国际安全或全球安全的不同价值偏重;在安全策略上,存在着霸权、均势与制度等模式的竞争。而避免重大战争、维护国际体系稳定与各国独立生存仍然是国际安全的首要目标;促进经济正义以避免国际经济秩序失衡所衍生的国际国内冲突、应对影响人类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的全球性非传统安全问题,正成为新的难题。在安全相互依赖的时代,国际社会必须重建共识,奉行以共同安全与合作安全为价值导向的、真正的“国际安全战略”,否则将难以摆脱纯粹自助与竞争型“国家安全战略”所造成的安全困境。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与政治秩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有其特定运行规则的特殊的经济体制 ,必然要向政治国家提出自己特殊的政治要求 ,同时又为建构与自身秩序相适应的政治秩序提供了可能性。市场经济的运行内在地包含着主体的平等和活动的自由这两个重要的逻辑规定。马克思认为政治上的平等和自由只能是经济秩序中的平等和自由的“另一次方”。市场经济的平等和自由原则在不同制度条件下的实际体现是不同的。消除对政治国家的实际控制上的矛盾 ,实现政治秩序与经济秩序的新的和谐 ,亦为可能前景。由此 ,政治秩序的体制定位和模式选择问题得以提出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的征程上,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的征程上进行伟大斗争的对象主要来自国际、国内和自然界三大范围,集中反映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外交和意识形态等领域,表现为结构性、局部性、颠覆性、复杂性、突发性等五个方面的特点。防范化解风险挑战、进行伟大斗争的战略方法主要包括:首先,发扬斗争精神,抓好化险为夷的战略主动战;其次,发扬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最后,发扬斗争精神,在斗争中学会斗争。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对国际经济、政治、文化关系都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不仅表现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关系的内涵不断丰富 ,国际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日益加强 ,而且表现在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 ,为当今世界的国际关系增添了更为复杂的因素。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世界各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较量 ,在很大程度上越来越表现为以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斗争 ,并由此导致了国际政治日益经济化的趋势。国家之间 ,尤其是大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 ,实质是国际政治斗争中的权力之争 ,…  相似文献   

6.
十四届六中全会强调,要把讲政治作为党性党风教育的重要内容,再次强调了讲政治的重要性。讲政治,是个重大的问题。政治就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利益、物质利益基础上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是阶级对阶级的斗争。它表现着阶级间、民族间、国家间的相互关系。其实质是夺取政权和维护政权的斗争。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江泽民《关于讲政治》)。这个政治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是建设有中国  相似文献   

7.
网络时代我国信息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正日益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诸领域。值得关注的是,互联网的诞生对国家安全构成了新的挑战。为此,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政府都在积极寻求解决国家信息安全的对策。从国际层面来看,各国都在积极推动建立"国际信息新秩序";从国内层面来看,我国政府应重视维护国防信息系统的安全,不断开发和完善我国的信息安全技术,制定和完善信息安全的法律制度以及加强国民信息安全意识教育等。  相似文献   

8.
王利平 《外交评论》2000,(Z1):73-75
中国和埃及于1956年建交以来,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均建立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关系,成为国家间关系的典范。两国在国际政治领域一贯相互支持,在许多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看法。1996年,中埃建交40周年之际,江泽民主席对埃及进行了重要国事访问。1999年4月穆巴拉克总统第7次访华,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中埃关于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联合公报》,就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合作关系达成共识。中埃良好的政治关系有力地推动了经贸关系的发展。40多年来,两国先后签署多项经贸合作协定,经贸合作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两国经贸关系…  相似文献   

9.
多样性文化之间的冲突引起文化安全问题。经济全球化中,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着文化一元化的威胁。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主战场,思想文化领域斗争深刻复杂。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就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健全文化安全管理,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相似文献   

10.
国际环境法中的贸易与环境问题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环境保护与自由贸易两大潮流的交汇 ,催生了国际环境法中的贸易与环境问题 ,并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贸易与环境之间之所以出现冲突与矛盾 ,是因为贸易与环境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贸易与环境问题具体体现为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需求与发达国家的环境政策的冲突 ,其实质也就是如何改变旧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 ,建立新的、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蔚萍 《理论前沿》2001,(16):13-14
当今国际形势正在呈现新的特点 ,世界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经济全球化进程正在加快 ,世界科技进步更是日新月异。同时 ,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企图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国家。面对当今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的新特点 ,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要高度警惕 ,自觉在思想领域筑起一道反对西化、反对分化的钢铁长城。  相似文献   

12.
现代"国家安全"概念由美国李普曼于1943年提出,后来不断被修正。我国《无线电器材管理条例》(1955)最早出现国家安全概念,1982年《宪法》对国家安全有明确规定。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重要思想,丰富了国家安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细化了国家安全领域。2015年新《国家安全法》确立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立法指导思想,兼采"状态说"和"能力说"。在法律层面认知国家安全概念,需要整体理解人民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国际安全等任务,高度重视非传统安全,厘清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保障体系以及公民、组织的义务权利。  相似文献   

13.
张惠玲、张陟遥在发表于《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11期的《论国际关系的意识形态背景》一文中指出:意识形态是影响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冷战时期,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抗争占据国际关系的主导地位,使得国际政治带上了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逐渐被弱化,争取国家间关系非意识形态化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是,意识形态在国际关系中所释放出的巨大势能仍无处不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本来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都是人类对自身如何走出困境的一种有益探索,双方也都面临着相似或相同的社会问题,但是意识形态的差异无法根除。这种差异既体现在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也融入了他们的外交实践中,使它们从一开始就作为对立面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成为两种在意识形态上根本对立的社会制度。在后冷战时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社会制度的对抗转向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科技、文化等领域,不可避免地带来意识形态领域接触和渗透的空间范围更加宽泛。从目前的情况看,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斗争的焦点已经不再是具体制度和经济模式了,而是聚焦在意识形态的建立和影响上。  相似文献   

14.
王耀华在《理论信息报》(201期)发表文章认为,当前改革遇到困难的最基本原因,是我们选择了一个“政治上管住,经济上放活”的改革战略。经济流通松动、活跃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却没有相应的改变;旧的单纯行政、计划性社会经济秩序失效了,新的依靠法律规范实现的新秩序却没有及时建立起来,整个社会处在一个失序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宗教的社会功用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阶级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宗教维护各种剥削制度及其政治和法律的上层建筑,并将统治阶级的权利和意志从国内推向国际空间;宗教是民族分野、民族精神塑造、民族认同、民族利益追求和民族斗争中的关键性因素;宗教是人类文化的古老载体和区分古今不同类型文明的鲜明标志;不同宗教规范不同的生活方式并体现不同的价值观念。宗教领域中的歧异、对立和斗争是由各种宗教赖以产生和存在的不尽相同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各种宗教所代表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现实利益的争夺决定的。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力量,具有促发、强化和延续人类社会现实利益冲突,特别是国际政治、经济和战略冲突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政治文化与国际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政治文化是指人们的政治取向模式 ,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情感、政治价值等内容。政治文化深刻影响着国家对外政策的制定 ,在国家层面上影响对外政策的内容 ,在个人层面上影响决策者的对外决策方法。政治文化是国际政治斗争的工具或手段 ,表现有二 :一是构成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是被用来宣扬、推行本国的对外战略和政策。政治文化差异是引起国家间关系对立和冲突的动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法律制度是经济全球化的需求及选择。WTO国际经济法律制度是通过各成员对其国内经济的国家干预实现涉外的经济秩序,最终实现国际经济秩序的法律机制。因此,国内经济法必须适应国际经济关系及其规则的需要,并应创设新的内容,以应对国际经济共同规则的需要。国际法律规则出现并发挥作用是法律趋同及各国共同协调世界经济的法制化结果。但适用同一的国际经济法律规则并不等于法律的全球化。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经济法,应当寻求建立一种均衡及协调发展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8.
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经济犯罪对我国经济秩序、经济利益的危害趋于严重,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不可轻视的因素。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经济犯罪,消除其危害,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公安机关的神圣使命。为此,公安机关必须认清形势,总结工作经验教训。积极迎接挑战,加速提高与经济犯罪作斗争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经济的相互依赖究竟是有利于和平,还是易于诱发战争,关键要具体分析经济相互依赖的性质。尽管经济相互依赖包含有促进和平的因素,但是在以不对称的相互依赖关系和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交换为基础的现存的国际经济秩序下,少数国家倚仗经济优势称霸世界和世界贫富的巨大差别,显然不利于和平。因此,只有“经济相互依赖+平等的依赖关系”,才是我们所应争取的构建 21世纪国际和平的经济保障。  相似文献   

20.
论全球化时代的国家主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不断深入,使国家主权面临日益严峻的冲击。各主权国家为了共享经济全球化的成果,不得不在经济管理、政治决策和国家管辖权等方面让渡部分主权。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必须加强国家主权的保护,树立新的主权观,坚持主权平等, 维护国家利益,以保护自身的安全和独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