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以后,铁路企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又好又快的发展时期,但仍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竞争上,而产品竞争也就是品牌的竞争。品牌在现代企业的营运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一种无形的、潜力无限的资源,是营销的核心,是企业竞争力的综合体现。铁路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加强运输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2.
我们办企业,表面上是在做产品、卖产品,但实质上我们是在“做文化、卖文化”——顾客们想什么?需要什么?怎样才能使他们满意?我们为什么要办企业?我们凭什么判断是非、决定取舍?我们对创新持什么态度?怕不怕竞争对手?如何看待成功或风险?如何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员工三者的利益?……这些都是文化,而不是技术。这些问题不解决,设备再先进,生产率再高,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合顾客需要,一切都是空话。而“文化的问题”,又只能用“文化”才能解决。科学技术所能解决的是能否生产好东西和怎样生产好东西,而什么才算好东西和为…  相似文献   

3.
毛纺织企业有这样的特点,某道工序的“在产品”能够直接销售或单独提供劳务(加工),比如原毛拣洗、毛条、针(机)织纱、坯布等,这些对其后道企业来说是生产原料,而对生产这些原料的厂家来说是本企业某一工序的在产品,并且是能向市场单独提供的产品。这种情况使得毛纺织企业需要对延续在产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4.
转眼又到年底,多数企业又开始忙于进行年度总结。今年对于多数企业而言可能日子并不好过,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多数外向型企业的出口订单大幅下滑,而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和用人成本提高等外在因素的制约下,企业面临着如何生存下去的难题。裁员和减薪往往是降低企业成本最直接的办法,但同时也给企业的运营风险进行了放大。于是一部分企业的经营者把目光投向了看似无关于企业发展痛痒的员工福利。  相似文献   

5.
现代企业经营,必须是决策、管理和监督三位一体,才能保证健康、有序发展。抛开监督不说,就企业内部来讲,决策和管理往往又是相辅相成的两套职能系统,是企业发展的“两翼”。缺少任何一个,结果只能是停滞不前。企业中决策和管理之间的关系总结成一句话.那就是:决策是“做正确的事”,而管理则是“正确地做事”。  相似文献   

6.
福利企业必须加快前进步伐,这是新的形势对民政工作提出的要求。由于历史的原因,福利企业规模都较小,产品结构单一,技术水平普遍较低,效益差。为改变这种状况,迅速发展福利企业,必须内外结合,做到“两眼向内练内功,两眼向外槁联合”。在福利企业内部,要把加强企业管理和加速企业技术改造放在重中之重来抓。企业的生存、发展,要靠有竞争力的产品占领市场,因此要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技术附加值、技术等级。人才是企业的发展动力,一个好人才往往带来一个好企业,我们地区南丰飞环包装厂、黎川珊利燃气具厂一等单…  相似文献   

7.
《研究与交流》2005,(5):39-40
1、大企业是一个包工头。谈到大企业.人们的描述往往集中于它们的规模:资产.利润.销售收入占到全社会GDP的多少等。这些指标固然重要,但还远远不够。我们要从大企业的本质来看它的重要性。大企业的本质是什么?说到底,大企业是一个包工头——他所销售的产品,或者这些产品的构件,绝大部分都是别人生产的。在大企业的销售额中,一般有70%到90%的价值是由企业转移过来的,  相似文献   

8.
企业管理的辩证法施扬新企业管理包括对人财物、产供销的各方面管理,随着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进程的深入,企业自主权扩大,还包括企业投资决策,正确处理企业与各方面关系等问题。一个企业领导者,往往陷于繁忙的日常工作而不能对所做的事进行哲学上的思考。想的往往也是就...  相似文献   

9.
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以确立企业价值观为核心内容、追求企业创新与企业个性结合的现代管理新模式。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为产品品牌、厂容厂貌、规章制度等物质和行为形态,而内在则表现为价值理念、企业精神等精神形态。有人统计过,光企业文化的定义就不下100多种,这些定义众说纷纭,给人感觉是云里雾里的“文化迷宫”,企业文化理念又具有抽象性,因而,使许多人望而怯步,觉得难搞、难推、难开展。  相似文献   

10.
企业要做大做强,企业要可持续发展,不可不重视品牌建设。 品牌是企业的标志.也是企业产品的标志,人们通过品牌了解和认识企业产品.同时也就了解和认识了企业。人们通过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品牌识别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对某种产品产生兴趣和爱好,被吸引,进而形成忠诚度,就为企业赢得了稳定而持久的市场。好的品牌创造了企业的知名度、为企业产品的行销、扩大市场份额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1.
当今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激烈竞争的市场,对竞争对手进行分析、研究是房地产企业制定竞争战略和措施的基础,也是在目标市场占领主导地位的基本前提。一个公司必须经常将它的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与其接近的对手进行比较,以确定竞争者的优势与劣势地位,从而使企业能发动更为准确的进攻以及在受到竞争对手攻击时能作出较强的防卫。一、识别企业的竞争对手识别竞争对手的主要误区是简单化,即许多房地产企业往往只注意到那些身边的、提供价格相当、产品相同的房地产市场竞争对手。其实,房地产企业的竞争对手范围涵盖面更为广泛,识别房地…  相似文献   

12.
人才是企业之本,得人才者企业兴,这一事实,已经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如何建立并形成竞争择优的人才竞争机制,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既能满足当前企业改革发展所需,又能适应国际、国内竞争要求的人才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一、充分认识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受市场机制作用的,企业必须通过市场竞争来实现经济效益。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集中在产品上,产品的质量、价格、服务的竞争又是竞争的几个关键点,其实质是科技与管理的竞争,也就…  相似文献   

13.
自1825年以来的近两百年中,企业经常面临的挑战,是造成生产力极大破坏的上百次的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然而,并非所有的私有企业都在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面前败北,特别是那些拥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往往是例外。优秀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对环境挑战做出积极而正确应对后的丰硕成果,往往也构成了企业应对下一轮更严峻危机挑战的犀利武器。而其各具特色的先进价值体系,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企业经营战略的正确与否,往往会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我国国有企业经营战略的陈旧,是导致企业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原因之一。日前,在市委讲师团组织的报告会上,清华大学教授魏杰对国企经营战略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一,企业追逐名牌,即名牌企业的问题。这种企业往往是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名牌老板的组合,也称“三名”企业。我们的国有企业在前两个名牌上一般都没有问题,问题主要出在名牌老板方面。通常一个企业的负责人成为名人,是这个企业的问题,而不是他个人的问题,人们相信这个名人就会相信这个企业及其…  相似文献   

15.
企业经营的好坏,与企业领导干部的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企业的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往往可以决定一个企业的兴衰存亡。因此,各级党组织必须重视加强对企业领导干部;特别是对企业“一把手”的监督与管理。那么,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国企改革过程中,企业领导干部的监督与管理究竟搞得如何?存在什么问题?又有什么可行途径?不妨进行一些探讨。现状:问题频发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我国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遭到了巨大冲击,他门能否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并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成了企业成败的一大关键。而一个…  相似文献   

16.
有的时候,应聘时的一个小细节就决定了你的成败。对于不同的企业来说.在招聘人才的时候.对应聘者的技能往往有很高的要求,除此之外.一些公司还会看应聘者是否认可他们的企业文化。而不同的企业文化,又决定了他们在用人时有不同的考核侧重点。有人曾把求职和相亲做过类比.其实,找工作最重要的也就是要让对方看上眼,那么,对于不同企业的细节偏好,应聘者可要留意了。  相似文献   

17.
岁末年初,往往是企业进行组织结构调整的时候,又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持续加重,岗位调整、降薪、机构合并等成为此时的多发事件。这无疑将带来劳动合同的变更,而若用人单位操作不慎,势必会引发劳动争议。 本期“甲方乙方”栏目专家将对劳动合同变更中存在的典型案例进行条分缕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和预防措施,帮助用人单位规避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8.
说起时尚,人们往往会想到钟表、珠宝以及皮具等。而当今国际市场,以品牌组合多元化又引领时代新潮流的企业,要数总部设在香港、客户遍及全球96个国家和地区、已有25年奋斗史的联洲国际集团了。  相似文献   

19.
产品创新是技术与市场的结合,对技术研究的专注追求,往往会导致企业集中于内部活动,降低对外部技术和市场因素的敏感性;另一方面,创造性发明需要小型、有活力的组织,相反,产品开发需要大型、稳定的组织,同一组织难以既适合创造发明又适合产品开发。这是创新在技术领先和组织上的两难困境。日本企业运作经验表明,网络创新是克服这两重困境的有效方法。创新网络的使用可以带给正在以创新开创未来的中国企业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一、坚持以理论为先导的原则,发挥党委中心组的参谋决策作用一个领导班子的强与弱,一个企业的死与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班子的决策能力,而决策能力的强弱,又往往取决于领导班子整体的理论素质:能否按客观规律办事,能否对企业发展进行科学预测和科学决策。我们厂作为铁道兵的重点骨干企业、国家七·五期间的重点改扩建单位,经济效益却一直难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从所有制结构上看,结构单一,缺乏活力;从经营机制上看,还没有跳出计划经营机制的框子,习惯于按计划组织生产,不注重市场需要,产品十年一贯制;从管理机制上看,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