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立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十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以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中心,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把“生产发展、生活宽容“放在优先位置.只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断提高农村生产力,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新农村建设必须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给农民群众带来实惠,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目的,如果广大农民群众的收入不能持续增长,任何建设项目都难以长久持续下去,建设新农村只能成为空谈.因此,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冯先灵 《学习论坛》2006,(11):44-46
农村公共产品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基础,搞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是促进农村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但在现阶段,我国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仍然存在供给总量不足、供给结构失衡、供给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体制的改革,强化供给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务之急和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
“三农”问题是事关和谐山西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外出打工收入所占比重低、农业投入不足、农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扩大是当前我省“三农”问题的突出表现。其成因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民收入结构不合理、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建设滞后等多个方面。在当前形势下,要使我省“三农”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必须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强农村软实力建设、探索以城带乡、以工补农新机制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4.
农民进城务工,不仅增加了收入,还开拓了视野,增强了市场经济意识,提高了自身的素质,这对农村来说自然是好事。但与此同时带来的新农村建设人才缺乏的问题,也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调查表明,现在守在农村的人群大多是年老体弱、文化低、能力差的,年龄轻、文化高、有点技能的多数到城里务工去了。乡村干部反映,搞农业产业化、办公益事业等,都存在找人难的问题。一句话,人才短缺已成为新农村建设最大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要落实这一战略决策,最终要靠农民自己。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没有农民的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视角中的实用人才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千方百计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要解决好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个基础性问题,关键就是要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培养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而广大农民需要有人引导、有人带领,才能转变落后观念,掌握先进技术,找到致富门路,成为新型农民。因而建设新农村,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和保障。人才兴,则农村新。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意义重大,前景广阔。人才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面貌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决定性的因素。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加需要人才。因此,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是解决发展问题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守聚 《世纪桥》2010,(15):79-8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现阶段重大历史任务之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加强和创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引导农民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引领农村社会发展、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等作用。当前,应当更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把解决农民实际问题作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大力提高农民素质,运用现代化媒体手段创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铁静 《奋斗》2007,(2):30-31
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条标准要求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着眼于建设新农村与构建和谐新农村这一大局,着力于培育新型农民这一目标,着重于树立新风尚和创建新环境这两个重点,为新农村建设打牢共同思想基础,营造和谐舆论氛周,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生气勃勃、富于创造、勇于进取的农村思想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新农村,经济发展是根本,和谐文化建设是关键。加强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不仅仅是单纯地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和农村文化活动,而是要提高农民思想水平和增强农民参与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意识;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成为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主体,这不仅是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更是方向问题。农民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农民。只有通过了解农民对文化精神需求的新动向和新趋势,加强指导和扶持力度,提高为农民服务的意识,变"送"文化为"种"文化,才能调动农民参与农村文化活动的主动性,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我们农村的和谐文化也才能得到真正的加强,建设和谐新农村的目标才会不折不扣地实现。  相似文献   

9.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建设新农村,人才是关键。双流县在破解新农村建设这一课题中,着力发挥党组织的主导作用,从“完善一套人才保障措施,构建一支实用人才队伍,搭建一个人才供需平台”入手,加强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培养和使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一、完善一套人才保障措施,强化农村人才政策引导双流县既是经济强县,也是农业大县,92.6万人口中60%以上是农村人口。县委高度重视培养和开发现代新型农民,将保障农村人才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作为新农村…  相似文献   

10.
赵隐珠 《求实》2006,(Z3):247-248
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建设新农村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使他们的地位和素质提高起来。因为说到底农村是农民的家园,新农村主要是要农民自觉地创造、自觉地维护、自觉地发展。有什么样的农民,就有什么样的农村,没有新型农民,新农村只会徒具形式,新农村单靠外力是建设不起来的。就目前我国现存的状况而言,农民在整个社会阶层中,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历史原因,农民在财政公平、教育、就业、收入、社会保障等方面还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如何保障农民的权利提高他们的素质,让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最大受益者应该成为建设新农村工作中的一个亟须研究和落实的问题,目前围绕农民需突出解决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一、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培育新型农民,把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环节.当前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而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只有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才能将农村巨大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这表明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题中应有之义,是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   ……  相似文献   

12.
铜仁地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利用远程教育建立一村一所“农民学校”。通过这些学校,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素质有了提高,村党支部的战斗力普遍增强,农民的收入大大增加,农村文化生活逐渐丰富,农民的村居环境、村容村貌、生活方式等正在发生变化,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助推器。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农民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宇光 《新长征》2006,(1):47-4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农民增收。农民增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前提,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难点。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至今,我国农民收入始终处于低速增长。农民增收困难,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的现实反映和集中体现。影响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矛盾,是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解决农民增收问题,要以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产业结  相似文献   

14.
宝亮 《新长征》2011,(3):48-4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涵盖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在内的伟大的系统工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所在。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要以广大的农民为本。  相似文献   

15.
栗战书 《奋斗》2006,(5):2-5
一、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认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和丰富农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等等,意义重大.是我国发展史上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6.
目前,广大农村出现宗教返热现象,其本质是农民对实际生活幸福感和质量的一种功利性期望,这一现象的出现与转型时期农民的生存状况和精神态势密不可分.引导农民建构科学、合理的信仰文化和道德秩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途径.应因势利导,加强农村社区建设;遵循规律,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立足根本,健全农村保障机制;积极引导,使农民信仰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总而言之,就是要加大多予力度,要以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和支持,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对农村投入增长制度化,  相似文献   

18.
彭琳 《世纪桥》2010,(19):7-8
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出路,它要求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提高全社会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要调整国民经济收入分配结构,使公共财政以较大幅度向"三农"倾斜;要为农民提供与城市大致均衡的公共产品;要推进城市化,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要统筹城乡工业发展,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要加强组织引导,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农村交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行条件和重要基础。湖北省交通厅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首要任务,以反哺农业、回报农民为目标,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导向,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公路建设。近日,记者采访了湖北省交通厅厅长林志慧,请她回答了有关问题。记者:“十五”时期我省农村交通和绿色通道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请你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林志慧:“十五”时期,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坚持以“扶持农村、反哺农业、回报农民”为…  相似文献   

20.
高德群 《唯实》2011,(8):68-71
目前,广大农村出现宗教返热现象,其本质是农民对实际生活幸福感和质量的一种功利性期望,这一现象的出现与转型时期农民的生存状况和精神态势密不可分。引导农民建构科学、合理的信仰文化和道德秩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途径。应因势利导,加强农村社区建设;遵循规律,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立足根本,健全农村保障机制;积极引导,使农民信仰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